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5分)
1.平安小学全校同学为图书馆捐书930本,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书 多少本?正确的列式为( )
A.930÷6 B.930÷5×6 C.930÷(6×5)
2.下面的算式中,每组的两个乘数的和相同,其中积最大的算式是( )。
A.40×40 B.41×39 C.45×35
3.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接近3000的是( )。
A.42×73 B.51×60 C.4×810
4.一个因数是38,另一个因数是它的一半,它们的积是( )
A.7220 B.722 C.702
5.有95箱梨,每箱约重35千克,需要一次运完。选用( )的车最合适。
A.载重量为3吨 B.载重量为4吨 C.载重量为5吨
二、填空题(34分)
6.估算×61可以把看作(_____),把61看作(_____),结果大约是(______)。
7.口算30×40时,先用3乘4得(____),再在得数末尾添(____)个0,结果是(____)。
8.在横线里填上“>”、“<”、或“=”.
78÷9_____79÷8 243÷8_____272÷9 245÷2_____122 240÷6_____360÷9.
9.学校体育室新购进25个足球,每个足球68元,请根据下面的算式填空:
10.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______)。
11.用2、3、4、5这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而且所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列式是(_____)。
12.已知24×6=144,那么24×60=(_____),240×60=(_____)。
13.爱心妈妈要买21个书包,每个书包19元,大约要花(_______)元钱。
14.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18个格子.这张纸一共大约有_____个格子.
15.在算式13×300,150×4,50×80,24×400中,积的末尾有3个0的是(______)。
16.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_______) 倍。
17.(____)×(____)=(____)×(____)=600
18.甲、乙、丙三个同学做纸花,已知甲比乙多做5朵,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2朵。他们 一共做了(_______)朵花。
19.三年级女生65人,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的3倍多12人,三年级一共有男、女生(_______) 人。
20.希望小学三年级有9个班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每个班45人,每人完成2件小制作。
(1)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列式为(________)。
(2)每个班的学生完成多少件小制作?列式为(________)。
(3)三年级学生一共完成多少件小制作?列式为(________)。
三、判断题(5分)
21.12×58的积的末尾没有0。 (____)
22.( )×29<1200,( )里最大能填40。 (____)
23.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1. (____)
24.75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7、8、9. (____)
25.48×21的积小于84×12的积。(______)
四、计算题(23分)
26.口算(6分)
240÷8= 25×2= 660÷6= 45×20=
78×10= 300÷5= 80×60= 400÷4=
321÷4≈ 488÷7≈ 63×24≈ 38×77≈
27.列竖式计算。(8分)
28×35 43×12 19×19 43×34
28.计算下面各题。(9分)
79×23-569 21×14÷3 (854-105)÷7
五、解答题(33分)
29.学校教学楼共4层,每层6间教室,计划每间教室装4台吊扇。(4分)
(1)一共需要多少台吊扇?
(2)吊扇有两种包装。第一种每箱3层,每层8台;第二种每箱5层,每层4台。你认为哪种 包装合适?需要多少箱?
30.一瓶蜂蜜,熊二第一天吃了总质量的一半,以后每天吃剩下的一半,共吃了三天,还剩15克。 这瓶蜂蜜原来有多少克?(4分)
31.临江园小区有36幢楼房,每幢楼房有6个单元,如果每个单元每月节约用电8千瓦时,那么这 个小区每月一共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5分)
32.15位老师带着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4人。他们共租了10辆大客车,每辆客车有48 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坐吗?(5分)
33.清明节,新星小学组织11个班的学生乘车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平均每个班有36人。如果 租用9辆客车,平均每辆车上坐多少名学生?(5分)
34.制作1只蜻蜓标本要用13分钟,王师傅6天制作了12盒蜻蜓标本,每盒有5只蜻蜓标本。(4分)
(1)王师傅平均每天制作多少只蜻蜓标本?
(2)王师傅这6天制作蜻蜓标本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35.红太阳旅行社推出九寨沟两日游,有A、B两种方案,每个旅行团只能按一种方案买票。(6分)
A方案团体票:300元/人[5人以上(含5人)]
B方案成人票:400元/人 儿童票:200元/人
(1)有10位家长带5名孩子参加九寨沟两日游,哪种方案便宜?最少要花多少钱?
