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8·江苏质量检测)“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材料所述的“这些人”应是( )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
答案 C
2.(2018·镇江二模)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主要经济部门的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使得英国在政治上( )
部门
年份 | 农林渔牧业 | 工矿建筑业 | 商业运输业 | 地产房租业 |
1801 | 7 550 | 5 430 | 4 050 | 1 220 |
1831 | 7 950 | 11 710 | 5 900 | 2 200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资产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 D
3.(2018·无锡二模)据史载,1801年,约克郡有70万人民,其中郡议员2人,城镇议员26人。而康沃尔郡18.8万人却有郡议员2人和城镇议员42人。1793年以后,不信国教者和天主教徒被允许参加投票,但不能当选议员。这些现象表明英国( )
A.尚未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
B.迫切需要选举改革
C.宗教歧视和愈益严重
D.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答案 B
4.(2018·盐城二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规定,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仍处于割据状态
B.境内各邦拥有军政大权
C.国家权力被普鲁士垄断
D.政权采用了联邦
答案 D
5.(2018·南通一模)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而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那是错误的。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 )
A.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C.向社会主义转变 D.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C
6.(2018·南通全真模拟)为了鼓励人们投资,西方国家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这就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家拥有十亿美元资产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D.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 D
7.(2018·扬州高三期末调研)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运行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于落向地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若无“外力”作用便作匀速直线运动
B.行星不“飞离”曾经被教会解释为是上帝的原因
C.牛顿在解释行星不坠落的原因时发现了三大定律
D.牛顿的解释影响了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及人类社会
答案 C
8.(2018·泰州二模)“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 )
A.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
B.生物进化论得到广泛传播
C.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形成
D.启蒙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
答案 A
9.(2018·南京高三学情调研)法国某位画家说:“景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周边的光线和空气不停改变,景物的外表随之改变。对我来说,周围的空气赋予了景物真实的价值。”他曾在1872年绘制了两幅《紫丁香》,分别以晴天和阴天为背景,从而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色调。与这一观点吻合的美术作品是( )
答案 C
10.(2018·苏北四市二模)太平天国政权从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
C.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D.主动顺应世界潮流
答案 B
11.(2018·常州高三期末)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格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人口变化表
省份 | 1851年 | 1874年 |
安徽 | 约3 760万 | 不足1 460万 |
江苏 | 约4 430万 | 不足2 000万 |
浙江 | 约3 000万 | 不足1 100万 |
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答案 A
12.(2018·南通全真模拟)下表是《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表》(部分),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大事 |
1875年 |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 |
1877年 | 在丁日昌倡议、支持下,由高雄至台南的电报线路架设完工 |
1879年 | 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至天津及天津兵工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 |
1880年 | 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委托大北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 |
B.中国已经普及了近代通讯方式
C.清朝普遍赞同学习西方的技术
D.电报业由华北地区扩展到全国
答案 A
13.(2018·常州高三期末)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
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
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
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
答案 D
14.(2018·扬州二模)下表是中国近代部分年份进口商业分类比重表。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机器及大工具 | 器材、半制成品等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
13 | 0.6 | 7.8 | 13.0 | 78.6 |
1903 | 0.7 | 14.0 | 22.3 | 62.7 |
1910 | 1.5 | 16.0 | 17.0 | 65.4 |
B.进口商品是以生产资料为主
C.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
D.列强忙于战争刺激进口贸易
答案 C
15.下列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这说明( )
中国《点石斋画报· 日本《风俗画报·
牙山大胜》 成欢大激战之图》
A.画报不能客观反映史事
B.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不同
C.研究历史需要甄别史料
D.史学研究不能复原历史真实
答案 C
16.(2018·镇江一模)袁世凯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约法》中规定:“中华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
C.国民成为中华的主人
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答案 A
17.(2018·苏州高三调研)1912年,南京临时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是( )
A.变中国由臣家为公家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
D.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答案 C
18.(2018·南通一模)孙中山认为,要解决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去向地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
A.指导辛亥取得了胜利
B.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
C.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D.成为土地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19.(2018·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一模)美国作家曾这样记述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的工作。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这表明当时( )
A.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B.执行国民的行政命令
C.抛弃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
D.保障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
答案 A
20.(2018·南京高三学情调研)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 B.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
C.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 D.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题,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
21.(2018·南通一模)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及本国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在“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 大事 |
1935年5月24日 |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
1937年9月22日 | 通讯社发表提交的《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1938年5月26日 | 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
1940年8月20日 |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6分)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4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分)
答案 (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与共同奋斗;以中国党为核心的人民力量发展壮大。
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22.(2018·海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清统治者创痛巨深的鸦片战争是由一向漠视的对外贸易问题引起的,于是外贸被夸大地和国家的生存问题联系起来,这就迫使人们去重新估量商业的作用。……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绅商阶层。——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民间投资热潮中,不仅到处闪现着绅商翎顶辉煌的身影,而且在许多工厂和路矿公司中,他们还充任着主要创办人以及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下表提供了张謇等绅商创办、投资企业情况(1913年以前)。
姓名 | 身份 | 创办投资企业家数 | 资本额(千元) |
张謇 | 状元、翰林院修撰 | 27 | 7 087.7 |
严厚信 | 贡生、道员 | 14 | 8 0 |
沈云沛 | 进士、翰林院修撰 | 13 | 4 118 |
许鼎霖 | 观察、二品顶戴候选道 | 10 | 5 547 |
材料三 执掌上海总商会领导权力的绅商头面人物和绅商领导下的上海商会,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以其介于官、商之间的特殊社会身份,为消除有碍于商务发展的官商隔阂,沟通官、商联系,曾经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从解决历史进程中的突出社会矛盾来说,这也是为近代化扫除障碍。——徐鼎新著《上海总商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绅商阶层形成的主要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晚期推动绅商阶层发展的近代化运动。(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晚清绅商推动近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概括绅商阶层的显著特征。(4分)
(3)据材料三,分析绅商阶层在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作用。(4分)
答案 (1)背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清对“重农抑商”的变革。
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2)表现: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参与近代企业的管理。
特征:既从事近代工商业活动,同时享有传统的功名和职衔。
(3)历史作用:沟通官府与商人之间的联系;缓解妨碍商务发展的官商隔阂;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23.由辛亥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了新文化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定意义上,“为祖国造新文学”并不是胡适的专利发明,至少从清末的梁启超、黄遵宪一代人开始,已经有不少人受到欧洲文艺复兴的感召,留意语体变更与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然而,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却是第一个自觉、系统地考虑文学如何同时进行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改造,以实现普及化的问题的人。——许纪霖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但它不仅仅是反传统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促使近代新文学兴起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对新文学兴起与发展的贡献。(3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9分)
答案 (1)因素:维新变法人士的提倡;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贡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评分表:
水平与评分 | 观点 | 论据 | 答题总体表现 |
水平1 (8~10分) |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反传统主义的运动,也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 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反对,提倡民主共和,同时反对愚昧、迷信,提倡科学,力图重建民族文化的核心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它指出了旧道德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力图建立新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标准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发起一场文学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明确且与史实相统一,层次分明,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 |
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
水平2 (6~7分) | 观点明确;能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论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
水平3 (3~5分) | 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一个方面提出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表述清楚 | ||
水平4 (0~2分) | 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