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4分)(1)从下列书法作品中选用行书作品作为《青春风采录》的封面题词。你的选项是
(2)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2.(8分)(1)编委会拟摘选下面语段作为《青春风采录》的序言,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ㅤㅤ①我觉得自己就像故乡的一条小溪,正在积攒着一点一滴的水珠和奔流向前的力量。
ㅤ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绕过小小的村庄,绕过青青的山坡,甚至冲过河流中间那些大石头,一直向前奔流,奔向自己向往的草原和森林,奔向______。
ㅤㅤ②我相信,每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壮志líng云,______地为自己远大的抱负而感动,哪怕是苦一些、累一些,流汗、流泪、流血,无怨无悔。
ㅤㅤ③终有一天,我们这些不起眼的小溪,会找到前行的方向,______地向着理想的召唤前进,前进!
(摘编自徐鲁《灯火》)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积攒
壮志líng 云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悠远 | 忍俊不禁 | 汇总 | 坚定不移 |
B.幽深 | 忍俊不禁 | 汇聚 | 坚贞不屈 |
C.悠远 | 情不自禁 | 汇总 | 坚贞不屈 |
D.幽深 | 情不自禁 | 汇聚 | 坚定不移 |
(4)班主任欧阳老师对编委会选编的序言表示肯定,请你将欧阳老师的话转述给编委会的小伙伴们。
欧阳老师说:“这篇序言诠释了青春的内涵,符合《青春风采录》的主题,你们做得很好!”你高兴地转述道:“ 。”
3.(8分)默写古诗文原句,作为《青春风采录》各篇章的页面提示语。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国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诗句“ , 。”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6)当代青少年应当怀揣“ , ”的爱国之心,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重托,不负韶华
4.(5分)编委会决定,在《青春风采录》中增设“班级史话”这一篇章,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夏梦同学向编委会提交的一份申请书,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她修改。
尊敬的编委会:
《青春风采录》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能纪录我们初中三年的点滴生活,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我热爱我们的班级,有版面设计的经验,为编辑“班级史话”贡献力量,还希望在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夏梦
2023
年6月20日 |
②这则申请书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写出修改意见。
③这则申请书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班级史话”由三个小组负责编辑,请根据分工内容给A、C两个小组命名,要求与B组组名的字数一致。
A. :负责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B.文字编写组:负责主要文稿的撰写及文字统筹工作。
C. :负责版面设计,插图绘制及印制工作。
二、品味与鉴赏
5.(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 ”字展开,诗人一路领略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意犹未尽 ”三个字形象直观地表达了可以随时拜访农家的愿望。
(2)请从景、情、理三个方面赏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ㅤㅤ【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ㅤㅤ【乙】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①,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②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③池浅守弱,则取之矣。由是观之,天官④时日,不若人事也。
(选自《尉缭子•天官》)
【注释】①取:战月 胜,夺取。 ②乘:凭借,利用。 ③下:低。 ④天官:天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fū)
B.亲戚畔之 (pàn)
C.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耶(shèng)
D.则取之矣(yí)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A.转动 | B.回旋 | C.围,环绕 | |
②委而去之 | A.顺从 | B.放弃 | C.托付,交付 | |
③兵器备具 | A.详细 | B.陈设 | C.具备,完备 | |
④豪士一谋者也 | A.谋划 | B.咨询 | C.会合,相接 |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由是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
(4)【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7.(6分)名著阅读。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补全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读书笔记 | ||
书名:《① 》作者:(明)施耐庵 | ||
精读摘录 | 【文段一】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文段二】吴用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蓼儿洼(地名:蓼liǎo)。寻到坟莹,就于墓前,以手掴(用手拍,guó),哭道:“仁兄英灵不昧,乞为昭签!吴用是—村中学究,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到今数十余载,皆赖兄长之德,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言罢痛哭。 | 主要人物:吴用绰号:② 性格特点:③ |
整书浏览 | 侠义人物:行者武松 经典情节:④ 侠义人物:花和尚鲁智深 经典情节:⑤ | 评论:一百单八好汉,音貌际遇各异,心性肝胆。 |
红操场
梁其山
ㅤㅤ①红操场一点也不红。它本是一块平坦坦绿茸茸的长方形草坪,略微比一个足球场大。它是当年工农红军琼崖纵队女子军连的练兵场,也是区、县的苏维埃政权召开群众大会、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
