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说明
(1)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的饱和燕汽压力不大于0.7MPa 热水温度不超过130C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业检验与验收。
(2)检验批的划分:室外供热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检验批进行验收。
(3)验收人员: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二、表格项目填写说明
1.主控项目
(1)平衡阀与调节阀安装位置及调试
1)规范要求,平衡陶及调节阀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后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试,并作出标志。
2)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合格证,并现场观察调试结果。检查数量:按不同规格、型号抽查10%,且不少于10个。
(2)直埋无补偿供热管道预热伸长及三通加固
1)规范要求:直埋无补偿供热管道预热伸长及三通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前应注意检查预制保温层外壳及接口的完好性。回填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2)检查方法:回填前现场验核和观察。检查数量:抽查不少于10 个三通。
(3)补偿器位置、预拉伸,支架位置和构造
1)规范要求:补偿器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拉伸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方法:对照图纸,并查验预拉伸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填写说明与依据:从干管直接引出分支管时,在分支管上应高固定墩或轴向补偿器或弯管补偿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支点至支线上固定墩的距离不宜大于9m;分支点至轴向补偿器或弯管的距离不宜大于20m,分支点有干线轴向位移时,轴向位移量不宜大于50mm,分支点至固定墩或弯管补偿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式计算“L”型管段臂长的规定,分支点至轴向补偿器的距离不应小于12m。轴向补偿器和管道轴线应一致,距补偿器12m 范围内管段不应有变坡和转角。
L≥ 2.3/k
(4)检查井、人口管道布置方便操作维修
1)规范要求。检在井室,用户人口处管道布置应便于操作及维修,支、吊、托架稳固,并满足设计要求。
2)检查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在。检查数业:全数检查。
(5)直埋管道及接口现场发泡保温处理
1)规范要求,直埋管道的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口在现场发泡时,接头处厚度应与管道保温层厚度一致,接头处保护层必须与情道保护层成一体。符合防潮防水要求。
2)检在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每50m抽在1处,但不少于10 处。
3)填写说明与依据
管道接口使用聚氨酿发泡时,环境温度宜为20C,不应低于10C;管道温度不应超过50C;对DN200 以上管道接口不宜采用手工发泡。
(6)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
1)规范要求,
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得小于0.6MPa;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试验管道与非试验管道应隔断。
2)检查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开启和关闭阀门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7)管道冲洗
1)规范要求: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
2)检查方法:现场观察,以水色不浑浊为合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8)通热试运行调试
1)规范要求;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当不具备加热条件时,应延期进行。
2)检查方法:测量各建筑物热力人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填写说明与依据;接口保温施工前,应将接口钢管表面、两侧保温端面和搭接段外壳表面的水分、油污、杂质和端面保护层去除干净。
2、一般项目
(1)管道的坡度
1)规范要求:管道水平敷设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方法:对照图纸,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检查数量:按管网内有线管段长度每100m抽查3 段,不足100m,不少于2段。
3)填写说明与依据:直埋供热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2%,高处宜设放气阀,低处宜设放水阀。
(2)除污器构造、安装位置
1)规范要求:除污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管网冲洗后应清除内部污物。
2)检查方法;打开清扫口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管道焊接
1)规范要求,
①管道焊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40 的规定。
钢管管道焊口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2-40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1 | 焊口平直度 | 管壁厚10mm以内 | 管壁厚1/4 | 焊接检验尺和游标卡尺检查 | |
2 | 焊缝加强面 | 高 度 | +1mm | ||
宽 度 | |||||
3 | 咬 边 | 深 度 | 小于0.5mm | 直尺检查 | |
长度 | 连续长度 | 25mm | |||
总长度(两侧) | 小于焊缝长度的10% |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维与母材应圆滑过责,郊缝及热彤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直、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2)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址:每50m抽查一处,但不少于10 处。
(4)管道安装对应位置尺寸
1)供热管道的供水管或蒸汽管,如设计无规定时,应敷设在载热介质前进方向的右侧或上方。
检查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2)地沟内的管道安装位置,其净距(保温层外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沟壁,100~150mm与沟底,100~200mm,与沟顶(不通行地沟),50~100mm;(半通行和通行地沟),200-300mm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3)架空敷设的供热管道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以保温层外表面计算)|人行地区,不小于2.5m.通行车辆地区,不小于4.5m。跨越铁路,距轨顶不小于6m。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检查数量:不少于5处。
(5)管道防腐
1)规范要求;防锈漆的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
2)检查方法:保温前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每50m抽在一处,但不少于10处。
(6)管道安装允许偏差1)规范要求: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41的规定。
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12-41
项次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1 | 坐标(mm) | 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 | 20 | 用水准仪(水平尺)、直尺、拉线 | |
埋地 | 50 | ||||
2 | 标高(mm) | 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 | +10 | 尺量检查 | |
埋地 | +15 | ||||
3 |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mm) | 每1m | 管径≤100mm | 1 | 用水准仪(水平尺)、直尺、拉线 |
管径>100mm | 1.5 | ||||
全长(25m以上) | 管径≤100mm | ≯13 | |||
管径>100mm | ≯25 | ||||
4 | 弯管 | 椭圆率 | 管径≤100mm | 8% | 用外卡钳和尺量检查 |
管径>100mm | 5% | ||||
折皱不平度(mm) | 管径≤100mm | 4 | |||
管径125—200mm | 5 | ||||
管径250—400mm | 7 |
(7)管道保温层允作偏差
1)规范要求,管道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作偏差应符合表12-42的规定,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1 | 厚度 | +0.1δ—0.05δ | 用钢针刺入 | |
2 | 表面平整度 | 卷材 | 5 |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
涂抹 | 10 |
三、规范规定的其他检查项口《建筑阶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龙》(GB 50242)
(1)第11.1.2 条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水。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径小于或等于 40mm 时,应使用焊接钢馆。
2 )管径为50- 200mm 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成无缝钢管。
3)管径大于200mm 时,应使用螺旋爆接钢竹。
(2)第11.1.3 条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