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氨压缩机操作规程
2006- - 发布 2004- - 实施
xx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参照《产品说明书》和《氨制冷压缩机操作和维护》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进行制订。
本标准由xx达化工有限公司 提出;
本标准由xx 生产技术部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
1.范围。
本标准规定氨压缩机的操作,使用要求故障处理等内容。
2.本标准参照《产品说明书》和《氨制冷压缩机操作和维护》制订。
3.操作程序。
3.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 查看操作记录,了解待开压缩机的停车原因,并确定可否开机。凡停机超过1小时以上者,应进行全面检查以防因停车而可能出现的故障。
3.1.2 检查压缩机各运转部位是否有障碍物并清除之。
3.1.3 检查曲轴箱油面是否达到正常位置,必要时予以加足。
3.1.4 检查控制台压力表阀是否开启。
3.1.5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正常、牢固,压缩机地脚螺栓有无松动。
3.1.6 检查全系统中各有关阀门是否按工作要求开启和关闭。
3.1.7 检查贮氨器的液位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液位应在容积的30%~80%)。
3.1.8动压缩机的联轴器2~3周,检查转动是否轻快灵活。
3.1.9检查能量调节阀柄是否在本位,检查压力继电器和压差,继电调定值是否合适。
3.2开机。
3.2.1 向冷凝器供水,开蒸发器搅拌。
3.2.2 开启氨压缩机排气阀。
3.2.3 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待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待油压升到规定数值,正常运行灯亮,同时迅速微开吸气阀,视吸气压力、排气温度、电流安培上升情况,逐档上缸,并缓慢开启吸气阀。如发现有液体冲击声时,应迅速卸缸,同时关闭吸气阀,待液体冲击声消除后再次微开,直到正常运行。如排气压力高,电流读数剧烈上升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
3.2.4 开启调节阀,向低压循环桶供氨,当循环桶内氨液位上升到桶体高位的1/2时,开启氨泵,向蒸发器供氨。
3.3 系统进入正常运转后,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作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是操作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更重要是防止事故的发生。检查项目如下:
3.3.1 压缩机包括排气压力及温度,吸气压力及温度,油压及温度,油封是否漏油、漏气,压缩机声音及阀片声音是否正常,汽缸冷却水套出入口水温振动等情况。
3.3.2 冷凝器、冷却水进水量,水温是否正常、稳定。
3.3.3 贮氨器、检查液位、及安全阀、氨阀等部位是否有泄漏。
3.3.4 蒸发器包括冷冻盐水液位情况,盐水搅拌运转情况。
3.3.5 低压循环桶,包括液位,以及安全阀等部位是否有泄漏。
3.3.6 氨泵检查在运转中是否正常,氨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
3.3.7检查循环水泵,盐水泵等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排除。
3.3.8 检查各摩擦部位的温度,不应超过机房温度25℃-30℃,如发现局部温度过高,应停车检查。
3.3.8压缩机来重霜时(倒霜)严格控制吸气阀,防止油压过低,必须保证润滑。
4.在系统运转过程中,要认真操作,要严格掌握控制的指标:
4.1排气压力最高不得大于1.5Mpa。
4.2排气温度最高不得高于150℃。
4.3油压应比曲轴箱压力高0.15~0.3Mpa。
4.4油温最高不得高于70℃。
4.5氨泵出口压力应比进口压高0.1Mpa。
4.6在氨泵运转的整个过程中,低压循环桶液位不得低于30%,并且也不得高于65%。
4.7视油镜的油面线不得少于1/3和大于2/3。
