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28:32
文档

文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

各地市文综试题专项训练11.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分封制()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政治2.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有关;而《汉书
推荐度:
导读各地市文综试题专项训练11.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分封制()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政治2.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有关;而《汉书
各地市文综试题专项训练1

1.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分封制(  )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政治

2.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

A.以强化集权为目的                                B.注重平衡与地方的权力

C.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注重对监察权力的划定

3. 

表3 

记述 

出处 

“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 

《宋史》(卷六十七) 

“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岠嵎山震十月不止。” 

《东都事略·仁宗纪》 

“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地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五十九)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数震,郡以言。彭年上疏曰:‘岠嵎极东方,殆东朝未建,人心摇动之象。宜早定储,以安天下之心。’” 

《渑水燕谈录》 

(卷第四) 

表3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4. 

图8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图8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由此可知(  )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5.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

A.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6. 

表4 

  1887年 

1911年 

1920年 

1936年 

1887~1911年均增长率(%) 

1911~1920年均增长率(%) 

1920~1936年均增长率(%) 

整个工业 

11.94 29.93 54.27 105.90 3.9 6.1 4.0 
近代工业 

- 

3.48 10.66 32.19 - 

11.8 6.71 
手工业 

11.94 26.45 43.61 73.71 3.4 5.1 3.1 
表4为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增长及比重情况变化(单位:亿元)据此可推知,辛亥后(  )

A.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                       D.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7. 

表5 

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 

美国旧金山 

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0年8月 

上海 

中国民盟 

1941年3月 

重庆 

中国民建 

1945年12月 

重庆 

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5年12月 

上海 

九三学社 

1946年5月 

重庆 

中国民革 

1948年1月 

 

表5为近代中国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据此可知(  )

A.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历程                 B.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受到挫折

C.重庆的民主程度要高于其他地方                 D.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

8.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虽然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  )

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计划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冷战对峙格局下面临威胁

9.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判了公民大会: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这反映出当时(  )

A.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

C.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               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10.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  )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11.1929年10月1日,苏联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C.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                       D.尽力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

12. 

表6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GDP排名(2011年) 

10 27 
人均GDP排名(2011年) 

93 56 134 53 71 
全球繁荣指数(2011年) 

52 59 91 42 69 
全球创新指数(2011~2012年) 

34 51  58 54 
金融发展指数(2011年) 

19 39 36 30 29 
经济自由度指数(2011年) 

92 81 94 102 87 
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指数(2012年) 

14 
表6反映了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

A.瓦解了世界经济旧秩序                              B.在全球经济中绝对优势明显

C.经济发展有较高相似性                              D.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

13.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作用下,君主制度自身也会发育成长出某种调节机制、某种“解毒”功能,在—定程度上约束君权的滥用和过度膨胀,弥补君主在能力上的不足。与此描述最为吻合的史实是

A.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

C.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4.汉代察举孝廉起初为分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对察举制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公平公正的原则                        B.保障人民参政的权利

C.促进国家政权的开放                        D.缓和地域之间的矛盾

15.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评价集权的制度优势

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16.学者傅国涌认为,无论是派的孙中山、北洋派的袁世凯,还是立宪派的张謇、梁启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要改良、要改革。该“起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17.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指出:“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上岸。”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地位                    B.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C.采取左右逢源的文化态度                    D.缺乏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知

18.法国政论家邦雅曼•贡斯在评价古希腊民主制度时指出:“僭主(即者)政治先用一只手打击人民,压制他们的真实意见,再用另一只手打击他们,强迫他们违心地表达合乎需要的意见。”这主要揭示了

A.直接民主制的缺陷                              B.陶片放逐法的弊端

C.奴隶主的本质                              D.多数人的危害

19.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他意在说明

A.古希腊创建了逻辑体系                        B.西方哲学思辨传统悠久

C.逻辑学催生了近代科学                        D.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

20.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结果是,1932——1933年提供给市场的主要农产品的商品部分,达到1926—1927年的2倍,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已能提供国家粮食调拨总量的80%,对其准确的理解是

A.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B.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进步作用

C.农业集体化短期内成效显著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反作用

21.“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材料意在说明周代(  )

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                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

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22.据历史记载,秦汉时的农民,五口之家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形态。从当时全国的人口统计看,则一户亦为五人左右。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农抑商的实施                            B.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

C.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D.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2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

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                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

24. (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题·4)下图为南宋都城临安“瓦”(娱乐场所)的分布图。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的临安(  ) 

A.城市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

C.城市布局凸现浓厚商业色彩                D.市坊分离的制度开始被打破

25.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完善了地方监察                            B.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行政                            D.缓解了与地方的对立

26.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  )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                        B.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

C.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                        D.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

27.有专家认为,明清时期最为惊人的技术成就是凿井技术。当时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钻头,对付不同的岩石,并能提取出岩心。这使井深不断延长,可达四五百米,清代甚至打出了深达1千米的井。此外还开凿了天然气井。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中国(  )

