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心理咨询教育工作
自2007年9月份到2008年7月份,我负责机电工程学院心理咨询工作与贫困生资助工作以来,一直把学院“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工作当中,将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现将案例叙述如下:
2007年9月下旬,我接触了一位当时的07级数控七班的学生崔杰。家庭经济状况很困难,家住章丘市绣惠镇崖兆村,务农,母亲得了患食道癌晚期,父亲年迈体弱多病,家庭收入微薄。当时来校报到时,是靠向乡里亲戚借钱才凑齐学费的,在开学后的4个月中要靠剩下400多块的生活费过活。心理方面存在自卑自闭、人际关系敏感、缺乏自信等问题。
面对这个学生,我想首先要通过引导他自食其力,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问题,建立一定的自信心。在07年12月份,与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范宣波老师联系,于当月5号给崔杰安排了一个地滋楼C区北的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当时其学生负责人水产学院的郭恩对其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通过平时工作中的指导,崔杰慢慢建立了自信心,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踏实的态度。
然后,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我教育崔杰要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勤思考勤动手,并且遵守学校纪律,争取学校贫困资助和各项奖学金。这是通过在学校学习就能获得的资金,比在校外打工更有意义。以此培养他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性格。根据其家庭贫困等级及其优秀的表现在07年下半年,崔杰获得了一等国家助学金。
其次,在双休和节假日期间,我鼓励崔杰在大学城内打散工,在注意安全前提下走出去,尽量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锻炼为人交际说话办事能力,摆脱自闭自卑心理,同时,可以为自己赚取一笔生活费用。08年7月至8月份,崔杰在海滨2路的乔记海鲜牛肉馆打工,为自己争取下半年的生活费用。同时帮助崔杰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崔杰第二学年的学费问题。
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崔杰的学习、工作、生活、交际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08年的生活费用已经自理,其表现得到了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及机电学院辅导员的一致好评。在08年下半学期,将崔杰定为了机电工程学院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负责人。帮助分管老师管理收集相关贫困生信息,核实特困生日常生活开支情况,筛选勤工助学上岗学生,并为像他一样家庭困窘的08级新生提供了许多帮助,成为了08届贫困生的楷模。
郭 凯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