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个案背景姓名:李佳恒 性别:男 年龄:12岁 家庭情况:该生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稳定的工作。妈妈在当地做零工,爸爸外出打工。由于知识的贫乏,生计的忙碌,属于对孩子的关注与教育。他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五年都这样了,对他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些灰心丧气,平时很少询问孩子学习情况,作业也很少督导签字。每次开家长会,他妈妈总是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太不争气了!”
二、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该生挑食、身材很矮小,似乎有些营养不良,头脑反应也较慢。上课听课习惯较差,注意力特容易分散,有多动倾向,一般不会从一而终认真听课。学习态度也不大端正,贪玩好耍,不肯踏实努力学习,作业常不完成,即使偷工减料完成,字迹也特别马虎。需要背诵、默写的练习,基本是空白,学习基础差、成绩差,经常是班里倒数第一、二名。在同学间爱招惹是非,引火烧身,吃亏的却自己。看着他吃不了兜着走的可怜样儿既同情又生气。他犯错后悔改的决心大,行动少,意志薄弱,在班级中很不受欢迎。
三、个案分析 该生先天的智力因素无可厚非,就后天的成长因素而言,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无效监管,导致孩子身体差,有多动倾向。多动而影响学习效果,成绩低下,长期才处于一种被指责、被批评、被冷落、被歧视的状态,因而常招惹是非,“想出人头地”,证明自己的存在。鉴于此,我认为应从转化家长育子观念、从对他本人的引导,对全班学生的引导三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帮助,进行转化。
四、转化策略
(一)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获得转化的合力孩子的转化光是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得需要家庭教育作坚强的后盾。我通过给家长电话,开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劝说李佳恒的父母无论怎么忙,一定要多抽时间关注孩子。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现在多投入点,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我把他这三年来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状况以及的学习情况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上搞好孩子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如果真的是病理上的多动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诊治。在学习上,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此外,还建议家长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他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不责骂,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既能帮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好好学习。
(二)给予爱,激发转化的原动力。
浇树要浇根,真爱学生才能激发出孩子转化的动力。当他早上来到学校,我会首先问他,早上吃早餐没,昨晚睡的好不好,作业有困难没?中午加餐会有意无意的给他多加点他喜欢吃的菜,晚学时候,会叮嘱他按时回家,认真作业,按时睡觉。常引导他要体贴父母,应该学好本领,让父母少操心,力争强过父辈。常与他谈心:人不能靠逗弄同学来让人关注,应以出色表现让同学对你刮目相看“。也常鼓励他说,你其实很聪明,很有学习的潜力,就是意志力差了点,只要你肯学,老师愿意支持你,帮助你。每次号作业他优先,每次回答问题,只要他举手,他也优先。每当他有了点滴进步当然更优先肯定和表扬。尽管他自身言行还不够规范,时而给我添乱,但我还是安排他担任红领巾“监督岗”行为规范检查长,这职务既像“紧箍咒”,又像“光彩环”约束了他的言行,增强了他的成就感。(三
)建立温暖的集体环境,提炼转化的催化剂 我想,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提炼对李佳恒的转化工作的催化剂,我教育全班同学不能歧视、欺负目前落后的同学,应多关心帮助他,对于他有时的犯错应有宽容之心。我发动班级的学生都来关心李佳恒学习、生活。当他生病了,同学会主动搀扶他去医务室。当他没文具,同学会主动借给他。我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后,给他结了一帮一的对子,把他最佩服的袁野笙同学安排为他的同桌,这样他既有了知心的小伙伴,也有了取得进步的小帮手。
四、个案成果目前的李佳恒肤色逐渐红润,看起来健康多了。学习信心也增强了,上课的多动改善了许多,偶尔还能看到他举手发言了。在紧张的期末复习中,作业基本都按时完成,书写还有板有眼了,生活中招惹同学的次数也少了,他积极的表现让人怀疑他曾经的过去是那么糟糕。我问他准备在毕业考试中考多少分,他含笑着自信满满的说:“88以上吧!”看着可爱的他,我为自己的努力成果感到自豪。虽然李佳恒还没有成为我们观念中的好学生,虽然偶尔言行还不很规范,学习成绩还较差,但他已向前卖出了可喜的一步,坚信只要他持之以恒,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他父母也不止一次朴实地对我说:“石老师,我孩子能有转变!你费心了!我深知朴实的话里充满着感激。这也更坚定了对特殊学生转化的信心: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金城所致,金石为开。再此,祝愿他中学时能遇上更好的班主任,以后的成长路走的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