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开展师生阅读的有关要求,落实教师“同读共谈”阅读工程,同时进一步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体验教与学的快乐,品味读与思的幸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让书籍为学生打开知识之窗,为教师开启思想之门,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
三、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
四、宣传口号
我阅读,我快乐!我思考,我幸福!
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与名著为伴,塑美好心灵。
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营造浓郁书香,创建幸福校园。
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五、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项活动长期顺利开展,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齐家兰
职责:负责制定学校师生阅读活动的总体实施方案与教师“同读共谈”阅读计划,负责阅读活动过程的,。
副组长 :张建忠 职责:负责各项活动中的音视频录制
刘吉玲 职责:负责阅读课程的设置等相关内容。
施国政 职责:负责制定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方案与总结以及创建活动的实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薛金平 职责:负责教师“同读共谈”阅读计划的实施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安世清 职责:负责各项活动的服务工作。
成员 : 王莉 职责:负责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开展的各项学生阅读征文及相关活动,协同政教处搞好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聂红霞 职责:负责各项活动的摄影和宣传报道。
一到六年级班主任 职责:负责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各种阅读及相关活动。
六、方法步骤
阅读活动从2015年1月开始,分宣传动员、开展活动、总结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1.制定《师生阅读活动方案》和《教师同读共谈阅读计划》。(1月完成,责任人:齐家兰)
2.成立师生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1月完成,责任人:齐家兰)
3.举办“营造浓郁书香,创建幸福校园”师生阅读活动启动仪式,营造创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拉开师生读书的序幕。(春季开学第一周完成,责任人:施国政)
4.在学校醒目的地方悬挂营造读书氛围的宣传标语。(春季开学第一周完成)(责任人:安世清)
5.发布阅读书目。(春季开学前完成)(施国政)
6.分班召开创建“书香班级”主题班会,建立班级图书角。(春季开学第二周完成)(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7.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日常管理,完善并落实相关制度,确保能用足、用好学校现有的读书资源。(春季开学一周内完成,责任人:图书管理员)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
教师“同读共谈”系列活动:
1.阅读时间与书目。(以阅读共谈计划中发布的书目为准,不另外发布)(责任人:齐家兰)
教师阅读活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的书籍,分必读和选读两类。必读书目,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书目中指定,以便顺利实施“同读共谈”阅读工程;选读书目,可以阅读学校推荐的书目,也可以自选古今优秀作品;
2.阅读具体要求。(责任人:薛金平)
(1)全体教学人员每人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书,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或读书经验的文章;班子成员和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或读书经验的文章;校长每学期至少读三本书,写两篇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或读书经验的文章。
(2)45岁及以下的老师要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每周至少在上面发一篇教育博文,或记录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教育教学经历,或记录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不限字数)
(3)45岁以上的老师每周至少浏览一次教育名家的博客,每周发一篇教育博文或每月摘录1000字的优秀博文。(二选一)
3.阅读分享活动安排。(责任人:薛金平)
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读书活动经验交流会或读书论坛活动。
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1.建立“好书推荐”站。(责任人:政教处、语文老师、班主任)
⑴学校将定期推荐书目,向全校师生推荐好的健康的书目,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向导;
⑵科任教师,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要向学生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并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⑶同学与同学之间,可将好图书介绍、推荐给其他同学,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读书心得与同学交流、共享。
2.建立班级“读书角”。(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每个班级都要建立班级读书角。通过开展“献一本、读百本”以及“好书换着看”等活动,积极参加“书香班级”、“书香学生”和“书香教师”评选活动。
3.建立“读书成长册”。(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阅读活动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记录下来,学校每学期末举办一次“读书成长册”展评活动。
4.举办读书博览会。(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
⑴每个学生要求每学期至少要读3本以上书,并精读3篇以上文章;
⑵每周三课外活动时间前十分钟,各班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5.参与读书实践活动。(责任人:语文教研组)
⑴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征文竞赛活动。读书是写作的前提和条件。学校将在全校学生中举办“好书伴成长”为题的征文比赛活动,并出一期专辑,刊登学生优秀作品;
⑵每学期举办一次“与好书同行”为主题的朗诵或演讲比赛。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6.设立读书节。(责任人:政教处)
学校将每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定为学校读书节。通过读书节开展相关活动,并集中展示读书成果,评选书香学生、书香班级和书香老师。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5年6月)(责任人:齐家兰、 施国政)
每学期末,召开一次阅读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读书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奖励评选出的“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从而推动我校阅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引导全校学生把人生最美好的时间用在阅读上,为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七、活动要求
1.严格督查,狠抓落实。学校要把阅读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常规工作检查和加强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来抓,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通报工作情况,交流活动经验,丰富读书内容,提高读书活动效益。
2.纳入考核,计入档案。学校要把教师读书学习成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3.领导带头,树立典型。学校班子成员要带头读,亲自抓,既要确保阶段性读书活动的落实,又要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要通过阶段性活动开展,树立一批读书标兵,典型示范,带动和促进师生学习,以期达到开卷有益,学以致用的目的。
4.引向深入,确保实效。阅读活动要坚持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采取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师生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结合起来,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师生把阅读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和人生的一大乐趣,确保活动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5.开阔视野,增益长智。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切实改变现行的学生“重写轻读”的现状,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经典诵读”坚持先背后解,逐渐领悟。教师要不分学科及时帮助学生辨别精华与糟粕,学会批判地吸收,提高学生阅读品位和文化积淀,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开阔视野,增益长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推动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