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关于睡眠剥夺研究,不正确的叙述是
A受试者会出现错觉和幻觉
B受试者会出现补偿性的“返回”现象
C受试者需要多次足够的睡眠才可以得到明显恢复
D受试者会变得情绪不稳定、冲动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受试者需要多次足够的睡眠才可以得到明显恢复
6. 系统脱敏疗法的步骤不包括
A制订焦虑等级
B消除阻抗
C脱敏治疗
D放松训练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消除阻抗
7. 患者夜间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A失眠
B保持睡眠困难
C入睡困难
D早醒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保持睡眠困难
8. 系统脱敏的步骤不包括:
A 放松训练
B 列出等级脱敏表
C 暴露于强烈的焦虑环境中
D 放松状态下想象脱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暴露于强烈的焦虑环境中
9. 某病人拒绝医生有关癌症诊断,先后就诊许多医院,来证实自己没有病。该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转移机制
B压抑机制
C否认机制
D反向机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否认机制
10. 由于家庭、工作环境变化提出新的角色要求时,病人退出病人角色,这是
A角色行为减退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恐惧
D角色行为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角色行为减退
11. 有人把疼痛经验分为疼痛的感知成分、疼痛的情感成分和疼痛的认知评价成分三种,并对此用不同的心理控制方法,对于疼痛的感知成分,可采用何种控制方法
A暗示
B想象
C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
D自我指导训练方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
12. 如果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称为
A恢复
B消失
C消退
D潜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消退
13. 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象属于( )
A惩罚
B消退
C消除
D负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消退
14. 包含信息量最大的交往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非言语交往
D言语交往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言语交往
15.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 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C 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 发挥个人的潜能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16. 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护患关系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 以上均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指导-合作型
17. 有关求医行为,正确的是
A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大都有疾病存在
B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全部有疾病存在
C被动的,可以没有疾病存在
D主动的,必须有疾病存在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大都有疾病存在
18. 在心理治疗中.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采取多种治疗的方法
B采取药物辅助治疗
C对亲友采取回避措施
D给病人出主意想办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给病人出主意想办法
19. 贝克提出了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是:
A生活事件的性质
B生活事件的量
C个体的认知因素
D个体对刺激的反应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个体的认知因素
20. 手术病人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过度依赖
B焦虑恐惧
C抑郁无望
D敌意愤怒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焦虑恐惧
21. 心理咨询主要是解决人们的
A心理困惑和障碍
B心身疾病
C精神病
D以上都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以上都是
22. 森田疗法最主要的治疗对象是
A神经症
B不良行为
C轻度精神障碍
D社会适应不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神经症
23. 关于手术前焦虑的错误叙述是
A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倒“u”字形的函数关系
B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焦虑、疼痛程度及恢复存在线性关系
C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u”字形的函数关系
D术前焦虑程度高表示病人术后疼痛程度高,恢复程度缓慢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u”字形的函数关系
24. 精神分析疗法中,治疗者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诉说他想要说的一切的做法称为
A发泄疏导
B自由联想
C挖掘潜意识
D建立治疗关系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自由联想
25.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是
A情绪障碍
B不合理信念
C错误的习得性
D潜意识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不合理信念
1. 包含信息量最大的交往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非言语交往
D言语交往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言语交往
2. 认为“异常心理是由生物学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的理论模式为:
A 行为模式
B 心理生物学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社会模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心理生物学理论模式
3.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是
A情绪障碍
B不合理信念
C错误的习得性
D潜意识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不合理信念
4. 应用并无药理活性的中性制剂治疗病人时,如果病人相信此制剂会有特殊治疗效果,临床上确实可出现预期疗效,这种现象称为
A药物治疗效应
B药物生理效应
C社会效应
D安慰剂效应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安慰剂效应
5.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 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C 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 发挥个人的潜能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6. 认知过程包括
A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
B知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
C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
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7. 如果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称为