A.科技在某些领域仍先进                        B.科学技术仍然世界领先

C.近代化因素在缓慢发展                        D.生产力出现性变化

28.近代中国的租界制度以最早建立的上海租界为蓝本,其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这表明,近代中国内的“租界”(  )

A.已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B.凸显了浓厚的半封建色彩

C.把西方民主照搬到了中国                    D.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29.1861年,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到南京并度过了十五个月。对此,罗孝全曾声称:(洪秀全)要我来,是让我来做官.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洪秀全此举意在(  )

A.用外交手段迫使清承认其合法    B.利用宗教信仰实现其政治目的

C.重振太平天国政权的内政以及外交    D.打破清对太平天国的围剿

30.有学者认为,清财政对于洋务企业的支持并不是十分有力的。除了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局等少数大型企业得到财政的补助或拨款外,大多数洋务企业都是依靠地方财政的调剂而兴办起来的。由此可见,当时(  )

A.洋务派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民间B.清并不支持洋务运动

C.地方财力与政见影响辖区内经济发展D.兴办洋务的经费严重不足

31.史载,1887年,上海徐园正式对外开放,门票为一毛钱。园内专设戏台,演出昆曲等,每晚张灯结彩。自16年始,徐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如1900年徐园刊登的广告:“今有英、美、法活动影戏运来上海,仍假本园十二楼上开演”。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近代广告业的起步                                B.戏曲艺术的中西结合

C.昆曲艺术的大众化                                D.新旧并存的时代特点

32. (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题·12)下图为1937年初“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该广告(  ) 

A.反映出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                B.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

C.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                D.体现出广大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3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肯定了中国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

A.政协代行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    B.政协是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    D.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完全取代

34.19年8月,出台规定: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该规定实质上(  )

A.有利于大城市经济的繁荣                    B.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

C.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3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特意请教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希望获得更多的印象,马尔罗说:“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尼克松此举意在(  )

A.打开中美两国民间交往的大门            B.实现中美两国建交的夙愿

C.通过中国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            D.促成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36.古希腊人最重要的身份是他们的公民身份,整个城邦最重要的事务是政治事务,“政治的肥大造成经济的萎缩:民主愈完美,公民愈贫穷”。这表明古代希腊(  )

A.直接民主易导致功能性失衡                B.特别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C.城邦公民内部政治分工模糊                D.注重发挥政治精英的主导作用

37.下列表格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思想家 

出生地 

思想贡献 

普罗塔戈拉 

古希腊阿布德拉城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城邦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芝诺 

古希腊埃利亚城邦 

人生而平等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B.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

C.政治左右人的思想观念                D.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

38.古罗马曾发生过数次平民撤离运动,即平民们以一种和平方式离开罗马前往圣山。下表为几次撤离运动的统计。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 

时间 

事件 

成果 

公元前494年 

第一次撤离 

根据约法,设立平民保民官,他们有权否决任何官吏的行为,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停止任何法律的实施 

公元前471年 

第二次撤离 

贵族被迫再次让步,颁布法案:禁止设立不受申诉权的长官,违者人人可得而诛之并不受惩罚 

公元前449年 

第三次撤离 

公布《十二铜表法》,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巨大胜利 

公元前342年 

第四次撤离 

立法禁止放债,违者以公犯论 

公元前287年 

第五次撤离 

颁布法案,重申平民决定不必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 

A.法律渊源广泛    B.司法实践丰富     C.追求法律公平    D.立法权限随意

39.美国1787年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1804年通过的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由此可见,这一改革(  )

A.否定了联邦的权威性                    B.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

C.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                    D.体现了三权分立

40.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法官、主教和贵族。”这说明当时英国(  )

A.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B.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

C.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        D.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的完成

41.彼得格勒胜利是十月的开端,随后,烈火遍地燃起。在广大人民特别是士兵和农民支持下,各地到1918年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可推知,十月(  )

A.巧妙利用了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        B.及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目标

C.有效制止了资产阶级的        D.恰当运用了工农联盟的策略

42.苏俄(苏联)新经济实施后,相对于租让企业,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出88个。但是,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制革厂甚至是一些小作坊,承租人多是原来的业主,另外大约有1/4的承租人是合作社。这表明当时苏俄(苏(  )

A.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                B.准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

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举借内债来解决民生方面问题

43.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B.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D.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

44.1945年1月,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宣布:只允许日本维持最低限度经济所必需的设备,其余一律拆除。但到了1951年,美国根本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盟国对日转变的背景是(  )

A.大国对峙的加强                                    B.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西欧国家的联合                                    D.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

45.1960年,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于联盟的实力不及欧共体,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这体现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力日趋减弱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放缓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向明显    D.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文档

文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

各地市文综试题专项训练11.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分封制()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政治2.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有关;而《汉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