ㅤㅤ②当年琼崖纵队在这里开辟红操场也许是费了番心思,有着不寻常意义的。它三面临敌与反动民团的三座炮楼遥遥相峙。北面一河之隔的是龙山炮楼。据说,从炮楼顶上依稀可见娘子军操练的情景。可敌人却只能隔岸兴叹,几里之外是学道炮楼;向东,背靠巍巍青山莽莽林海,区、县苏维埃政权的部分后方机关,一所红军医院,就设在层峦叠嶂中,红操场和它周围的几个村落是最突出的前哨阵地,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更是在琼崖斗争的史册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操场也因此闻名遐迩了。
ㅤㅤ(批注A:①②两段写了“红操场”的由来及其环境,突出了当时娘子军斗争环境的恶劣与艰险,表现出娘子军勇敢顽强的精神和智慧)
ㅤㅤ③随着山乡小城的兴起,如今红操场虽失却了往日的飒爽坦荡,却添了几分繁华,几分安详。
ㅤㅤ④瞧,绿荫下。一群身着蝙蝠衫牛仔裤的姑娘在嬉戏打闹,随便花几角钱便可买得到的耳坠一挂,村女们也多了几分都市女郎的风采。茶店里,一位老伯舞着那杆黄澄澄光溜溜的毛竹水烟筒,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娘子军连的故事集市上,商贩们、赶集的乡亲们,一串串爽朗朗的笑声
ㅤㅤ⑤伫立在红操场上,举目四望。各种各样的建筑高高低低,掩映在挺直刚劲的木麻黄和潇洒秀逸的椰子树纽合的绿的色块中,丹丹碧血般的木棉花,莹莹白玉似的橡胶花在村口热热烈烈地笑着,互相辉映。
ㅤㅤ⑥操场南半部,有一个水泥地面的灯光球场和一座方石垒砌的戏台子,是乡民们的娱乐场所。戏台子后面是一口鱼塘,荷花亭亭玉立,不甘寂寞的鱼儿,犹乱了池中倒映的白云蓝天。操场西侧,一条水渠蜿蜒曲折,渠水银子般闪着悦目的光,那是滋养着禾苗的乳汁在流淌!她流进田野,孕有了一个个金灿灿的希望。操场东侧,记得有一棵遒劲奇伟的海棠树,我不由感到十分遗憾。那树,目睹了红操场的风风雨雨,深沉幽邃,包藏着多少悲壮的故事啊!稍远处,油油如黛,欣欣向荣。施肥的农妇,曳起一片片碧绿碧绿的涟漪。更远处,青山翠岭绵延起伏;飞瀑从山崖上轰然倾泻而下,泉水在山谷里悠闲地浅唱低吟。多豪放而粗犷的山野
ㅤㅤ⑦深情地环视着这使我百般依恋的红操场,我不由十分感慨:是什么让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娘子军”战士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鏖战?在严刑拷打中坚守?在无怨无悔中奉献?不正是为了今天这紫盛、富庶、喧闹、自在么?活着的和死去的吴琼花们,她们会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ㅤㅤ⑧沉吟着,耳边似又回荡起那支响彻了多半个世纪的娘子军连歌:“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扛为人民……”
(选自梁其山散文集《小城如歌》,有删改)
(1)【内容感知】请参照选文中的批注A,完成批注B的内容。
批注B:④一⑧段写了
(2)【语言赏析】从以下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①茶店里位老伯舞着那杆黄澄澄光溜溜的毛竹水烟筒,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娘子军连的故事,几个小伙子沉醉在这壮美的故事中。
②丹丹碧血般的木棉花,莹莹白玉似的橡胶花在村口热热烈烈地笑着,互相辉映。
(3)【写法评析】简析选文第③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4)【情感体味】选文最后一段寄托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5)【迁移拓展】读完选文后,你打算将红操场推荐为学校教育研学基地,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你的推荐理由。
三、思辩与探究
9.(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ㅤㅤ材料一:逐梦星辰,争相竞秀。
ㅤㅤ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丰收之年,创新之年。中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在4个陆上航天发射场和相关海上发射平台争相竞秀
ㅤ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频频出手,令人瞩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年执行了25次发射任务,占比39.06%;共发射41个航天器,占比22.65%,2022年8月5日,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航天器成功发射:8月26日
ㅤ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两地并进,屡创佳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管理西昌和文昌2个航天发射场,共进行了22次发射任务(西昌发射场16次,文昌发射场6次),发射密度为1次/16.6天,排名第二,占比为41.99%。载人航天的4次任务由文昌航天发射场承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全年发射次数虽名列第二,但发射航天器数量排名第一。11月12日,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200次发射的卫星发射中心。
ㅤㅤ材料二:刷新纪录,再铸辉煌
ㅤㅤ2023年5月30月上午,在一棒又一棒测控通信“正常”在的呼号声中,“神舟”十六号飞船搭乘长二F摇十六火箭一飞冲天,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此时,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天链中继卫星也开始了对“神舟”十六号飞船的测控。一棒棒测控接力就像一根不会断的线,让地面实时了解航天员和航天器的情况。在与空间站对接之前,“神舟”十六乘组绕地球飞行6个多小时,只有指令长景海鹏经历过这样的航天飞行。从2008年随“神舟”七号第一次出征太空,到2012年“神舟”九号任务,再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出征任务,景海鹏亲历了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出舱、第一次手动交会对接和第一次实现中期在轨驻留,这一次他刷新了中国航天员飞天次数记录。
(央视新闻2023年6月1日)
ㅤㅤ材料三:传承精神,蓄力强劲
ㅤㅤ据悉,航天理局首席专家高军曾经走进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学校开展航天知识讲座,讲座中,海南省将继续加大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航天知识,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力度。希望广大青少年学生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不惧困难,砥砺前行
(摘编自《海南日报》)
(1)【信息梳理】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2022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在4个陆上航天发射场争相竞秀,发射成绩各有千秋。
B.2023年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点火发射,一飞冲天。“神舟”十六乘组将绕地球飞行6个多小时,三名航天员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航天飞行。
C.海南省加大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航天知识的力度,希望青少年学生要有科学探索精神,抓住发展机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用事实证明,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创新之年。