A恢复
B消失
C消退
D潜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消退
8. 与生物反馈疗法原理有关的行为学习理论是
A示范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9.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称为
A神经疾病
B精神疾病
C社会疾病
D心身疾病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心身疾病
10. 下列不属于行为治疗的是
A厌恶疗法
B满灌疗法
C暗示疗法
D逐级暴露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暗示疗法
11. 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治疗者当成喜欢的、热爱的、思念的对象,这是
A自作多情
B自由联想
C正移情
D精神病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正移情
12. 心理治疗不适合下列哪类临床病人
A急性疾病的病人
B慢性疾病的病人
C社会适应不良
D急性期精神症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急性期精神症
13.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突然停止话题、或反复陈述或要求终止治疗的现象称为
A阻抗
B发泄
C移情
D压抑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阻抗
14. 让病人直接面对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的行为疗法是
A逐级暴露
B生物反馈
C满灌疗法
D厌恶疗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满灌疗法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班杜拉示范作用的内容:
A注意
B潜抑
C行动
D泛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泛化
16. 患者夜间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A失眠
B保持睡眠困难
C入睡困难
D早醒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保持睡眠困难
17. 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是:
A 给予适宜的刺激
B 给予充足的营养
C 给予有效免疫力
D 给予温暖的母爱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给予温暖的母爱
18. 有人把疼痛经验分为疼痛的感知成分、疼痛的情感成分和疼痛的认知评价成分三种,并对此用不同的心理控制方法,对于疼痛的感知成分,可采用何种控制方法
A暗示
B想象
C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
D自我指导训练方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
19. 精神病科医师在判断就诊者是否有心理异常时经常采用的判断标准是:
以上都对
以经验为标准
社会适应性标准
病因和症状是否存在的标准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以上都对
20. 有关手术前克服病人恐惧情绪的示范法比较合适的模式是
A真实焦虑模式
B应对模式
C 驾驭模式
D以上均不合适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应对模式
21. 病人求医行为的动机是
A治疗疾病
B保健
C非医疗目的
D 以上均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以上均是
22. 系统脱敏的步骤不包括:
A 放松训练
B 列出等级脱敏表
C 暴露于强烈的焦虑环境中
D 放松状态下想象脱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暴露于强烈的焦虑环境中
23. 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A惩罚
B消退
C负强化
D正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负强化
24. 认为行为不仅包括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的观点属于:( )
A行为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
C广义行为的概念
D狭义行为的概念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广义行为的概念
25. A型行为的特征是
A时间紧迫感
B竞争敌意
C A.B都对
D A.B都错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A.B都对
1.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是
A情绪障碍
B不合理信念
C错误的习得性
D潜意识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不合理信念
2. 在交谈中期,护士应该
A采用开放式晤谈
B善用启发诱导,促使双方交谈
C总结交谈内容
D 以上均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善用启发诱导,促使双方交谈
3. 有人把疼痛经验分为疼痛的感知成分、疼痛的情感成分和疼痛的认知评价成分三种,并对此用不同的心理控制方法,对于疼痛的感知成分,可采用何种控制方法
A暗示
B想象
C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
D自我指导训练方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
4. 贝克提出了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是:
A生活事件的性质
B生活事件的量
C个体的认知因素
D个体对刺激的反应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个体的认知因素
5. 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A惩罚
B消退
C负强化
D正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负强化
6. 如果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称为
A恢复
B消失
C消退
D潜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消退
7. 认为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只有行为才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的观点属于:( )
A狭义行为的概念
B生物医学的概念
C广义行为的概念
D行为主义的概念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狭义行为的概念
8. 应用并无药理活性的中性制剂治疗病人时,如果病人相信此制剂会有特殊治疗效果,临床上确实可出现预期疗效,这种现象称为
A药物治疗效应
B药物生理效应
C社会效应
D安慰剂效应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安慰剂效应
9. 系统脱敏的步骤不包括:
A 放松训练
B 列出等级脱敏表
C 暴露于强烈的焦虑环境中
D 放松状态下想象脱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暴露于强烈的焦虑环境中
10. 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巩固具有促进作用的经典条件反射称为
A强化
B形成
C泛化
D巩固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强化
11. 某病人拒绝医生有关癌症诊断,先后就诊许多医院,来证实自己没有病。该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转移机制
B压抑机制
C否认机制
D反向机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否认机制
12. 精神分析把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能被带到意识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超意识
B回忆催眠
C前意识
D唤醒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前意识
13. 关于手术前焦虑的错误叙述是
A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倒“u”字形的函数关系
B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焦虑、疼痛程度及恢复存在线性关系