(2)有5位老师带10名小学生参加九寨沟两日游,哪种方案便宜?最少要花多少钱?
参
1.C
2.A
3.B
4.B
5.B
6.90 60 5400
7.12 两 1200
8.< > > =
9.5;340;20;1360;25;1700
10.9900 109
11.24×35=840 (答案不唯一)
12.1440 14400
13.400
14.400
15.50×80
16.100
17.20 30 60 10 (答案不唯一)
18.63
19.272
20.45×9 45×2 45×9×2
21.√
22.×
23.√
24.×
25.×
26.30;50;110;900
780;60;4800;100
80;70;1200;3200
27.980 516 361 1462
28.1248 98 107
29.(1)96台
(2)第一种包装合适 4箱
30.120克
31.1728千瓦时
32.够
33.44人
34.(1)10只;(2)780分钟
35.(1)A方案便宜; 4500元; (2)B方案便宜; 4000元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按照下图摆原片,第20个是什么颜色?
【答案】 解:20÷4=5
答:第20个是黄色。
【解析】【分析】1红3黄共4个圆片为一组,用20除以4求出一共有多少组,因为没有余数,说明第20个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颜色相同。
2.分一分。
三(1)班喜欢蓝球、足球的学生名单:
【答案】
【解析】【分析】共有4名同学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把这四名同学填入圆圈重叠的部分。把单独喜欢篮球的名字填入左边,单独喜欢足球的名字填入右边。
3.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 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4.课间操时,笑笑站在左起第10列,右起第12列;从前数是第8人,从后面数是第14人,每列的人数相同。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 解:10+12-1=21(列)
8+14-1=21(人)
21×21=441(人)
答:做操的学生一共有441人。
【解析】【分析】笑笑站在左起第10列,右起第12列,笑笑是重复计数的,因此用(10+12-1)即可求出总列数。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每列的人数,然后用每列人数乘列数求出总人数即可。
5.参观书画展的一共有453人,其中成人数是儿童数的2倍,参观书画展的儿童有多少人?
【答案】解:453÷(2+1)
=453÷3
=151(人)答:参观书画展的儿童有151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倍应用题,计算公式是:小数=和÷(倍数+1)(一般用小数作标准量) , 据此列式解答.
6.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给丙,第三次丙拿出甲此时相同的钱给甲,这时三人的钱同样多。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
【答案】解:168÷3=56(元)56÷2=28(元)
答:原来甲比乙多28元。
【解析】【分析】最后每人的钱数是第三次拿完之后,甲乙丙的钱数相等,用除法计算出现在每个人的钱数,然后逆推,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7.给下面的钟表画上指针.
【答案】 解:指针如下:
答:规律:这些时刻中,读报纸时间为1小时,其余项目时间为半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时刻确定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画出时针与分针即可;根据时刻的特点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即可.
8.王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教足球、信息、美术中的一门学科。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他们分别是哪一学科老师?(画“√”)
足球 | 信息 | 美术 | |
王老师 | |||
张老师 |
足球 | 信息 | 美术 | |
王老师 | √ | ||
√ | |||
张老师 | √ |
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所以张老师为信息老师;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足球老师,为美术老师。
9.下图中,以点A、B、C、D、E、F、G、H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答案】 解:7+6+5+4+3+2+1=28(条)
【解析】【分析】线段的条数=端点数×(端点数-1)÷2。
10.妈妈买来三种水果共10千克,苹果比香蕉重2千克,橘子比香蕉轻1千克,三种水果各有多少千克?
【答案】 解:香蕉的重量:
(10-2+1)÷3
=9÷3
=3(千克)
苹果的重量:3+2=5(千克)
橘子的重量:3-1=2(千克)
答:香蕉有3千克,苹果有5千克,橘子有2千克。
【解析】【分析】把苹果的重量减去2千克就和香蕉一样重,总重量也减少2千克;把橘子的重量加上1千克就和香蕉一样重,此时总重量也增加1千克。此时的总重量(10-2+1)千克,此时三者重量相等,因此用此时的总重量除以3求出香蕉的重量,进而求出苹果和橘子的重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