(2)【语言辨析】有同学认为将“材料二”画线句中三个加点的“第一次”删去表述更为简洁,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写法探究】“材料一”中引用大量的数据,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综合运用】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整合一条信息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材料三”中提到的我国航天人具有“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
四、写作与表达
10.(50分)阅读下面材料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ㅤㅤ成长需要体验和感悟。这一话题引发同学们深入的讨论,大家纷纷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ㅤㅤ同学A:我热爱阅读,阅读让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邂逅美好……我坚信阅读能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ㅤㅤ同学B:我家有一片果园,节假日我常常随父母去照料果园,不仅学到许多果树种植的知识,我认为劳动能带来幸福。
ㅤㅤ同学C:我觉得成长不一定轰轰烈烈的,生活中每一个善举都意味着成长,我们应该传承雷锋精神,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ㅤㅤ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可以论述观点和看法,还可以用书信、发言稿、演讲辞等形式交流认识和感悟。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③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④不得抄袭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1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精神食粮,曾经的书籍刻在甲骨上,后来写在竹帛上,人们用手机、电脑阅读。未来的书籍可能是芯片,可能是饮料
ㅤㅤ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想象要合理,写出真情实感。
ㅤㅤ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③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④不得抄袭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参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行体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解答】(1)本题考查字体。
A.是楷书。
B.是行书。
C.是隶书。
D.是草书。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行体抄写、规范。
谱写青春 不负韶华
答案:
(1)B
(2)谱写青春 不负韶华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2.【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积攒”中的“攒”读作“zǎn”,“壮志líng云”写作“壮志凌云”。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第一处:悠远:长久;久远。幽远:深远,幽深。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苇草,填“幽远”更合适。
第二处: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情不自禁:情感自然流露,自己无法控制。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指为自己远大的抱负而感动的情感自然流露,填“情不自禁”更合适。
第三处:汇总:把各种材料或情况汇集到一起。汇聚:聚集在一起。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小溪聚集成大河,填“汇聚”更合适。
第四处:坚贞不移: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坚贞不屈:意志坚定而有气节,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向着理想的召唤前进的执着,填“坚贞不移”更合适。
故选:D。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是“奔向自己……的……和……”的形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明确转述的内容。开头应有称呼,然后转述欧阳老师的话。要特别注意将“你们”改为“我们”。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解答】答案:
(1)zǎn 凌
(2)D
(3)示例:奔向自己憧憬的高山和大海
(4)示例:欧阳老师说,这篇序言诠释了青春的内涵,我们做得很好
【点评】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1)万里赴戎机(易错字:戎)
(2)随君直到夜郎西(易错字:郎)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切问而近思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点评】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4.【分析】(1)本题考查申请书格式、用语、语病。
①无题目,在称呼的上一行居中写上标题“申请书”。
②语气生硬,把“必须”修改为“申请”。
③示例一:成分残缺,“《青春风采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前加“编辑”。
示例二:搭配不当,把“一件”改成“一本”;“事情”改为“集子”。
(2)本题考查命名。
A.“负责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可知,命名为资料搜集组。
C.“负责版面设计,插图绘制及印制工作”可知,命名为设计制作组。
【解答】答案:
(1)①在称呼的上一行居中写上标题“申请书”。
②把“必须”修改为“申请”。
③示例一:编辑《青春风采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示例二:《青春风采录》是一本有纪念意义的集子。
(2)A.资料搜集组
C.设计制作组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品味与鉴赏