C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u”字形的函数关系
D术前焦虑程度高表示病人术后疼痛程度高,恢复程度缓慢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u”字形的函数关系
14.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 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C 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 发挥个人的潜能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15.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称为
A神经疾病
B精神疾病
C社会疾病
D心身疾病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心身疾病
16. 精神病科医师在判断就诊者是否有心理异常时经常采用的判断标准是:
以上都对
以经验为标准
社会适应性标准
病因和症状是否存在的标准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以上都对
17. 松弛疗法一般不包括:
对照法
直接法
穴位法
静默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穴位法
18. 系统脱敏疗法的步骤不包括
A制订焦虑等级
B消除阻抗
C脱敏治疗
D放松训练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消除阻抗
19. 来访者中心疗法不主张:
A 发展来访者主观能动性
B 对来访者明确诊断
C 促进来访者成长
D 医生与来访者是平等“角色”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对来访者明确诊断
20. 心理测验的行为样本必须具有:
全国性
区域性
代表性
整群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代表性
21. 持“焦虑是由知觉、态度与信念的冲突引起的”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学习理论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认知学派
22. 酒依赖往往包含
A心理依赖
B生理依赖
C耐受性
D 以上都包括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以上都包括
23. 病人很可能会把残疾和随后与其有关的康复治疗看成是不良刺激,而不愿参加康复治疗,以回避他认为是惩罚的各种活动,这种现象叫做
A否认
B认同延迟
C失能评价
D不合理信念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认同延迟
24. 根据术前焦虑和术后效果存在着倒“u”字形的函数关系,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A术前焦虑很高时术后效果很好
B术前焦虑很低时术后效果很好
C术前焦虑很高或很低时术后效果很好
D术前焦虑中等时术后效果很好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术前焦虑中等时术后效果很好
25. 下列不属于行为治疗的是
A厌恶疗法
B满灌疗法
C暗示疗法
D逐级暴露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暗示疗法
1. 应用并无药理活性的中性制剂治疗病人时,如果病人相信此制剂会有特殊治疗效果,临床上确实可出现预期疗效,这种现象称为
A药物治疗效应
B药物生理效应
C社会效应
D安慰剂效应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安慰剂效应
2.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B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
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3. 心理咨询主要是解决人们的
A心理困惑和障碍
B心身疾病
C精神病
D以上都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以上都是
4. 下列不属于行为治疗的是
A厌恶疗法
B满灌疗法
C暗示疗法
D逐级暴露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暗示疗法
5. 认为行为不仅包括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的观点属于:( )
A行为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
C广义行为的概念
D狭义行为的概念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广义行为的概念
6. 由于家庭、工作环境变化提出新的角色要求时,病人退出病人角色,这是
A角色行为减退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恐惧
D角色行为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角色行为减退
7. 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象属于( )
A惩罚
B消退
C消除
D负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消退
8. 关于睡眠需要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每天睡眠12—22小时
B青年人睡眠一般睡6—8小时
C中老年人睡眠比青年人少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9. 与生物反馈疗法原理有关的行为学习理论是
A示范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10.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发挥个人的潜能
C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11. 心理测验的行为样本必须具有:
全国性
区域性
代表性
整群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代表性
12. 松弛疗法一般不包括:
对照法
直接法
穴位法
静默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穴位法
13.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引起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是:
A 心理生理学理论
B 学习理论
C 心理动力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心理生理学理论
14. 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护患关系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 以上均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指导-合作型
15.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突然停止话题、或反复陈述或要求终止治疗的现象称为
A阻抗
B发泄
C移情
D压抑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阻抗
16. 有关手术前克服病人恐惧情绪的示范法比较合适的模式是
A真实焦虑模式
B应对模式
C 驾驭模式
D以上均不合适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应对模式
17. 人际关系一般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
A接触、交往、反馈
B认识、情绪和行为
C感知、记忆及思维
D 以上均不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认识、情绪和行为
18. 精神分析把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能被带到意识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超意识
B回忆催眠
C前意识
D唤醒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前意识
19. 手术病人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过度依赖
B焦虑恐惧
C抑郁无望
D敌意愤怒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焦虑恐惧
20. 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有
A建立关系、问题探索、分析认识、治疗行动与评价
B问题探索、分析认识、治疗行动、疗效评价与巩固
