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成 洋 校对人:程唯艳
第Ⅰ卷(共33分)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搭讪(shàn惊竦(sǒn面面相觑(qù)便宜从事(pián)
.笑靥(yè)纨绔(大有裨益(bì)老气横秋(hèng)
.孱弱(chán肴馔(zhuàn掎角之势(jǐ)茕茕孑立(jié)
.擢拔(zhuó)癖好(pì)酾酒临江(shī)恬退隐忍(t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端祥 执著 得意扬扬 逆情背理
.厮打 羡妒 放诞无礼 弱不经风
.嗔怪 咂摸 兵慌马乱 理屈词穷
.攫取 风韵 杯盘狼籍 自惭形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 ,衣料的 ,都使她苦恼。
②这熙凤 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 至贾母身边坐下。
.破旧 粗陋 携 送 .破败 粗陋 携 陪
.破旧 粗劣 握 陪 .破败 粗劣 握 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B.昨天上午9时,温州市消防的600余名官兵在同一时间内召开追悼会,深切缅怀衡阳“11·3”灭火抢险救援中临危授命的20名烈士。
C.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年迈的母亲。
D.汉字的构词能力很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很多词,其中许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易学易记,而英文则没有中文的这个优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南非最有名的旅游纪念品是木雕,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吸引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B.显然,金正日的之行,无疑会进一步刺激日本加快实现日朝关系正常化的步伐。
C.如果在大会上公司方案无法得到数量超过一半、债权额占其总债务比例不少于75%的债权人的支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最终可能会被清算。
D.目前有62万考研大军在为一纸文凭而挥汗奋斗,然而外企在招聘毕业生时,更受欢迎的是本科生,研究生被挤向了国企甚至民企一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
据北京奥组委介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题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这个标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其二是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的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仅法律纠纷。
其三是总体结构与结构比例协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Beijing2008
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每一部分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其四是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主体图案具有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置、场馆环境布置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6.下列有关“北京奥运会会徽肖形印章”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的是肖形印,是会徽的主体图案表现形式,基准色是红色,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
B.印章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C.“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仍具有传统印章的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和意义。
D.选用印章这种特殊的样式,主要是表达中国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神韵,是借助于印章、书法等艺术形式和运动特征来体现的,也是通过由艺术变形而幻化成的奔跑舞动的“京”字人形来表现的。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汉代竹简文字运用到“Beijing2008”字体中,简洁,自然,流畅,与图案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C.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体图案基准色则传达了喜庆、热烈的文化气氛。
D.运动的人形、奔跑舞动的开放姿态、艺术夸张的变形“京”字,以及鲜艳的红色共同表明中国热情真诚地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体的设计主要出于市场开发的目的和为了避免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变形的“京”字,是一个运动员的造型,其核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从知识产权注册的角度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注册商标,其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前景乐观。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友善、刚柔相济的特点,十足的动感充分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的主体风格——“更快、更高、更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móu)。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旧唐书·柳宗元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少聪警绝众 绝:不同 .即罹窜逐 罹:遭遇
C.禹锡终易连州 易:改任 .以男女质钱 质:抵押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蕴骚人之郁悼 .今为郡蛮方
耳得之而为声 昂其直,居为奇货
C.请以柳州授禹锡 .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以五百岁为春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柳宗元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又被推荐为宏辞科,因此被授予校书郎、永州司马等职。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得到世人的称赞,但政治上的才能却没有显示出来,表现在还没被重用就遭贬了。
D.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
第Ⅱ卷(共117分)
四、(23分)
1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
(2)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3)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花,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张孝祥,南宋爱国诗人,作这首词时任荆州主帅。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
(1)词的上阕通过具体写景,展现了_____________天的季令特点,而“鸣鞘声里绣旗红”则渲染了边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2)“霜日明霄水蘸空”是词人登楼所见,试简析此句所展现的意境。
(3)结句说“酒阑挥泪向悲风”,词人为何挥泪?试概括其中的思想感情。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
(2)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王勃《滕王阁序》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苏轼《赤壁赋》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
——陆游《书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寂寞的浯溪
王青伟
①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衡阳又称雁城,南飞的大雁,到了衡阳便徘徊不前了,雁群在秋风之中飞回低鸣,在云淡天高之下盘旋起落,寻找暂时憩息的归宿,不由人不心生无尽的遐想和莫名的激动!
②当雁鸣的声音渐渐远去时,我们突然听见了溪流的潺潺声。
③浯溪闻名的是它的碑林,其中称得上傲视千古、于世的当是三绝碑,一千三百余年前,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元结将他的不朽之作《大唐中兴颂》雕刻在一块巨大陡峭的石壁上,书写那块碑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此时的颜真卿书法艺术已臻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大唐中兴颂》应为颜真卿书法之绝响。
④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这种隐秘世界可能表达着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反叛。
⑤泰山的雄奇壮观,暗含了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于是历代帝皇为其立封受禅,顶礼膜拜,浸淫到文化领域,儒家思想一统数千年,漫延到文学领域,豪放派永远占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中叶,一个政治失意,受到牵连的落魄文人元结被贬永州刺史,路途愈走愈逼仄,景物愈行愈荒凉,心地愈来愈灰暗。突然,他先是听见一声清脆的水流声,顺着溪流望去,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树叶成阴、怪石嶙峋,灰暗的心境一下为之明亮,荒凉的景物倏忽为之绚丽,这个小小的地方,溪是小的,山是小的,石头也是被分割为小块小块的,就连奔流的湘江也远没有长江黄河那样大气。那一刻,元结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大我,面对浩茫的宇宙,他一下又觉得自己也就像浯溪这个小盆景,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
⑥于是他把那条溪命名为浯溪。浯溪,就是我的溪。古代的文人,以山水来造个字,并公然声称这块山水是属于我的,怕只有元结了,他当时的得意之情因这个浯字而情形毕现!他尽管远离了厚禄,车水马龙,皇城大气,但天地这么大,总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是可以安放和融会我的心灵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在王气触摸不到的地方,我拥有这么一块小小的无名之处!
