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城—A级
2、桥面净宽:17.25m(四车道)
3、标准跨径:45m
4、计算跨径:44m
5、主梁高度:1.80m
6、高跨比: 1/24.4
7、主要材料:
钢板采用符合国标《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0的可焊接低合金高强度桥梁用结构钢Q345q,质量等级D级;
桥面铺装采用0.08m的SMA沥青混凝土;
8、设计规范与参考:
(1)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3)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4)道路桥示方书·钢桥篇(日本道路协会)
(5)英国标准BS5400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设计断面与尺寸
钢箱梁的横断面、立面以及局部加劲构造见图5.8.3-1
a、断面图
b、立面图
c、纵向U型加劲肋与横向加劲肋
图5.8.3-1 设计断面与尺寸
顶板:t=14mm
腹板:t=12mm
顶板纵向加劲肋:
U型,上口宽360mm,下口宽240mm,高300mm,t=8mm,间距740mm
顶板横向加劲肋:
腹板高520mm,t=14mm;下翼板宽200mm,t=16mm;间距2.75m
腹板竖向加劲肋;
板宽400mm,t=12mm;
底板纵向加劲肋:
板宽200mm,t=12mm;
底板横向加劲肋:
腹板高400mm,t=12mm;上翼板宽200mm,t=14mm;间距2.75m
三、桥面系(第二体系)计算
箱梁顶板第二体系(桥面系)是由钢盖板、纵肋和横肋组成的正交异性板,该体系支撑在主梁上,仅承受桥面车轮荷载,见图5.8.3-2。
经典实用的手算方法有P-E法。本例采用梁格系电算方法计算。
1、计算简图
图5.8.3-2 桥面系梁格构造图
单独计算第二体系时,主梁腹板位置按竖向支撑考虑,取5跨计算。
2、纵横肋的截面特性
参考日本道路协会《道路桥示方书·III钢桥篇》6.2钢床板的有关规定。
(1)纵肋桥面钢板有效宽度及截面特性
纵肋间距:b1=360/2=180mm,b2=380/2=190mm平均B=185mm
纵肋跨径:L=2.75 m,多跨连续支撑,等效跨径L=0.6*2.75=1.65m
宽跨比 b/L=0.185/1.65=0.112
纵肋断面尺寸见图5.8.3-3
纵肋上翼板的平均单侧有效宽度
λ={1.06-3.2(b/L)+4.5(b/L)2}b=(1.06-3.2*0.112+4.5*0.1122)*0.185
=0.758*0.185=0.140m
图5.8.3-3 纵肋断面尺寸
纵肋截面特性: A=14566mm2
108mm4
J=6.557x105mm4
(2)横肋桥面钢板有效宽度及截面特性
横肋跨径(腹板间距)L=3.80m,三跨连续,
等效跨径
边跨:L1=0.8L=0.8*3.8=3.04m,
中跨:L2=0.6L=0.6*3.8=2.28m,
支点:L3=0.2(3.80+3.80)=1.52m
横肋间距 b=2.75/2=1.375m
宽跨比 b/L1=1.375/3.04=0.452 〉0.3,b/L2=1.375/2.28=0.603 〉0.3
〉0.3
横肋上翼板的单侧有效宽度见图5.8.3-4
λ1=0.15L1=0.15*3.04=0.456m
λ2=0.15L2=0.15*2.28=0.342m
λ3=0.15L3=0.15*1.52=0.228
图5.8.3-4 横肋上翼板有效宽度
横肋上翼板有效宽度汇总见表5.8.3-1
表5.8.3-1
截面特性 | λ1(边室中) | λ2(中室中) | λ3(腹板处) |
面积(mm2) | 23248 | 20056 | 168 |
惯性矩(mm4) | 1.0244x109 | 0.9328x109 | 0.8066x109 |
形心至上缘距离(mm) | 1 | 1 | 224 |
形心至下缘距离(mm) | 386 | 361 | 326 |
1)、恒载:
纵肋钢重:0.017*78.5=1.335kN/m
纵肋上铺装:0.08*0.74*24=1.421kN/m
横肋钢重:0.0105*78.5=0.83kN/m
2)汽车轮载:车辆荷载轮载标准如图5.8.3-5
冲击系数:
取活载作用计算跨径L=2.75m
(4)应力计算结果
表5.8.3-2
" 位置 | 恒载弯矩 (kN.m) | 活载弯矩(包括冲击影响)(kN.m) | 弯矩合计 (kN.m) | 上缘应力 (Mpa) | 下缘应力 (Mpa) |
纵肋跨中 | 0.9 | 66.0 | 66.9 | -35.4 | 70.4 |
