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家》的序和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5:46
文档

《家》的序和跋

9、《家》的序和跋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2、体会自写序、跋的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理解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3、学习作者积极追求的生活态度,认识封建社会对人压制、摧残的反动本质。4、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目标②③2、难点:目标③④教学方法:讨论法授课时间:两课时教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等;二是揭
推荐度:
导读9、《家》的序和跋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2、体会自写序、跋的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理解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3、学习作者积极追求的生活态度,认识封建社会对人压制、摧残的反动本质。4、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目标②③2、难点:目标③④教学方法:讨论法授课时间:两课时教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等;二是揭
                      9、《家》的序和跋

巴金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2、体会自写序、跋的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理解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3、学习作者积极追求的生活态度,认识封建社会对人压制、摧残的反动本质。

4、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②③

2、难点:目标③④

教学方法:讨论法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 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2、关于序和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 

跋: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中国古代小说的序和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绝对不可分割。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

1、《家》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明确:《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带有自传的色彩,通过几个青年的命运写了“五四”之后人性的觉醒与封建势力对人性的扼杀,《家》对当时许许多多青年人挣脱封建家庭束缚,追求幸福爱情,追求自由有巨大影响,使我们看到今天的自由实在是由先辈的抗争而来。

2、《〈家〉的序和跋》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明确:“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四、研读课文

1.《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明确: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是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2.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明确: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是:“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3、你能找出《序》的中心句吗?

明确: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4、课文中列出几个文学家,作者列出这些文学家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他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罗兰-----为的是征服它;

  鲁迅----是一条道路 。

5、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其理由是什么? 

明确:尽管“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却仍然看见征服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已的道路;“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 

6、由此,你可以看出早年的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他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7、既然巴金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那么我们可以从他 的这篇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同黑暗搏斗的吗? 

明确:他走上了一条当年许多进步青年们走的道路-----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这就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动机。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1、你能找出《跋》的中心句吗?

明确: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2、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明确: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3、请找出表现作者思想轨迹的句子,思考作者22年以后补写的“跋”与22年前写的“序”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个路来,但是读者可以在里面去找它”;“我当时还年轻、幼稚,而且我太重视个人的爱憎了。”;“事实上,我本可以更明确地给年轻的读者指出一条路来,我也有责任这样做”;“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已的缺点。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4、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两次点到“青春是美丽的”,你该如何去理解巴金先生的这句话。 

明确:年轻的巴金敢爱敢恨,他对不合理的制度发出“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激愤’之情,是他在青年时期迸发出的最美丽的情感火焰”。 

三、写作特点

1、表达方式:本文没有曲折的故事,大篇幅的叙述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2、词语运用:朴实的语言,不加雕琢,顺手拈来,流畅自然,饱含真情。

3、中心表达:《序》反映了自己青年时的思想,《跋》表达了自己创作的动机。

四、写作借鉴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意思是把自己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写下来便是真情的流露。平时我们总是感觉不会写作文,问题就在于不善于捕捉自己思想的火花,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更不善于用笔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本文表达自己的真情、表述自己的生活,是我们大家应该学习的。 

五、迁移拓展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

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明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的《家》。

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它的本来面目”好。

六、板书设计                           序

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作者青年时的思想

作者用文学来展示对生活的搏斗以及对前途迷茫

                    跋

表达作者的创作动机

                                  

                                   指出《家》的不足

放弃重写《家》的原因

  

表达作者对青春的赞美之情

文档

《家》的序和跋

9、《家》的序和跋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2、体会自写序、跋的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理解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3、学习作者积极追求的生活态度,认识封建社会对人压制、摧残的反动本质。4、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目标②③2、难点:目标③④教学方法:讨论法授课时间:两课时教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等;二是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