5.【分析】《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记游抒情诗。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颔联写村外之景物,颈联写村中之情事,尾联写频来夜游。各联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创造了优美清新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运用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自然成趣。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这是一首记游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展开,三四句写出了村庄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表达自己还希望再次游览的愿望,层次清晰。诗人一路领略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最后用“夜叩门”三个字形象直观地表达了可以随时拜访农家的愿望。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这两句诗意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从景的角度分析:前一句表现了山路的曲折蜿蜒。后一句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了植物上,花团锦簇,簇拥着一座村庄,描写生动,明媚动人的自然风光。从理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前方似已无路,就会发现目的地赫然就在前方,即使身陷绝境之中,一定会有转机出现。绝境当中往往蕴含着希望。
答案:
(1)游 夜叩门
(2)示例一:选景典型生动,山峦重叠,柳绿花艳、花团锦簇。
示例二:表达了诗人对山西村千变万化,明媚绚丽风光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喜悦与惊喜之情。
示例三:该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
参考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6.【分析】译文:
甲: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乙:
譬如现在有座城,从东西两方进攻,不能取胜;从南北两方进攻,也不能取胜,难道四方面都没有适应吉利时辰的方位吗?其所以攻不下来,是因防守者的城垣高,城壕深,武器装备完善,资财粮食充足,豪杰之士同心协力的原故。如果它的城垣低,战壕浅,守备弱,就能攻下来了。由此看来,相信天官时日,不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解答】(1)本题考查字的注音。
A.有误,“夫”放在句首。应读作:fú。
B.正确。
C.有误,句意:难道四方面都没有适应吉利时辰的方位吗?乘。
D.有误,句意:就能攻下来了。矣。
故选:B。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环,围。故选:C。
②句意:弃城而逃。委,放弃。
③句意:武器装备完善。具,具备。故选:C。
④句意:豪杰之士同心协力的原故。谋,谋划。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此处特指君主;道。下同,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②重点词:由是,由此,不如,相信天官时日。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由此,推出“得道者多助,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
乙文结合“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天官时日,强调了人事的重要作用。
答案:
(1)B
(2)①C
②B
③C
④A
(3)①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②由此看来,相信天官时日。
(4)甲调“人和”的重要性。
乙调了人事的重要作用。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7.【分析】《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人物和情节的把握能力。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施耐庵。
吴用,字学究,梁山排名第三。满腹经纶,足智多谋,道号“加亮先生”。
与武松有关的情节有: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
与鲁智深有关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
答案:
①水浒传②智多星③足智多谋④醉打蒋门神⑤拳打镇关西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
8.【分析】本文通过叙述红操场的由来及繁华、热闹的现状,赞扬了“娘子军”战士不畏牺牲、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对她们深深的敬仰、感恩和怀念,警示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解答】(1)本题考查仿写批注。解答该题要先分析原批注、分析特点及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④段分别抓取绿荫下的姑娘、集市上的商贩及赶集的乡亲;第⑤~⑥段着重描写了操场东南、东侧的景物、热闹的景色,表达对“娘子军”战士的敬仰、怀念,赞扬了其不畏牺牲。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可以选好适合的角度。
①“舞”是老伯的动作描写,写出老伯讲故事时的动作;“沉醉”是对小伙子们的神态描写,从侧面突出老伯讲的故事生动形象,体现了娘子军故事的深入民心。
②“丹丹碧血般的木棉花,莹莹白玉似的橡胶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木棉花与橡胶花开盛开的色彩,突出了如今红操场的繁华,借此歌颂了娘子军不畏牺牲。
(3)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因为第①②两段记叙了红操场的历史;④~⑧段重点记叙红操场的现状,几分热闹。
(4)本题考查情感的理解。该句引用娘子军军军歌,与花木兰作比,所以表达了对她们英勇斗争精神的赞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表达了对“娘子军”战士深深的缅怀。
(5)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语。题目要求给学校推荐教育研学基地,所以十分符合,与相关的建筑等。
答案:
(1)写了红操场村民美好的生活现状及周围的美景,揭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娘子军”战士的誓死抗争、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感恩和怀念。
(2)示例:①通过对老伯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伯讲故事时的动作,写出小伙子们听得入迷的情态,表达了人民对“娘子军”战士的敬仰。
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木棉花的颜色比作丹丹碧血,生动形象地写出木棉花与橡胶花盛开的色彩特点,衬托出如今红操场的繁华,歌颂了“娘子军”战士不畏牺牲。
(3)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承接上文关于红操场历史环境的描写、热闹的现状的描写。