5.停机。
5.1关闭调节阀,待循环桶内的液氨除低到桶身的1/3液位时,停止氨泵向蒸发器供液(停氨泵)适当降低蒸发压力。
5.2逐档调节卸载装置的手柄,待蒸发压力降低后,把卸载手柄调1/4位关闭吸气阀,切断电源,再关闭排气阀。
5.3停机15分钟后,关闭压缩机气缸盖夹套冷却水和油冷却水。
5.4如果压缩机全部停机,15分钟后停循环泵和冷却水。
5.5如果停机的时间较长,应切断电源,关闭操作台上的有关仪表,冬季应将压缩机气缸盖夹套水放掉。
6.操作故障及消除方法:
故障现象 | 原 因 | 消除方法 |
压缩机不能启动 | 1.电气线路故障 2.高压继电器和油压继电器具断开。 | 1.检查并修理。 2.检查高压继电器和油压 继电器的连锁接点并调整。 |
压缩机起动不久 即停止 | 1.油压过低。 2.油压继电器调定值太高 | 1.用油调阀调高油压。 2.重新高整。 |
气缸内有敲击声 | 1.运转时活塞撞击排气阀 2.气阀螺栓松动。 3.阀片损坏,活塞销与轴承间隙过大。 4.假盖弹簧力不强。 5.制冷剂液体进入气缸造成液击。 | 1.将有杂音的气缸盖打开增加活塞与排气阀间隙 2.旋紧气阀螺栓。 3.拆缸后检查,调整修理。 4.加垫增加弹簧力或更换 5.将吸气截止阀关小或停氨泵和关闭节流阀。 |
曲轴箱内敲击声 | 1.连杆大头轴瓦与曲轴间隙过大。 2.曲轴、主轴承间隙达大。 3.飞轮与轴或键配合松驰 4.连杆螺栓松动。 | 1.检查调正间隙或更换。 2.检查调整间隙。 3.检查调整间隙,修理。 4.旋紧连杆螺栓并锁紧。 |
压缩机启动后 无油压 | 1.油压传动零件失灵。 2.油泵进油口堵塞。 3.油压表失灵。 4.油吸滤器及轴封无油。 | 1.拆缸后修理。 2.检查排出污物。 3.更换油压表。 4.开车前应向油细滤器及轴封加油,防止车吸空。 |
润滑油油压过低 | 1.吸油过滤网堵塞。 2.油压调节阀失灵。 3.油泵齿轮与泵盖间隙过大。 4.曲轴箱油量不足。 5.各轴间隙过大或部分油路漏油。 | 1.拆下清洗。 2.检查修理。 3.检查修理或更换。 4.增加润滑油。 5.检查修理。 |
压缩机耗油量增大 | 1.制冷剂液体进入曲轴箱。 2.压缩机的密封环、乔油环或汽缸磨损。 | 1.将吸气阀和供液阀关小或暂时关闭。 2.检查必要时更换。 |
轴封漏油或漏气 | 1.轴封密封面破坏磨损。 2.耐油密封橡胶圈损坏。 | 1.检查修理。 2.更换密封橡胶圈。 |
压缩机卸载装置 机构失灵 | 1.油压不够。 2.阻塞。 3.油缸内有污物卡死。 | 1.调整油压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 2.拆开清洗。 3.拆开清洗。 |
压缩机吸气温度 比蒸发温度高 | 1.系统制冷剂不足。 2.蒸发器内制冷剂不足。 3.氨中食水超过规定。 4.制冷系统低压管路绝热层不好。 | 1.补充制冷剂。 2.开大供液阀。 3.检查液氨含水量。 4.检查修理。 |
压缩机排气温度相对压力下温度显高 | 1.吸入气体温度太高。 2.排气阀片破裂。 3.安全漏气。 4.活塞环漏气。 5.缸套下面漏。 | 1.按前段检查调整。 2.打开气缸检查阀片。 3.检查安全阀调整修理。 4.检查修理或更换。 5.检查更换。 |
压缩机吸入压力 太低 | 1.液体管节流阀吸气过滤网阻塞。 2.系统中制冷剂不足。 3.蒸发器内制冷剂不足。 4.系统中的油太多。 | 1.拆卸检查并清洗。 2.补充制冷剂。 3.开大供氨阀。 4.找出系统中积油的部位把油放出。 |
冷凝压力高 | 1.系统中有不凝性气体。 2.冷却水量不足和水温太高。 3.冷凝器内有污垢影响传热面积。 4.冷凝器内存氨过高。 | 1.放除不凝性气体。 2.增加水量或降低水温。 3.清除污垢。 4.放除过多存氨。 |
7.1 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开启节流阀向低压循环桶供氨,将循环桶液位升高至50%左右可开启氨泵,向蒸发器供氨。
7.2 打开氨泵进口阀电机顶部抽气阀(一般情况下这些阀门是常开的)。关闭泵出口阀。
7.3 开启氨泵时必须氨泵充满氨才能启动(即视氨泵泵身外壳全部结霜,表示充满液氨。
7.4 起动氨泵,拧开氨泵出口阀,阀门开启大小视氨泵出口压力即氨泵压力比起动前的压力高出0.1Mpa左右。
7.5 为了保证氨泵不打空泵,延长氨泵使用寿命,操作要点是控制好低压循环箱的液位,液位不得小于30%,决不能让氨泵空转。
7.6 当氨泵因液位过低停泵后再开启氨泵时,必须提高低压循环桶液位,必须让氨泵充满液体,才能启动氨泵,具体操作同上。
7.7 停氨泵时,应切断电源,再关闭出口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