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光是电磁波,有干涉、衍射现象
粒子性:光是光子流,光子具有粒子的一切属性--- 质量、能量、动量。
有些情况下(传播过程中,能量小)波动性突出;
有些情况下(和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动量大)粒子性突出。
2、基本关系式
描述光的波动性:波长 ,频率
描述光的粒子性:能量 ,动量P
光子质量: 静质量 m0 = 0,
动质量
光子动量: p = mc = h/c
光作为电磁波是弥散在空间而连续的,光作为粒子在空间中是集中而分立的,其二象性统一于概率波理论
光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由光在该处的强度决定,光子是分立的,光强分布可以是连续的。
光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
康普顿散射(Compton scattering):
短波电磁辐射(如X射线,伽玛射线)射入物质而被散射后,除了出现与入射波同样波长的散射外,还出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散射现象。
2.2 电磁场基本方程
2.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一般情况下,电磁场的基本方程是Maxwell’s equations,即
在自由空间中(即 ),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电磁场的运动规律将由无源情况下的Maxwell’s equations导出,即
其中:
a) 真空情形:
即
对(6)式两边取旋度,并将(8)式代入,
即
同理,对(8)式两边取旋度,并将(6)式代入,即可得
令 ,则得到: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波动方程。由其解可知电磁场具有波动性,电磁场的能量可以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即脱离电荷、电流而存在的自由电磁场总是以波动形式运动着。在真空中,一切电磁波(包括各种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光波、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谱))都以速度C传播,C就是最基本的物理常量之一,即光速。
2.2.2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B法向分量连续、E切向分量连续
2.2.3 光的偏振状态
光属于横波,即光的电磁场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如果光波的振动方向始终不变,只是光波的振幅随相位改变,这样的光称为线偏振光,
从普通光源发出的光不是偏振光,而是自然光,它具有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对光的传播方向是对称的,即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无论哪一个方向的振动都不比其他方向占优势。
自然光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影响在各个振动方向的光强不相同,某一个振动方向的光强比其他方向占优势,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
如果对于某一介质的一个特性参数(如折射率、衰减),当其值随输入光信号的偏振方向不同而不同,那么我们称该参数是偏振相关的。
2.2.4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菲涅尔公式
由斯涅尔定律及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得
全反射角和布儒斯特角
补充内容:电磁波理论的短波长极限——几何光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