(4)引用娘子军军歌,概括了“娘子军”战士拿起武器上战场的故事;对她们深深的缅怀;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5)示例:红操场是工农红军琼崖纵队女子军连的练兵场,是区、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与反动民团的三座炮楼遥遥相峙,琼崖高级列宁学校和红军医院,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深入民心。
【点评】重要句子的表达技巧赏析题解题思路
(1)分析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描写。
(2)分析句子的句式特点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3)分析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
(4)分析句子对整篇文章或者某个情节的作用。
(5)分析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三、思辩与探究
9.【分析】材料一介绍了酒泉和西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平台争相竞秀,发射成绩各有千秋。材料二介绍了“神舟”十六号的发射。材料三介绍了航天理局首席专家高军走进学校开展航天知识讲座,并以海南省为例介绍了对青少年学生在航天事业上的引导和教育。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正确。
B.有误,“三名航天员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航天飞行”与原文不符,只有指令长景海鹏经历过这样的航天飞行”。
C.有误,“海南省加大……的力度……”与原文不符。
D.有误,“三则材料……用事实证明,上述材料中只有材料一介绍了“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
故选:A。
(2)本题考查说明语言。
“景海鹏亲历了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出舱、第一次手动交会对接和第一次实现中期在轨驻留”句中的三个“第一次”介绍了我国“神舟”号的发射历史,连用三个“第一次”、成果之辉煌。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年执行了 25 ,占比 ;发射密度为 ;共发射41个航天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管理西昌和文昌2个航天发射场,文昌发射场6次),发射密度为3次/16.6天;发射76个航天器。”两句话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结合“中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在4个陆上航天发射场和相关海上发射平台争相竞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频频出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两地并进,准确地说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4)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
材料一比较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年发射次数和发射频度,两个发射平台争相竞秀。材料二介绍了“神舟”十六号的发射情况和指令长景海鹏的航天经历和成绩。
答案:
(1)A
(2)不能删去,三个“第一次”介绍了我国“神舟”号的发射历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4)材料一:酒泉和西昌(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年发射次数多,发射频度高。材料二:景海鹏刷新了中国航天员飞天次数记录。
【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比作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
四、写作与表达
10.【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首先,从审题方面来看,题目要求根据三位同学的观点,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因此,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每个同学的观点,并从中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写作。在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同学A、同学B和同学C三个观点中选取一个进行深入探讨。同学A的观点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指引成长。在写作时,他可以举出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启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例子,也可以写阅读带给他的愉悦感和心灵上的收获。同学B的观点是通过劳动获得技能和幸福感。在写作时,他可以详细描述自己参与劳动的过程和体验,突出劳动的艰辛和收获,以及由此产生的幸福感。同学C的观点强调了个人品质和道德行为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在写作时,他可以列举自己或他人的善举行为,阐述这些行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和变化。在写作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总之,写作时要根据自己选择的观点和立意,运用适当的构思和写作技巧,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同时要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并避免抄袭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解答】心灵的航灯 在我看来,阅读如同心灵的航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无论是在寂静的夜晚,还是在喧嚣的白天,只要我们拿起一本书,就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名人、智者对话。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就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有一本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格林童话》。每当我翻开这本书,就会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从小红帽的机智、灰姑娘的善良,到青蛙王子的勇敢,这些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它们教会了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它们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阅读更多的书籍。历史书籍让我了解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科技书籍让我领略了现代科技的魅力,文学书籍则让我体会到了文字的美妙。这些书籍如同一个个明亮的航灯,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在书中,我遇到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和故事。我看到了古埃及法老的辉煌与荣耀,也看到了古希腊哲人的智慧与思考;我看到了牛顿的科学发现,也看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理论;我看到了《红楼梦》中宝黛的命运与人生,也看到了《哈姆雷特》中王子的矛盾与挣扎。这些书籍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厚重与博大。
