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土石方控制采取施工前外业测量、软件计算核算及施工完成后现场情况核查三个过程。
1、施工前外业测量控制
外委土石方正式施工前,由业务中心、技术负责人和外委队伍共同对原地面的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工具有全站仪或是GPS,采集的数据格式如下:
坐标x 坐标y 地面高程
381522.948 346710.636 51.603
381529.601 346693.290 45.505
381537.812 346674.122 38.553
381549.504 346661.190 34.337
381556.936 3462.933 20.734
381565.724 346626.182 20.717
381574.512 346609.432 23.538
381583.300 346592.681 29.3
381592.088 346575.931 44.920
381600.876 346559.180 49.872
采集数据时注意事项:
1)数据采集要仔细,地面变化点都要进行采集。
2)数据采集范围要大于路基占地线范围。
采集完的数据在软件中形成一个能准备描绘原地面情况的三维立体。
2、软件计算控制
计算软件有海地软件和南方测绘,海地软件侧重计算道路,南方测绘侧重计算山体。
由技术负责人用软件用软件计算土石方,由业务中心进行核算。
核算内容:
1)地面数据是否与前期采集的一样。
2)设计相关的数据是否准确,包括平曲线、纵断面、超高、构造物文件、路基横断面和帽子文件。要核对这些文件的输入是否和设计相同或是与将来成形的一致。
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是帽子文件,帽子文件反映了扣路槽情况、边坡形式、各段落水沟形式及水沟外边留出的宽度、挡墙的形式。
如果这些数据无误,可以代入软件进行计算,计算原理是软件将整个路线按20米切一断面,计算区段断面面积平均面积,再乘以长度计算出体积。
具体显示如下图,曲线包括范围内为计算面积。
核实无误,就按现有工程量进行计算,如果计算有误,要重新进行计算。
核实后,要对与设计不同的段落进行提取,包括纵断不同、帽子形式不同等,做为重点标注,备查;同时要对工程量较大段落进行标注,对该些段完工进行抽查,核实是否是计算时相同。
3、路基施工完毕,对重点标注段落和工程量较大段进行抽查。
特殊情况路段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特殊情况指外借土方等情况,大致包括根据填方反推挖方和直接对路基外借方进行测量两种。
1、根据填方反推挖方的,计算同上,但要考虑松铺系数。
2、直接对路基外借方进行测量是指路基处单独开挖的山体等,将来按一基准面对山体进行开挖,采用南方测绘进行测量。
1)采集原始地面数据如上。
2)确定挖方的基准面(高程)及放坡坡度,根据基准面及坡度计算土石方。
注意:上述两种情况,要求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计算平均运距,以备计算单价。
每月结算按当月完成估算量的90%以内进行结算,未确定土石比例前按土方价格进行结算,有合同的,按合同价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