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包括。A:纵向综合性的规划控制汇总B: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要求C:通过实际调查控制并落实规划意图D: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E:综合治理
2、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成为主要的供水方式。A:企事业单位供水B:居民用户自建供水C:集体供水D:公共供水系统E:经济
3、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中,是复杂物流单元能连接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A:管理功能B:信息功能C:组织功能D:衔接功能E:经济
4、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这体现镇规划的原则。A:人本主义B:可持续发展C:因地制宜D:科学合理性E:综合治理
5、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是。A:理想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C:现实社会主义D:幻想社会主义E:综合治理
6、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集中供热范围,预测城市热负荷B:布局城市集中供热干线管网C: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D:确定各供热分区的热负荷E:经济
7、在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成为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中,不包括。A:香榭丽舍大道B:凡尔赛宫C:协和广场D:圣马可广场E:综合治理
8、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是城市。A:职能B:性质C:规模D:个性E:综合治理
9、在,《城乡规划法案》制定了公众参与的法定程序。A:美国B:德国C:加拿大D:英国E:经济
10、下列选项中,最早成为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的是。A:金钱B:城市C:土地D:人E:综合治理
11、城市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消费、交换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工商、交通、文化、军事和政治等机能,属于高级生产或服务性质。A:文化B:政治C:生产D:经济E:综合治理
12、城市的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A:规模B:用地规模C:用地容量D:环境容量E:综合治理
13、下列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意义的是。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B:发挥规划宏观作用的需要C: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D:可以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E:综合治理
14、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是。A:城市发展自身的具体条件和社会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C:城市发展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E:经济
15、电信系统按混接式线图将电信号分为4个等级,一级为。A:县内电信网B:县际电信网C:省內电信网D:省际电信网E:经济
16、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为.A:用地比直行坡道多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C:造价较高D:交通线路较长E:经济
17、既是城市和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的是。A:自然资源B:人口C:经济发展D:环境E:综合治理
18、城市体系的研究,起始于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A:贝利B:格迪斯C:杜能D:伊萨德E:综合治理
19、设置在主干路、次干路、有辅路的快速路两侧的废物箱,其间距为。A:50~100 mB:100~200 mC:200~300 mD:300~400 mE:经济
20、现代社会中,早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A:资源B:城市C:技术D:劳动力E:综合治理
21、下列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中,城市从产生到发展,每一过程无不与、制度有关,从行政区划、投资区位、城镇化战略、城建、经济到城市规划、权力干预等无不带有政治色彩,其所体现的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制度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经济与技术因素E:综合治理
22、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层次上,根据,可将循环分为气相循环、液相循环和固相循环三种。A:物质参与循环时的时间B:能量流的方向C:物质参与循环的先后顺序D:物质参与循环时的形式E:经济
23、直埋电缆、光缆路由要求与管道线路路由相同,埋深应为,并应加覆盖物保护,设置标志。A:0.5~0.7 mB:0.6~0.8 mC:0.7~0.9 mD:0.8~1.0 mE:经济
24、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中,是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会得到体现。A:性B:民主性C:综合性D:实践性E:综合治理
25、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不包括。A:立法机构监督B:行政监督C:社会监督D:经济监督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性质C: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D:城市布局E:居民生活习惯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般包括。A:交通管理设施设计B:空间组合设计C:路线设计和路面设计D:交叉口设计E: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3、下列为镇规划特点的是。A:我国镇的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B: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地域性较强,具有特殊性C:对一定时期内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安排D:目前、法规和配套标准不够完善,支撑体系较弱,更需要具体实施指导性E: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
4、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__。A.预测城市供电负荷B.选择城市供电电源C.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D.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E.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5、城市通信系统中,对于通信种类说法正确的是。A:将用户的信息资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由人工方式进行传输的行为称为邮政B:邮政通信传送的主要是实物信息,如信函、包裹、汇款、报刊发行等,处理手续上分为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等C:邮政通信,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D:电信是用电来传送信息的,而不是原物,收到的是信息的复制品E:电信通信按通信方式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
6、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受到等项技术的影响,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的13常业务。A:计算机图形处理B:计算机图像处理C:数据库D:人机交互E:遥感技术
7、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包括。A: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B:自然环境的调查C:现状调查,资料准备D:交通规划初步方案E: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
8、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等。A:建筑高度B:建筑后退C:建筑间距D:建筑密度E:建筑体量
9、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包括。A:综合平衡法B:系统评价法C:相关分析法D:层次分析法E:区位法
10、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中,三大活动都是固定场所进行的具有固定目标的活动,所安排的用地是对土地的绝对使用,体现了城市的静态功能关系。A:居住B:生产C:工作D:游憩E:交通
1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基本原则包括。A:不可改变文化遗产形态B: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C: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坚持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实施严格保护E:以静态的观点保护文化遗产
12、下列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的是。A: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B: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区域空间局部协调发展的原则D: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原则E:因地制宜的原则
13、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应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进行的活动是。A:设置、张贴商业广告B:开山、采石、开矿、修坟立碑C: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D: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画E: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物品的设施
14、城市燃气系统包括。A:气源B:输气管网C:输配系统D:储配站E:用户系统
15、城市经济区组织的原则主要有。A:中心城市原则B:联系方向原则C:过渡带原则D:空间通道原则E:可达性原则
16、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等阶段。A:总体规划B:具体规划C:详细规划D:近期规划E:修建设计
17、城市交通空间的不均衡也可以有一定的办法来加以缓解,从需求的方面来说,可以采用价格的杠杆,如采用的办法,对进入拥堵区的车辆收费,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需求。A:美国都市区B:新加坡C:中国北京D:英国伦敦E:俄罗斯莫斯科
18、垂直停车方式是最常用的停车方式,特点是。A:能适应同时停放不同车型的车辆要求B:停车带和通道的宽度最小C:通道宽度较宽,单位长度內停放的车辆最多D: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E:用地紧凑且进出便利
19、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A:意识上的城镇化B:精神上的城镇化C:形态上的城镇化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E:物质上的城镇化
20、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中,生物处理法主要有。A:滴沥池法B:掩埋法C:酸碱中和法D:土地处理法E:氧化塘法
21、在我国的司法审查管辖中,裁定管辖包括__。A.级别管辖B.移送管辖C.指定管辖D.地域管辖E.专属管辖
22、图像校正与信息提取的常用方法有。A:几何校正B:辐射校正C:图像削弱D:图像编辑E:对比分析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现行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A:建设用地的管理B:社会监督C:组织管理D:建设工程管理E: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24、城建监察人员必须具备__条件。A.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法律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B.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奉公C.可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考核招聘D.年纪必须超过18岁
25、在市场经济下,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财政方面的手段包括。A:货币投放量B:投资C:税收D:财政采购E: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