阅读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开阔了眼界。通过阅读,我能够看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不同的元素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我们心灵的航灯,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吧!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人生的真谛吧!
【点评】整篇作文的论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自然,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推崇。同时,作者在文中穿插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使得整篇作文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11.【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首先,从审题方面来看,我们需要围绕书籍在未来的可能形式和阅读方式进行想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故事情节。在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书籍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入手,探讨书籍在未来可能成为什么形式以及人们如何阅读。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让读者感受到书籍对于人类精神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未来书籍可能带来的新的阅读体验。在构思方面,我们可以先从描述书籍的历史演变入手,引出未来书籍的可能形式。然后,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思考,展现未来书籍的阅读方式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阅读体验。最后,我们可以以主人公对书籍的感悟收束全文,呼应主题。在写作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和情感描写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例如,我们可以描述主人公如何通过未来书籍获取知识,以及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给主人公带来的震撼和思考。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话、内心独白等方式表达主人公的感受和思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故事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在构建故事情节时,我们要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过于离奇或不合理的情节。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和伏笔等方式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让读者更加投入地阅读。
【解答】未来的阅读之旅 在未来的二十二世纪,人类的技术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时代,书籍的形式和阅读方式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一个普通的科技公司员工,有幸体验到了这场阅读的。我的名字叫小李,我在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公司工作。
一天,我收到了公司发来的一份神秘邮件。邮件中说,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全新的阅读技术,能够让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阅读书籍。我充满好奇,立刻赶到了公司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我见到了公司的研发团队,他们正在研究一种名为“思维投影”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书籍的内容直接投影在读者的脑海之中,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书中的世界。
我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体验了这项新技术。当我戴上特制的头盔时,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之中。我看到了《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听到了《红楼梦》中的宝黛对话,甚至感受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腾云驾雾。
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让我深深着迷。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忘返。我发现,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书籍的内容,而且还能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全新的感官体验。
在体验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种思维投影技术不仅可以用来阅读现有的书籍,还可以用来创作全新的书籍。只要人们能够想象出书中的世界,就能够通过这项技术将其投影出来。
结束了一天的体验后,我感慨万分。我想到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以及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点评】这篇作文通过想象展现了未来阅读的魅力和价值,同时通过情感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这种写法对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升文章的艺术效果和传递主题思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