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作业2: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7:20
文档

作业2: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
推荐度:
导读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品牌誉满海内外,其优势得天独厚。同仁堂商标已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时,在世界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进行了第一个商标的注册。同仁堂的著名商标和优秀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公司经营范围: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公司是制造、加工、销售中成药的专业公司,年产中成药约 21 个剂型、400 余种,主要产品有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国公酒等中成药。20世纪90年代初,同仁堂集团贷款高达数亿元,欠银行利息数千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生产经营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在这种境地下,如何扭亏为盈?如何使百年品牌继续生存与发展?梅群介绍,1997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54亿元,实现了和机制上的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境。2000年,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  对于同仁堂来说,上市后大部分绩优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委托给两个上市公司管理,运用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 12家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委托管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盘活了大约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资源和动力。同时,同仁堂加大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已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现了盈利,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仁堂的发展开拓了更辽阔的空间。

二、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指标计算

1、总资产周转率

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 [(3779680131.84+ 3815658561.60)÷2]= 0.6311(次)

 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3815658561.60+ 4194676558.16)÷2]= 0.6748(次)

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4,550,072,456.13+ 4194676558.16)÷2] =0.6722(次)

2、总资产周转天数

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0.6311 = 570(天)

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0.6748 = 533(天)

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0.6722 = 535(天)

3、流动资产周转率

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605732436.78 /[(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 ] =1.06(次)

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2481093657.19+ 2573271458.27)÷2] =0.948(次)

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 ] = 0.969(次)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3401031369.24+3007190421.08)÷2 ] = 0.9173(次)

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1.06= 339(天)

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0.948 = 379(天)

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0.969 = 371(天)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 0.9173= 392(天)

5、固定资产周转率

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396505176.26/[(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 ] = 1.9503(次)

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1214237226.46+10788247.53)÷2 ] = 2.3576(次)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986,603,4.10+10788247.53)÷2 ] = 2.8462(次)

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9503= 184(天)

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2.3576 = 152(天)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2.8462= 126(天)

7、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605732436.78 /[(2404296.5+3000948.7)÷2] = 9.20(次)

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396505176.26 /[(3000948.7+268492557)÷2 ] =8.4301(次)

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702850939.13 /[(268492557+339918440.3)÷2 ] = 8.8850(次)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49511.33 /[(330,1,674.76+339918440.3)÷2] = 8.7627(次)

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8.4301= 43(天)

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8.8850= 41(天)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8.7627= 41(天)

9、(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2005年存货周转率=2605732436.78 /[(1233992483+1409118557)÷2 ] = 1.9717(次)

2006年存货周转率=2396505176.26 /[(1409118557+1380590280)÷2] = 1.7181(次)

2007年存货周转率=2702850939.13 /[(1380590280+1501477548)÷2] = 1.8756(次)

2008年存货周转率=2939049511.33 /[(1,780,483,653.92+1501477548)÷2] = 1.7910(次)

10、(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

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 /1.7181= 210(天)

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1.8756= 192(天)

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 /1.7910= 201(天)

三、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价

表一       同仁堂三年指标对照表

指  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应收账款周转率8.43018.8858.7627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71811.87561.791
流动资产周转率0.9480.9690.917
固定资产周转率1.95032.35762.8462
总资产周转率0.63110.67480.6722
表二   同行业指标对照表

指  标 

威远生化华润三九华邦制药同仁堂
应收帐款周转率4.2410.529.428.76
应收帐款回收期(天) 

8534.2338.2341.08
流动资产周转率1.330.951.290.92
固定资产周转率2.4151.2.85
存货周转率3.724.332.041.79
存货销售期(天) 

96.8383.08176.48201
总资产周转率0.70.670.510.67
分析如下:总的来说,北京同仁堂的资产运用状况发展趋势可以。该同仁堂的资产周转率的变动状况基本稳定,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并且整体有下降趋势。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总资产运用效率越好,其结果将使同仁堂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而总资产周转率可以按资产项目分解为分类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

从上表可以得出,该同仁堂的单项资产周转率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2008年比2007年都有所下降,一般说,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得越快;反之,则企业的营运资金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会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2008 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深刻, 影响国内经济,使国内大多企业在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时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从 行业角度看,2008 年是国内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推进提供了有力 保障。报告期内,深化医药卫生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发布了《深化医疗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完成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扶持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中医药诊疗已成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战略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将掀开新的篇章。 报告期内同仁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营业利润同比增11.78%,净利润同比增长10.31%。说明同仁堂应收账款管理效率降低,资产流动性变弱,短期偿债能力也变弱,并且由于存货周转率的下降,导致周转次数减少,存货周期变长,表明同仁堂存货变现速度变慢,同仁堂存货的运用效率减低,资产流动性降低,同仁堂的盈利能力变弱。2007年相比2006年有所提高,但相比2005年还是较低,说明同仁堂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存货周转率也有所提高,但都不是很明显。说明该同仁堂在2008年资产的周转有所下降, 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同仁堂资产周转有所好转。但也应看到,同仁堂继续深化营销改革,在销售上,同仁堂仍旧采取现款销售和应收账款季度末结零的措施,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通过对经销协议的细化、对经销商采取分类备案管理、并收取违约保证金的方式,加大了对经销商的管控力度,保证了销售的执行,巩固了营销渠道。在营销人员的不断努力尝试和探索下,同仁堂的品种优势得到发挥。报告期内,除主导品种稳定增长外,部分潜力品种也逐步在市场中得到认可,销售较同期有了明显增长。

报告期内同仁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78%,净利润同比增长10.31%,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

1、总资产比期初增长7.83%,主要是本期净利润增加所致。

2、货币资金比期初增长32.51%,主要是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3、应收票据比期初下降70.61%,主要是本期银行承兑汇票收款减少及汇票到期承兑所致。

对此分析的结论是:就该公司自身的资产运用状况来说,其发展趋势还是较好的。但该公司的资产管理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四、同仁堂同行业资料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Fosun Pharma,证券代码600196),前身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复星医药专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以药品研发制造为核心,并在医药流通、诊断产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在中国,复星医药已经取得肝病药物、妇科药物、糖尿病药物、临床诊断产品、口腔治疗机等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在药品分销领域稳居第一,在药品零售市场国内领先;在国际市场的抗疟药物、特色原料药等领域发展迅速。

当前,复星医药正以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欧美主流市场仿制药的快速增长为契机,加快实施“创新、品牌、成本、全球化”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人类健康为己任,注重人才与团队建设,不断创新,持续优化与整合医药产业链资源,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生性发展,积极提升企业在全球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力争早日实现成为全球主流市场上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

文档

作业2: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