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资料
湖北某地(Ⅳ3)拟建高速公路,采用沥青类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1.10,路基干湿状态为干燥状态。有关资料如下:
1.初始条件:
表1 交通组成
型号 | 前轴载(KN) | 后轴载(KN) | 后轴数 | 轮组数 | 轴距(cm) | 交通量(辆/日) |
三菱T653B | 29.3 | 48.0 | 1 | 双 | - | 750 |
黄河JN150 | 49.0 | 101.6 | 1 | 双 | - | 550 |
江淮HF150 | 45.1 | 101.5 | 1 | 双 | - | 450 |
CA50 | 28.7 | 68.2 | 1 | 双 | - | 520 |
湘江HQP40 | 23.1 | 73.2 | 2 | 双 | >3m | 550 |
东风EQ140 | 23.7 | 69.2 | 1 | 双 | 720 | |
东风EQ155 | 26.5 | 56.7 | 2 | 双 | <3m | 650 |
长征XD980 | 37.1 | 72.65 | 2 | 双 | <3m | 500 |
3.交通组成如表1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 9%。
(二)设计要求
1.交通分析;
2.拟定路面结构,并说明选用该种路面结构的原因;确定材料参数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平面设计;
3.计算或验算路面结构层厚度;
①沥青路面采用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计算两种方式,并分析其结果以及说明理由;
②拟定几种沥青路面厚度,采用计算机计算,分析沥青面层变化对基层厚度的影响,基层厚度变化对底基层厚度的影响;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提交的设计文件
1.路面结构图;
2.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 参考资料
1《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北京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 D30-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北京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北京
4《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北京
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J D40-2003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北京。
6《公路设计手册 - 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北京。
设计内容
一、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型号 | 前轴载(KN) | 后轴载(KN) | 后轴数 | 轮组数 | 轴距(cm) | 交通量(辆/日) |
三菱T653B | 29.3 | 48.0 | 1 | 双 | - | 750 |
黄河JN150 | 49.0 | 101.6 | 1 | 双 | - | 550 |
江淮HF150 | 45.1 | 101.5 | 1 | 双 | - | 450 |
CA50 | 28.7 | 68.2 | 1 | 双 | - | 520 |
湘江HQP40 | 23.1 | 73.2 | 2 | 双 | >3 | 550 |
东风EQ140 | 23.7 | 69.2 | 1 | 双 | 720 | |
东风EQ155 | 26.5 | 56.7 | 2 | 双 | <3 | 650 |
长征XD980 | 37.1 | 72.65 | 2 | 双 | <3 | 500 |
序号 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
1 5 9 %
2 5 7 %
3 5 6 %
a)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2378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9200695
b)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147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57146
二、初步拟定路面组合方案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4.3 (0.01mm)
方案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4 石灰粉煤灰土 ?
5 石灰水泥粉煤灰碎石 25 c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0.4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0.33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0.8 0.24
4 石灰粉煤灰土 0.6 0.24
5 石灰水泥粉煤灰碎石 0.25 0.13
方案B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4 水泥稳定碎石 20 cm
5 石灰土稳定碎石 ?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0.4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0.33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0.8 0.24
4 水泥稳定碎石 0.6 0.31
5 石灰土稳定碎石 0.25 0.13
方案C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 cm
5 碎石土 25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0.45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0.32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0.8 0.23
4 水泥稳定矿渣 0.6 0.31
5 碎石土 0.25 0.1
三、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4.3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方案A
a)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0.4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600 0.33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0.24
4 石灰粉煤灰土 ? 1500 1500 0.24
5 石灰水泥粉煤灰碎石 25 1300 1300 0.13
6 土基 42.5
b)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4.3 (0.01mm)
H( 4 )= 15 cm LS= 25.3 (0.01mm)
H( 4 )= 20cm LS= 22.4(0.01mm)
H( 4 )= 16.7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6.7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6.7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6.7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6.7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3.8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6.7 cm(仅考虑弯沉)
H( 4 )= 23.8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d)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石灰粉煤灰土 24cm
---------------------------------------
石灰水泥粉煤灰碎石 25 cm
---------------------------------------
土基
方案B
a)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0.4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600 0.33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0.24
4 水泥稳定碎石 20 1500 1500 0.31
5 石灰土稳定碎石 ? 750 750 0.13
6 土基 42.5
b)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4.3 (0.01mm)
H( 5 )= 25 cm LS= 25.6 (0.01mm)
H( 5 )= 30 cm LS= 23.3 (0.01mm)
H( 5 )= 27.8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27.8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7.8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7.8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7.8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7.8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27.8 cm(仅考虑弯沉)
H( 5 )= 27.8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c)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水泥稳定碎石 20 cm
---------------------------------------
石灰土稳定碎石 28 cm
---------------------------------------
土基
方案C
a)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0.4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600 0.33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0.24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 1500 1500 0.31
5 石灰土 25 800 800
6 土基 42.5
b)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4.3 (0.01mm)
H( 5 )= 25 cm LS= 24.4 (0.01mm)
H( 5 )= 30 cm LS= 21.7 (0.01mm)
H( 5 )= 25.2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25.2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5.2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5.2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5.2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25.2 cm(仅考虑弯沉)
H( 5 )= 25.2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c)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c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6 cm
---------------------------------------
石灰土 25cm
---------------------------------------
土基
四、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方案A
a)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计算应力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600 计算应力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计算应力
4 石灰粉煤灰土 24 1500 1500 计算应力
5 石灰水泥粉煤灰碎石 25 1300 1300 计算应力
6 土基 42.5
b)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0.5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1.8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3.7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6.5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67.7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76.3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19.2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c)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223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097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57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0.042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 0.129 (MPa)
方案B
a)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计算应力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600 计算应力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计算应力
4 水泥稳定碎石 20 1500 1500 计算应力
5 石灰土稳定碎石 34 750 750 计算应力
6 土基 42.5
b)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4.2(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6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8.7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2.6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76.4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76.3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19.2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c)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251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109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56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0.093(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 0.098(MPa)
方案C
a)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计算应力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1200 1600 计算应力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900 1200 计算应力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计算应力
5 石灰土 32 800 800 不算应力
6 土基 42.5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3.8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5.6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8.2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1.9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01.1(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76.3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19.2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248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108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57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0.121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 0.071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