C问题探索、分析认识、心理测验、治疗行动和评价
D建立关系、分析认识、治疗行动、疗效评价和巩固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问题探索、分析认识、治疗行动、疗效评价与巩固
21. 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遵循快乐原则的人格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理想我
D超我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本我
22. 关于社会角色,错误的是
A与社会地位,身份相符
B是固定不变的
C有一套权利和义务
D有特定行为模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是固定不变的
23. 病人情绪反应的主要特征是
A情绪表现明显,不稳定
B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
C情绪表现不足,情绪难控制
D心境不佳,情绪表现不足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
24. 酒依赖往往包含
A心理依赖
B生理依赖
C耐受性
D 以上都包括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以上都包括
25. 护患交谈中倾听的作用是
A获取信息
B归纳总结
C让病人表达自己
D以上均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以上均是
1. 病人很可能会把残疾和随后与其有关的康复治疗看成是不良刺激,而不愿参加康复治疗,以回避他认为是惩罚的各种活动,这种现象叫做
A否认
B认同延迟
C失能评价
D不合理信念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认同延迟
2. 判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否时,相对更客观的标准是:
A 以经验为标准
B 社会适应标准
C 心理测验的标准
D 以上都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心理测验的标准
3. 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躯体功能性障碍
躯体器质性障碍
躯体功能性障碍和躯体器质性障碍
心理功能性障碍和躯体器质性障碍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躯体功能性障碍和躯体器质性障碍
4.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 )
0.25-2秒
2-5秒
1分钟以内
1分钟以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1分钟以内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班杜拉示范作用的内容:
A注意
B潜抑
C行动
D泛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泛化
6. A型行为的特征是
A时间紧迫感
B竞争敌意
C A.B都对
D A.B都错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A.B都对
7. 持“焦虑是由知觉、态度与信念的冲突引起的”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学习理论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认知学派
8. 让病人直接面对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的行为疗法是
A逐级暴露
B生物反馈
C满灌疗法
D厌恶疗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满灌疗法
9. 下列有关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关系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不良心理反应和应付方式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B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脾气暴躁不是癌症病人的行为特点
C癌症病人常常有意识疏泄自己的情绪来减轻紧张和痛苦
D突然得知患癌消息的病人情绪反应强烈,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癌症病人常常有意识疏泄自己的情绪来减轻紧张和痛苦
10. 药物治疗的作用表现为
A生理效应
B心理效应
C社会效应
D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
11. 关于手术前焦虑的错误叙述是
A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倒“u”字形的函数关系
B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焦虑、疼痛程度及恢复存在线性关系
C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u”字形的函数关系
D术前焦虑程度高表示病人术后疼痛程度高,恢复程度缓慢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u”字形的函数关系
12. 心理治疗不适合下列哪类临床病人
A急性疾病的病人
B慢性疾病的病人
C社会适应不良
D急性期精神症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急性期精神症
13. 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治疗者当成喜欢的、热爱的、思念的对象,这是
A自作多情
B自由联想
C正移情
D精神病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正移情
14. 强调潜意识心理冲突、个体心理特征产生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是:
心理生理学理论
学习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心理动力理论
15. 如果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称为
A恢复
B消失
C消退
D潜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消退
16. 疼痛被认为是
A刺激
B心理现象
C生理现象
D心理生理现象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心理生理现象
17. 关于睡眠需要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每天睡眠12—22小时
B青年人睡眠一般睡6—8小时
C中老年人睡眠比青年人少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18. 下列不属于行为治疗的是
A厌恶疗法
B满灌疗法
C暗示疗法
D逐级暴露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暗示疗法
19. 一声霹雳、一道闪电,这些极强的刺激能立刻引起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分配注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无意注意
20. 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A惩罚
B消退
C负强化
D正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负强化
21. 对某一“无痛”儿童的日常行为作系统的观察分析;研究其行为形成的机制,在护理心理学中这类研究方法属于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观察法
22.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是
A情绪障碍
B不合理信念
C错误的习得性
D潜意识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不合理信念
23. 一个术前病人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趋避冲突
24. 人际关系一般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
A接触、交往、反馈
B认识、情绪和行为
C感知、记忆及思维
D 以上均不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认识、情绪和行为
25. 由于家庭、工作环境变化提出新的角色要求时,病人退出病人角色,这是
A角色行为减退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恐惧
D角色行为冲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角色行为减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