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课组活动记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科 语文
组 名 三年级备课组
备课组活动计划
| 备课组名称 | 林间小溪-三年级语文备课组 | ||||||||
| 备课组长姓名 | 杨柳柳 | ||||||||
| 备 课 组 成 员 简 况 | |||||||||
| 姓名 | 教龄 | 专业职务 | 姓名 | 教龄 | 专业职务 | ||||
| 陈凤 | 22 | 中学高级 | |||||||
| 陆亚新 | 24 | 小学高级 | |||||||
| 杨柳柳 | 14 | 小学一级 | |||||||
| 总体要求及工作要求 | |||||||||
| 一、总体要求: 大力弘扬“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门教育精神和“高度负责、主动担当”学校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海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教育推进会精神,以深化素质教育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精致化和科学化管理为重点,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深入研究“学程导航”的教学范式,构筑理想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工作要求 1、本学期,继续推行书香班级建设,以读书节为主要的推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让阅读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 2、开展小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人精备、集体讨论、一人执教,有力推进课堂教学研究,使“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研讨与推广不断走向深入。 3、网络教研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在网上集体研备,教学设计调整、课前研课手记、课中上课图片、课后实录评议、研课反思提炼,全部上传到网络,以此进一步规范研课行为,提升研课的质效,从每一次深入研课中有所收获。 4、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热爱学习的天使”为价值取向,以推进“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基本路径,致力于打造“活力课堂”,让课堂成为唤醒儿童生命成长的土壤。  | |||||||||
| 活 动 安 排 | |||||||||
| 周次 | 专题 | 形式 | 负责人 | 地点 | |||||
| 1 | 分析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 讨论交流 | 杨柳柳 | 三办 | |||||
| 3 | 阅读教学研究、第2单元教材分析 | 讨论交流 | 陆亚新 | 三办 | |||||
| 5 | 第3单元教材分析、理论学习 | 讨论交流 | 陈凤 | 三办 | |||||
| 7 | 讨论方案,组织本年级“我的一本课外书”展示活动 、第4单元教材分析 | 讨论交流 | 杨柳柳 | 三办 | |||||
| 9 | 微课专题研讨活动:合作完成一个微课设计 | 研讨制作 | 陈凤 | 三办 | |||||
| 11 | 阶段性质量研讨,学业水平评价研究、第5单元教材分析 | 讨论交流 | 陆亚新 | 三办 | |||||
| 13 | 6、7单元教材分析 | 讨论交流 | 杨柳柳 | 三办 | |||||
| 15 | 小教研—课例研讨、第8单元教材分析 | 上课研讨 | 陆亚新 | 三办 | |||||
| 17 | 学程导航再深化实施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 | 讨论交流 | 陈凤 | 三办 | |||||
| 19 | 复习计划制定 | 讨论交流  | 杨柳柳  |   三办  | |||||
2014 年 9 月 17 日 第 3 周 组别三语
| 主持人 | 陆亚新 | 教师缺席 情 况  | 姓名 | 缺席原因 | 
| 无 | ||||
| 议题 | 阅读教学研究、第2单元教材分析 | |||
| 活动记要 |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选择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教师必须打破阅读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敢于超越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言文字。要使语文知识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2、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为立足点。《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美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拉萨的天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3、这三篇文章都是形神兼备的美文,是指导朗读即背诵的好材料,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积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 4、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语言环境体会其意思。2.品读感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5、教学难点: 1)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字义。 2)掌握一定的构词规律,仿照它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由此迁移,学会构词。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生动性、形象性,并能仿照例子写比喻句。  | |||
| 备注 | ||||
记载人 陆亚新
教研(备课)组工作小结
年 月 日
| 组 别 | 组 长 | ||
| 理论学 习内容  | |||
| 主要工作及成绩 | |||
| (接上) | |||
| 意见及 建 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