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西安市新城区购物中心设计
学生姓名: 赵亮
分院(系):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0801
指导教师: 胡义成
完成时间: 2011年12月2日
要 求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构想,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
2、开题报告正文用A4纸打印,各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20磅行距。
3、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著录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
4、年月日等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要符合《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如“2008年2月28日”。
5、所有签名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1.毕业设计的意义
1.1目的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一次系统、综合的训练,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环节,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的思考、设计,使我们对所学过的知识有重新的认识和新的解读,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独到,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再次,通过实际的设计,能让我们深入到设计过程中,对结构设计的过程、设计等各个方面有所认识、了解,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结构设计这一概念。
1.2 国内研究状况
框架结构是梁、柱和板组成的体系,节点全部或大部分为刚性连接,是常见的竖向承重结构。框架结构具有很多优点:结构轻巧,布置灵活,可形成大的使用空间;整体性比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承重结构好;施工方便,可形成标准化施工;较为经济。
国内外同类设计遵循“美观,适用,经济”的原则,掌握了与建筑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定,认真处理好结构与建筑的总体和细部关系,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个因素,正确处理好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目前的建筑正逐渐向环保、节能、智能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闭幕的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建筑群就很好地融入的这些因素。现代建筑追求美观,气势宏伟、形式多样。现代都市,随处可见拔地高楼,而且均各具特色。给城市增辉不少。但是,现代节能、环保更深入人心,因而以前人们追求的玻璃盒子建筑正在被专业人士重视,因为其虽美观,但是很耗能,据专业数据显示,其耗能占整个建筑使用能耗的40%以上。一些西方专业人士建议减少玻璃盒子式建筑。但是人们被其能充分享受日光的特点所吸引而使这种提议不能有效实施。但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应用,高分子纳米涂层很好地解决的质疑问题,但因其价格问题还没能推广使用,不过其广阔的前景已经凸显。还有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质,我想在将来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购物中心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安全疏通、防火要求,同时满足功能、美观方面的要求。因此要做到设计合理、布置符合规范。同时,这里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因而要注意通风效果,隔声作用。功能上,因为是购物中心,所以要使之尽量少留柱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上合理布置,配合购物中心使用特点把柱留在不影响使用的地方。同时防火分区应明确,疏散通道布置合理,最为重要的是要便于疏散人流,在紧急时刻能做到不伤亡或者把伤亡、损失降到最低。将功能的实用性作为美观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意义的设计探索,探索功能的实用性与人性化的接近度。购物中心建筑要做到:让人远望就知道是购物中心。这样在建筑设计上就要做到把购物中心的外部特点融入到建筑物的造型上,形神兼备是其高境界吧。这也是吸引顾客的好方法,抓住顾客心理,让他们“愿意”到这里来买,而不是其他地方。内部功能分区上就要做到与众不同,同时不失新颖。
2 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2.1课题任务及设计原始资料
2.1.1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西安新城区购物中心设计
2. 建设场地: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拟在西安新城区建设购物中心,建设用地范围大约为75m×30m。
3. 建设规模:该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约5000m2,层数三层,总高度16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1.2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地形较平坦,勘探表明,场地地层从上到下由素填土和黄土状土构成,其中素填土层厚1.4~2.5m,以下为黄土状土层,厚度大于10米。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场地为I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土的重度为19N/m2,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833。地下水位标高为-8.6m。在多雨季无显著变化。水无侵蚀性,土壤冻结深度为0.5m,冻冰期35d,室内外计算温度。
2.1.3 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32.3℃(绝对最高气温41.7℃)最冷月平均温度-3.6℃(绝对最低气温-7.6℃),空气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2%,最冷月平均70%。
主导风向:冬夏季为西北风。
基本风压值:0.3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基本雪压值:0.20kN/m2。
2.1.4 抗震设防
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为乙类建筑。
本次毕业设计任务包括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2.2 建筑设计
2.2.1 设计任务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建筑平面、剖面及立面设计;根据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确定预设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立面外观,侧面外观,单层平面尺寸,以及建筑物的层数;由功能分区的相关原则初步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最终初步确定出建筑设计部分的轮廓。
2.2.2 设计成果
(一)平面图:1:100平面图应标明各房间名称,固定设备布置。
1.底层平面图:标注三道尺寸,注标高。
2.标准层平面图:标注三道尺寸,注标高。
3.顶层平面图:标注两道尺寸,注标高。
(二)剖面图:比例1:100
要求剖到楼梯,标注层高、楼梯平台、屋顶、室内外地坪标高、标注两道尺寸(门窗洞口、层高)。
(三)立面图:比例1:100
1.入口立面
2.背立面
标注三道尺寸(墙段及洞口、层高、总高),标明室内外地坪标高,屋顶标高。
(四)节点详图:比例1:20
(五)设计简要说明:
1.建筑总平面及概况。
2.方案特点及主要建筑技术措施。
3.防火设计简要说明。
2.3结构设计
2.3.1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部分
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了解并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具体条件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建筑方案,进行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选用内外装修材料,绘制有关施工图,写出建筑总说明及本人所作设计的有关依据及思想。
(二)结构设计部分
通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多层房屋的结构选型、布置、计算及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全过程,了解计算机绘图方法,学习使用各种设计规范及标准图,其有关内容如下:
1. 多层房屋体型的选择,多层框架房屋的结构方案及布置;
2. 结构计算:
(1) 初拟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用,荷载计算;
(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抗震变形验算;
(3) 用手算方法进行一榀框架的内力分析、计算及组合;
(4) 构件截面设计;
(三)图纸部分
1. 结构施工图:主要内容包括:
(1) 结构设计总说明;
(2) 一榀框架配筋图
(3) 一、二、三层结构布置图
(4) 屋顶及局部四层结构布置图
(5) 板的配筋图
3 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周: 建筑设计
第二周到第四周:1依据建筑方案及结构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确定基本设计条件
2确定结方案,进行结构布置(平面、竖向)
3选择结构计算单元,建立结构设计计算简图
4荷载(恒、活、地震作用)计算
5小震作用下结构变形验算
6单工况荷载作用下(恒、活、地震作用)的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第五周到第七周:1进行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2计算梁、柱截面配筋设计
3验算框架节点承重力
第八周: 绘制结构设计施工图
4 主要参考资料
4.1建筑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国家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2005).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3、5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8
4.2结构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2003
[7].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龚思礼主编.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
[10].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