纵肋支点 | -2.1 | -41.1 | -42.8 | 18.4 | -50.0 |
横肋跨中 | 12.3 | 121.3 | 132.7 | -32.9 | 57.8 |
横肋支点 | -18.5 | -104.2 | -121.4 | 44.1 | -40.3 |
四、主梁应力(第一体系)计算
1、全截面特性
A=6.9639x105mm2
1011mm4
J=9.2957x1011mm4
2、有效翼缘宽度计算
在计算箱梁翼缘应力时,要考虑剪力滞影响,参考英国标准BS5400规定和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的规定,计算箱梁翼板的有效宽度见表5.8.3-3。
表5.8.3-3
计算项 | 腹板内侧 | 腹板外侧 |
b(m) | 1.90 | 3.425 |
L(m) | 44 | 44 |
b/L | 0.043 | 0.078 |
翼板面积Ay(m2) | 0.0266 | 0.0480 |
纵向加劲面积Aj(m2) | 0.01652 | 0.02402 |
a=Aj/Ay | 0.621 | 0.501 |
J简支梁的有效宽度比ψ | 0.972 | 0.928 |
日本桥规中的λ值 | 1.0*1.90 | 0.944*3.425 |
翼缘有效宽度b’ (m) | 1.846 | 3.178 |
翼缘有效宽度合计(m) | 17.432 | |
翼缘有效宽度截面惯性矩(m4) | 0.42793 | |
翼缘有效宽度惯性矩系数 | 0.968 |
2)ψ值根据英国标准BS5400第三篇8.2节表4查取,为简化计算,统一取四分之一跨处的ψ值。
设计中偏安全取上述较小值。
3、有效截面惯性距系数
I’/I=0.42793/0.44178=0.968
4、荷载
1)截面自重:
W=1.1*A*78.5(kN/m)
2)横肋重量:
横肋间距2.75m,每段横肋重23.94kN
3)桥面铺装:
18*0.08*24=34.56kN/m
4)防撞护栏:
7.5*2=15kN/m
5)汽车活载:
城市-A级,四车道,横向车道折减系数0.67
5、内力与应力计算结果
主梁跨中内力与应力汇总 表5.8.3-4
" 位置 | 恒载弯矩 (kN.m) | 活载弯矩(包括冲击影响)(kN.m) | 弯矩合计 (kN.m) | 上缘应力 (Mpa) | 下缘应力 (Mpa) |
主梁跨中 | 29296 | 18151 | 47447 | -84.0 | 133.5 |
恒载时: τm = 27.1MPa
活载剪力最大时:τq1 = 24.1MPa
活载扭矩最大时:τq2 =18.0Mpa
六、箱梁约束扭转翘曲应力
活载偏心作用下,箱梁截面翘曲受到约束而产生纵向应力。为简化计算,多室箱梁内腹板略去不计。参考英国标准BS5400方法计算跨中截面翘曲应力。
1、下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最大纵向翘曲应力
=1785*3276x106/9.29567x1011=6.29Mpa
2、上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最大纵向翘曲应力
=(11400/11400)2*1785*3276x106/(9.29567x1011*(1+2*3425/11400)3)=1.53MPa
3、上翼缘外侧最大纵向翘曲应力
=1.53*(1+2*3.425/11.40)=2.45MPa
箱梁约束扭转翘曲应力分布见图5.8.3-6。
图5.8.3-6 箱梁约束扭转翘曲应力分布
七、组合应力
1)桥面板:
在第一体系中,桥面板作为箱梁顶板,在跨中位置的最大应力是-84.0Mpa;
在第二体系中,桥面板作为纵肋顶板,在横肋之间的最大应力是-35.4Mpa;
箱梁约束扭转作用下的纵向翘曲应力是-2.45Mpa
对应位置处桥面板的合成应力:
-84.0-35.4-2.5= -121.9Mpa<[]=210MPa
2)纵肋:
在第一体系中,纵肋组成箱梁顶板,在跨中位置的下缘最大应力是-46.4Mpa;
在第二体系中,纵肋在横肋处的下缘最大应力是-50.0Mpa;
两个体系对应位置处纵肋的合成应力:-46.4-50.0= -96.4Mpa<[]=210MPa
3)底板:
在第一体系中,箱梁顶板在跨中位置的最大应力是133.5Mpa;
箱梁约束扭转作用下的最大纵向翘曲应力是6.3Mpa
对应位置处桥面板的合成应力:
133.5+6.3= 139.8Mpa<[]=210MPa
八、跨中静活载挠度
fg=67mm
fq=38.5mm=L/1142 f=fg+fq/2=67+38.5/2=8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