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 ||||
作者及工作单位 | 任爽 大民屯学校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结合马蒂斯的生平,引领学生欣赏马蒂斯艺术生涯中的两大成就---野兽派绘画作品和剪纸艺术,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位影响20世纪画坛的艺术大师,通过引领学生欣赏、理解、感受马蒂斯艺术作品的特色。学习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 | |||||
教材分析 | |||||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材三页,选择了马蒂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转折时期的作品,其中,教材第5页和第6页以绘画作品为主,第7页是剪纸作品及汶斯小教堂彩色玻璃画欣赏。主要以马蒂斯的生平,作品中造型、色彩的艺术风格以及晚年的艺术颠峰之作-----剪纸,作为主要线索,选择了七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从她的艺术以及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的角度,认识和了解这位影响20世纪画坛的艺术巨匠。 本课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选择了一些相关的小资料。除此之外,在欣赏的过程中,安排了三套引导学生欣赏的选择题。这些题目是在学生认识、观察、欣赏马蒂斯作品后,需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完成。有些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体现了美术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性。 | |||||
学情分析 | |||||
五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色彩画创作经验,但对色彩的认知还停留在简单的色彩对比知识的运用上。小学教材里没有专门讲授关于色彩均衡的知识,而这正是欣赏马蒂斯的绘画和剪纸作品时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学生知道有印象派和抽象派绘画,但是对同时代的马蒂斯及其之前和之后的西方现代绘画知识非常匮乏。他们在作画习惯上以感性居多,往往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进行色彩创作。 | |||||
教学目标 | |||||
1.知识与技能: 知识:初步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了解他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平;对“野兽派”有初步的了解。 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作品的艺术特点,能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能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感受中外剪纸的不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对比、归纳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马蒂斯作品的艺术特色,再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研究和欣赏。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和图像创设欣赏情景,以师生互动推动教学进程,以美术实践活动内化所学知识,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马蒂斯对艺术不懈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生,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用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颠峰的经历,启发学生做一个意志顽强,做事有恒心的人。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1.教学重点:了解马蒂斯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独特风格及其创新手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均衡与抽象风格在马蒂斯作品中的体现,并尝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 |||||
教学流程示意 | |||||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通过两幅画对比引出马蒂斯。 三.赏析感悟.欣赏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与剪纸作品。 四.艺术实践.学生自主欣赏马蒂斯作品并记述心得体会。 五.拓展延伸.简介并展示马蒂斯为汶斯教堂创作的壁画和玻璃窗作品。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 激趣导入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仅在中国有很多艺术家,外国也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请大家欣赏两幅油画作品,出示法国画家雷诺阿的作品《金发少女》和马蒂斯的作品《戴帽的女人》,请大家观察比较,哪幅画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戴帽的女人》是法国画家马蒂斯在1905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整幅画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画家不仅在背景和人物的服装、帽子上大胆用色,而且还在妇人的脸部运用了浅绿色、淡黄色和朱红色,整幅画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这幅画不仅感染了你们,1905年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览会中,也以它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轰动了整个美术界、由于作品与传统的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这幅画的造型和色彩就橡“野兽”一样奔放、狂妄,“野兽画派”因此而得名。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野兽画派”的代表人马蒂斯,板书课题: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 学生回答马蒂斯的画是冲击力更强,因为画面粗狂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通过对比引出课题。 | ||
" 赏析感悟 | " 1.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艺术家马蒂斯: 出示课件,马蒂斯简介: 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 1905年在秋季沙龙展出画作,被评论家称为“野兽画派”代表人; 1941年患肠癌,手术后从事剪纸创作; 1948年完成汶斯小教堂室内设计; 1954年11月3日,病逝于法国尼斯。 向同学们简要介绍野兽派。 2.欣赏野兽派成名作《戴帽的女人》。 (1)出示《戴帽的女人》局部,然后直接缩小,过渡到欣赏全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完整作品,分析画中色彩的运用。 师: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 (3)对比欣赏《蒙娜丽莎》和《戴帽的女人》。 师:两幅作品在造型方法和色彩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用线造型、涂色方法和色彩运用方面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两幅马蒂斯的代表作,出示《金鱼》和《蓝衣女人》。 《金鱼》于1912年创作,画家画出了鱼缸中金鱼漂游的感觉,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 | 学生看书了解作者简介,教师作简要总结和补充。 学生看图,就作品局部进行色彩联想。 学生说说看到完整作品的第一感受,找出作品中使用的主要颜色。
学生回答:在造型上一个抽象,一个具象,色彩较传统写实油画更为鲜艳,对比强烈。 | 引起学生视觉震撼和联想,感受色彩美,激发探究兴趣。 对比马蒂斯作品与西方传统写实油画,引导学生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 | ||
" 《蓝衣女人》这是马蒂斯1937年创作的野兽派成熟期作品,这幅画不同于《金鱼》,画中的人物手拿念珠正在沉思,戴着编制的黄色头冠,与左侧黄色图像相呼应。 3.小练习:找一找,哪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 师:比较《戴帽的女人》《金鱼》和《蓝衣女人》,你能从色彩、线条、用笔方法上说说马蒂斯的绘画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 4.欣赏马蒂斯野兽派画风成熟期名作《红色的和谐》 (1)对比马蒂斯三幅不同时期以餐桌和女人为内容的作品。 师:哪幅作品更接近《蓝色女人》的风格? (2)欣赏《红色的和谐》。 师:画面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气氛? 马蒂斯怎样用色彩营造了这种温馨,宁静的气氛? 马蒂斯剪纸作品欣赏: 说起剪纸,咱们中国的剪纸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请大家看两幅剪纸作品,然后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出哪幅是中国剪纸哪幅是外国剪纸? 教师小结: 中国剪纸:造型生动、形象复杂、色彩单一。 外国剪纸: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丰富。 | 学生在诸多肖像画中找出马蒂斯的《绿色条纹》。 学生仔细观察,和教师互动,讨论色彩的简化,造型的平面化和线条的运用。 学生说出三幅画手法的不同。 学生回答:《红色的和谐》。 学生根据教师课件上的演示说出这种宁静感是怎么造成的。 学生回答:左侧为中国剪纸,很生动形象,造型复杂;右侧为外国剪纸,颜色鲜艳,造型简单。 | 进一步引领学生学习欣赏评述的方法,理解马蒂斯色彩均衡的奥秘 |
" 出示《王者之悲》,这是马蒂斯的剪纸代表作,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教师简介晚年境况,出示晚年剪纸照片,与作品并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针对这幅剪纸作品,总结马蒂斯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 造型:抽象、简洁、夸张。 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试着结合他的晚年经历,说说这幅画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抽象因素,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体会抽象作品的魅力。 | |||
" 艺术实践 | " 课堂实践(二选一): 1.小组合作一幅剪纸作品,用马蒂斯的创作手法,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 2.用自己对野兽派色彩的理解,选择马蒂斯的一幅作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不少于200字) | 学生创作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 |||
" 拓展延伸 | " 教师简介并展示马蒂斯为汶斯教堂创作的壁画和玻璃窗作品。 | 学生听音乐,观看并感受马蒂斯的最高理想。 | "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 ||
板书设计 | |||||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造型:抽象、简洁、夸张 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 |||||
教学反思 | |||||
本课作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一节课,在上课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尤其在欣赏有难度的大师作品前没有让学生在课前做调查,以至于没能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和想知。整节课课堂的节奏相对较快,内容较多,导致学生自己学习探究的环节相对较少。通过反思我会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日后的教学中完善,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继续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