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退休老干部是高校和国家教育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教育与改革的功臣,更是传道授业和培养栋梁的中坚力量。如何才能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工作是各大高校管理者的重中之重,也是老干部管理服务中有效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高校离、退休老干部有很大一部分由于离岗之后选择了外地居住,所以给管理者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相关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笔者认为,目前各大高校面对老干部居住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完全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现有的关于高校老干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形势和要求,作为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者,应该构建一套离、退休老干部管理的新模式。本文从高校老干部管理模式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套“社区+学校”的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模式。
关键词:离、退休老干部 管理模式 高效管理
Abstract: Retired cadres a cherished treasure in college and for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nd a powerful strength in training young people. How to manage the retired cadres well is of most importance in management of all the college managers, which is also the basis of practicing “people oriented” in retired cadres management service. However, since the majority of the retired cadres choose to live in another place after retirement, it brings a lot of inconvenience for the managers.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this thesis put forward the author’s opinions about the concerning problems.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高校离、退休老干部服务和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任务和形势也在瞬息万变,管理者应该具有一套有系统性、规范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国家在全国教职工大会上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所以说,各大高校都要充分发挥自己阵地的科研优势,站在理论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深入研讨和分析新形势下,关于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所面对的各项问题。
1 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老师逐渐走向了老龄化,部分高校师职老龄化已经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我国的很多高校都是建立在二十世纪50年代,所以就不可避免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15%,已达1.62亿之多,值得我们重视的这个数字一直在呈直线型上涨,据实每年将以3.82%的速度增加。这势必会给社会养老系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2000年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供养比为1:9,到2009年底,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供养比为则为2:5。人口老龄化致使社会医疗服务的矛盾不断加剧。这几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数在不断地上升,根据三甲医院的医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概率是总人口数的3.3倍,这个庞大的数据给社会医疗服务机构造成沉重的压力。“空巢”化家庭问题也不可低估,根据福建省这两年的调查显示,在福建省的一、二线城市家庭“空巢”化的比例分别高达36%和38.7%。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换变化。“空巢”化家庭的比例势必还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笔者根据官方对高校离退休人员老龄化的统计数据显示,各大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工作前景也不容乐观。根据对福建江夏学院的调查。目前福建江夏学院已有离、退休职工200多人,是福建江夏学院在职职工总数的32.9%。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五年该校退休职工以每年6.2%的速度在逐渐增加;福建江夏学院的离退休职工与在职教职工的供养比为1:1.5;该校目前有离休老干部3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1.2岁,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数为83.9%;至于上文提到的家庭“空巢”化也有所严重, “空巢”家庭占离退休职工的52.6%。很多高校自身组织建立了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管理机构,但是这种完全封闭、独自为战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新形势。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去构建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机制的又快又好发展的新模式,每个高校领导必须要集中老干部管理者、教职工以及离退休老干部的力量和智慧,集中物力、人力和财力,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干部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是,老干部工作管理者对高校的依赖性比较大,事物不分大小都需要学校出面协调和解决,作为高校的管理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精神放在老干部的管理问题上,所以就造就了管理目标的不集中。从而分散了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者的精力和时间,这样就容易让高校的领导者陷入了老干部的事务性工作,从而再也无暇顾及到学校的科研等的长远发展,抓住次要矛盾而忽视了主要矛盾,所以说这种方式最要不得的。同时,很多高校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管理者缺少与外界同级单位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交流,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与开放的现代高校管理模式相违背,势必会给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事务上带来沉重的包袱和巨大的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校离退休服务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8%,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则占到了l2%-1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社会化养老程度比较高,他们远远高于我国第一线城市的养老水平。主要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机制体系比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比较健全,所以社会养老的矛盾得以有效的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有必要也有能力使老干部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
2 构建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新模式
2.1老干部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分析
目前,应该主导以高校管理为主线,构建“社区+学校”的双向负责管理的方式。以学校管理为辅,社区管理服务为主的管理新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在产生之前,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应该以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为辅逐渐过渡到社区管理服务为主的管理模式。构建这种模式的理由是: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今后一个相应期限内完全可以完成这种模式的转换。 “社区+学校”的管理模式是以纵向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单位管理模式转变为注重横向开放的、联合的管理模式。
如何才能实现“社区+学校”的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新模式?笔者认为,应该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享共建,其构建思路为:首先:高校应该构建一套基于自身建设的新型离退休管理新模式,高校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以及上级关于离退休职工工作的总体部署,高度重视、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切实加强离退休职工的工作领导。以落实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政治待遇为突破口,以加强老干部管理工作建设为重心,以弘扬文明的作风为核心,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工作新模式,不断地加强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2.2 老干部管理服务体系的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和初创的阶段,与离退休职工服务需求相配套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还没有建立。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大约只有62%的城市建立了社区居委会既离退休老干部的服务设施和机构。所以我们提倡,各级应该统一管理和领导,针对老龄化的养老机制应该进行相应的统筹和规划,以便完善以社区管理服务为主线的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和建立与老年慢性病的护理需求相配套的养老护理机构;完善和建立与社会总体负担相配套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完善和建立与高龄老人以及“空巢”家庭的服务需求相配套的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网络;完善和建立与老龄化群体的医疗要求相配匹的卫生医疗保障。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体系的主战场在社区,难点、重点也在社区,工作的核心也在社区。所以说,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配套的社区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的网络,主要是要依靠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资金投入的相互配套,采取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筹资共建共享,逐步整合各个社区内的所有单位的设施以及活动等有效资源和所有力量,进一步加快社区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网络的建立,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向前推进。
2.3 加快建立社区家政服务中心
我们还应该充分地利用社区和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比如社区志愿者、高校贫困大学生以及一部分社区的下岗工人为离退休老干部提供志愿或有偿的家政服务。帮助那些体弱多病的老干部买菜做饭、日常护理、精神陪护、购物、以及打扫居家卫生等。我们还应该考虑要解决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老同志的看病难问题。应该在社区广泛地开设一些家庭病房、医疗门诊、康复保健等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离退休职工的康复和就诊保健的需求。老干部退休后,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还应该加快建立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让他们能就近参加组织生活;为老干部健身娱乐、看书看报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使老干部老有所乐。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管理新模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赖于老干部的变革、管理服务机制,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的一起参与构建,特别是各级部门更要积极的筹建和高度的重视,高校离退休劳工部管理者要注重发挥老干部管理工作的优势,为构建高校老干部管理新模式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广大老干部的积极作用[N].人民日报,2006-10-19.
[3]回良玉.在全国老龄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1-20.
[4]赵维素. 试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j].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