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评价模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促进教育评价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更好地发挥评价对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年人。
二、阶段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2021.8-2022.1)
1、成立试点工作领导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部主任、政教处主任、全体音体美教师
2、按照预定方案启动改进美育评价教学工作。以全校师生为实验主体,开展改进各学科美育教学实践活动,开辟美育课外活动阵地,进一步构建丰富多彩且富有鲜明特色的社会实践美育系列活动。
3、做好观察记录。总结改进美育评价教学的原则、方法、途径,并通过交流总结,初步确定教学的组织模式。
4、进行改进美育评价教学理论培训和教学策略培训。
5、完成中期阶段总结。
(二)第二阶段目标(2022.2-2022.8)
1、 在实践基础上全面铺开,深入研究。在中期研究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验证第一阶段取得的基本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
2、 全校任课教师多种形式交流总结,开展实验成果展示活动,尽快发现问题、校准方向,让前段成果转化为教学工作实践能力。
3、试点成果展示。
4、迎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试点成果评审。
三、任务目标
1、努力完善课程体系,推动美育评价多元并举。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从今年9月1日起,学校美育教育课程除了开足开全《山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要求的每周2课时外,还开设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专业艺术类课程及文化欣赏、影视传媒、播音主持等艺术实践课程。
通过课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运动技能等基本能力,在歌唱、演奏、音乐创编、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绘画、中国书画、雕刻、工艺与现代媒体艺术等方面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美固本,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课程学分制评价和艺体特长生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美育评价多元并举。
2、重视环境育人功能,搭建美育评价基础平台。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连续几年在绿化、亮化校园环境上投入了极大的金钱和精力,2021年又投入960余万元美化了校园环境。如今的校园曲径通幽、廊亭连立,功能教室设置齐全、名人寄语随处可见、学生书画装点美观、标语口号整齐张贴,文化气息日渐浓郁、文化品味不断提升。校园处处有美的环境,作品处处有美的教育,学生置身其中便有一种时时处处受感染,时时刻刻被熏陶的美育体验。
3、强化学科融合意识,突出美育评价示范引领。
从九月份开始,继续加强美育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利用学科融合,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的活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体质特质,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审美表现、审美创新、审美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修满6学分的基础上,探索增值评价给学生带来的优势。
4、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推进美育评价机制改革。
学校要创设条件,继续开展好10月份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一周一次的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一月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宿舍评比,一学年一次的书画书法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校园歌手大赛,定期主题板报展示、文明礼仪月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美育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成立各类兴趣小组,让美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推进美育评价体系走向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
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水平考核范围,在学生修满8学分的基础上,用等级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5、大力借助校外资源,拓展美育评价增值渠道。
学校积极多方筹集资金,顺利启动了音乐、美术、书法艺术教学楼和风雨教室、田径场,根据学校实际的学生数、班级数,配置了专业的教学设施设备;本学期学校将定期引进非遗文化讲解员、民间老艺人、文化馆专家为师生做专题讲座,结合交城电视台《交城人说交城事》栏目,组织学生参观田家山、瓦窑村、磁窑村古村落遗址,使学生了解家乡历史,热爱家乡文化,传承文化传统,开展研究性学习,推动语文教学《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顺利推进。
在美育评价过程中可以抛开学分的结果评价,拓展美育评价内容,探索美育评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增值意义。
四、保障措施
、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印发的《改进美育教学的总体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上做了宏观规划,在具体措施上做了明确部署,为改善学校美育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这些都为我校实施“改进美育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们将依据国家、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建立和完善我校“改进美育教学”各项规划和管理制度。
1、建立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计划、研究、总结制度。
2、完善各科教师美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在关注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奖优惩劣;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确保实施“改进美育评价”方案顺利进行。
3、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课堂和其它活动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鼓励欣赏和客观公正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4、完善档案制度。设立专人管理“改进美育评价”研究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并分类归档。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一)组织领导(含教改领导小组及成员名单)
一、成立“改进美育教学”研究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与分工:
课题组长——
(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具体负责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等。
)
课题副组长——
(负责课题的计划与落实,具体负责师生活动的开展)
(具体负责实施教学方法的指导)
(具体负责对师生的考核)
主要研究成员——
及全体教师。
(带头实施课题研究。研究活动中,随机记录和撰写心得体会、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实
验研究各阶段汇报资料以及制作课件和图文影像资料等,并适时交流,积累成册。
二、为确保此课题顺利实施,课题领导小组
1
、制定课题研究各项计划和管理制度
2
、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工作制度。课题领导小组人员要首先深入教师和学生群体,深入实验
研究第一线,亲身感受、了解和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确保实验研究取得预期成果。
3
、重视教师的实验研究主体地位。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讨论和交流计划的制定和方案
的实施与汇报等专题会议,聘请有关人员到校指导,完善课题实施过程。
4
、聘请专家及有关领导到校指导工作。聘请教科所有关人员到校作专题讲座,指导课题研
究有关知识及论文撰写方法等。
5
、引领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派实验教师外出学习,积极向省内外兄弟学校取经,参加
各级部门组织的学习与交流活动等。
6
、制定奖罚制度。完善美育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出台相关的美育教育教学标准、规章制度
和奖惩办法,加强对所有任课教师的评价,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完善考评机制,保证美育教
学的有效实施,促进美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课题组成员将齐心协力,勇于探索,潜心研究,争取结题。
(二)参与单位及人员
略——
(三)经费预算
1
、完善“改进美育教学”经费投入机制,财政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研究确定
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设立“改进美育教学”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年度公
用经费的
用于此项实验研究。
2
、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
费,用于研究考评中对优秀教师的奖励;资助优秀教师参加校外学习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四、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