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 定标到学课 主备: 刘涵 审核: 谢家力 时间: 月 日
学 案 | 教 案 | ||
★本课我们要做到: 1.了解作家作品;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并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主要方法设计:
我的补注: | ||
★我会做:(看看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乙醚( ) 虫豸( ) 硌( ) 犁铧( )( ) 脐带( ) 真谛( ) 噎( ) 筛糠( )( )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 (1)指死亡的期限。( )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其代表作有 、 、 等。 4.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在沙漠中他们遇到 了 问题, 问题, 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 、 的精神品质。 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 , ”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 ”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6、梳理结构:本文可分为三层,请概括各层大意: 第一层( ~ 段): 。 第二层( ~ 段): 。 第三层( ~ 段): 。 7、找出作者心理变化过程的关键词: ― ― ― ― | |||
★我们会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交流的问题:) 8、请根据提示品析下边句子,并另选一句加以点评: ①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是败了。(提示:既然失败了,“我”为什么“没有一点儿遗憾”?)
。 ②我选第 段的第 句话,我的点评:
。 9、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10、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三人失踪。山难发生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我们还不会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小组还有的疑问和希望大家帮助共同解决的问题有:) ★我的创新设计:(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老师推荐的: | |||
比一比 看谁最棒 | 得分 | ||
1.mí zhì gè lí huá qí dì yè shāi kāng 2.(1)大限 (2)虫豸 (3)芸芸众生 (4)筛糠 3.《人类的大地》 法 圣埃克絮佩里 《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4.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寒冷 疲倦 缺水 坚强 勇敢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纠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