⑦于是,浯溪成为元结另一种文化精神的观照。他在这里感悟和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⑧我总感觉到浯溪碑林的诗书之中,就是这种半归隐文化的典型代表。浯溪这块小小的天地盆景,就是那种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极度得意和极度失意的文人都不大到得浯溪,因为浯溪既不宏大,也不苍凉,得意时需要一个宏大的场所来抒发一下豪情,失意时则需要一个苍凉的处所来哀叹人生的不幸。浯溪就夹在这两者中间,成为一个狭窄的不可言喻的心灵通道,驱使着一帮文人悄然而至。因此,在这样一个不易激起情感大起落的场所,自然也很难得产生惊天动地的诗篇。
⑨每次我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留连忘返的是两处地方,一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浸润着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而去,随水而流。在虚无中掺杂着沉重,在缥缈中偶尔跳出一声叹息,在归途中时而回头张望,在空灵中拍击着一丝无奈。我站在那个地方,常常缅怀的只是一种渐去渐远的影子,听见的只是一缕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
⑩有一点却是可坚信的,在现代文明铺天盖地的裹挟之下,我们是愈来愈找不到那种人与自然一触即发的大灵性了。这不仅是一种灵性的退化,更是一种文人的精神的消亡。在精神疲惫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坐在这个文化驿站歇歇,舒展一下自己的疲惫的灵魂呢?
15.文中说:“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根据文意,分两点简述作者先提提衡阳的理由。(4分)
16.作者认为,“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依据有哪些?(6分)
17.根据全文,概括元结身上政治和文化反叛的内容。(6分)
18.本文题为“寂寞的浯溪”,从全文看,浯溪的“寂寞”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六、(12分)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将划线的部分压缩,使之简明。内容不能改变或遗漏。(3分)
据世界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1997年全球科研经费总数为1.8万亿美元,而1992年为1.3万亿美元,5年间增加了5000亿美元,增长率比全球经济的增长率高出27%。其中,美国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美元列第一位,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854美元列第二位,加拿大列第三位,英国列第四位,德国列第五位。这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对应。
20.仿照下面的诗句,再写一组句子。(4分)
老是把自己当作鲜花 老是
就时时有担心凋零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绿叶吧
精心地把鲜花呵护
21.请用“风”、“帆”、“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祝福短信。要求想象合理,生动新颖,连贯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
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篇的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5、不少于800字。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答 卷
一 —— 三(3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9分)
(1)
(2)
(3)
13. (1) (1分) (1分)
(2)
(4分)
(3) (2分)
14.(1)
(2)
(3)
(4)
五(22分)
15.(1) (2分)
(2) (2分)
16.
(6分)
17.政治反叛:
(3分)
文化反叛:
(3分)
18.
(6分)
六、(12分)
19. (3分)
20.老是
(4分)
21.(5分)
一、
1、C(A、便biàn B、横hén、癖pǐ)
2、D(A、端详 、弱不禁风 、兵荒马乱)
3、A
4、B(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A、指失败。C、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于自己求助别人时。D、贬义)
5、C(A、“许多”只能修饰“旅游者”。B、“显然”和“无疑”重复。D、偷换主语)
二、
6、B(这是对中国传统印章而非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说明)
7、B(并非采用汉代竹简文字,而是采用其风格——字体笔画和韵味)
8、D(“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奥运会的主体风格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三、
9、A(绝:超越,超出)
10、C(介词,把。A、助词,的//代词。B、动词,引申为执掌、治理//动词,作为。D、介词,在//介词,到)
11、C(曾受过重用)
四、
12、(1)(他作文)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
(2)如果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3)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13、(1)秋。(1分) 紧张备战。(1分)
(2)“霜日明霄”写秋高气爽、天空晴朗。(1分)“水蘸空”既说蓝天如同蘸着水洗过一般的清澈透明,又写远眺长江,似乎水蘸着了天空。(1分)从而写出了一个天高云淡、波光接天、水天一色的开阔、宏大的境界。(2分)
(3)对中原失陷、故国难以收复的悲痛。(2分)
14、(略)
五、
15、(1)浯溪所在的地理位置
(2)由衡阳雁群寻找归宿联想到元结寻找心灵的归宿。
16、(意思对即可)浯溪的碑林诗书是半归隐文化的典型代表。(2分)既不宏大,也不苍凉的浯溪是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2分)浯台又是元结这样的文人内心世界的的突出见证(⑨段)
17、(意思对即可)
政治反叛: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公然称“浯溪”,违背帝皇大一统思想。
文化反叛:归隐思想取代了一统千年的儒家思想,追求心灵与自然(浯溪)结合的诗文取代了占主导地位的“豪放派”(⑧段)
18、(意思对即可)浯溪地处偏远,远离了车水马龙,厚禄。(2分)极度得意和极度失意的文人都不大到得浯溪,像元结那种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而来的文人很少。(2分)现代文明铺天盖地的裹挟之下的社会中,很难得找到人与自然一触即发的大灵性了。(2分)
六、
19、美国、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美元、854美元分别列一、二位,加拿大、英国、德国分列三至五位。
20、(注意“鲜花”和“绿叶”的关系)
老是把自己当作骏马
就时时有担心失蹄的烦闷
把自己当作大地吧
让骏马脚踏实地地驰骋
21、心愿似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让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送着祝福的船,飘向永远幸福的你,轻轻地问侯一声:生日快乐!
七、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