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7:03
文档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课题大数的认识复习课课型:复习课任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及较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三、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对数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2.技能目标:二、进一步掌握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要掌握知识,重点复习以下几点:1、多位数的读法出示4203105079,请学生结合这个数说说读多位数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推荐度:
导读课题大数的认识复习课课型:复习课任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及较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三、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对数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2.技能目标:二、进一步掌握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要掌握知识,重点复习以下几点:1、多位数的读法出示4203105079,请学生结合这个数说说读多位数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课题大数的认识复习课课型:

复习课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及较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三、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对数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二、进一步掌握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

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  时

1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要掌握知识,重点复习以下几点:

1、多位数的读法

出示4203105079, 请学生结合这个数说说读多位数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小结:读多位数时也要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再读个级,读亿级、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教师指着6500200500,提问:

“这个数怎样读?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请学生读出下面的数:

82350001796   954351800  20004803

30600500567  2109007   78083020

指定学生读出上面的数,如果发现学生读数中的问题,再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2、多位数的写法

做第117页第2题,做完后让学生互说写数的方法。

核对时可以结合学生中的错误,让学生说一说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写。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两组数3030303(  )10507020,

        6576798(  )6546587

提问:“这两个数哪个大?先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教师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后依次类推.

4、改写数和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请学生完成课本117页第3、4题,再和同桌交流方法。

请学生汇报并说明方法,有不对的用时指出并订正。

二、综合练习

1、判断。

(1)207050是由2个十万、7个千和50个一组成。   

(2)52000030读作五千二百零三十。                

(3)4328000的3在百万位上。                       

(4)比最大的七位数多1的数是10000000。         

2、读出下面各数。 

25308  701930   6080200  369856   80700305 

3、写出下面各数。

(1)六万零三十写作(                          )。

(2)二干零七万写作(                          )。

(3)九百零三万五千零一十写作(                    )。

(4)四百八十万三干七百写作(                      )。

(5)六干零二十万八干四百零二写作(                        )。

4、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0000=(       )   

 38000000000=(        )

3090000=(     )    5416000000000=  (          )

5、把下面各数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55000 ≈ (   )万             44000 ≈  (     )万 

85256573500 ≈ (    )亿        007666040 ≈ (    )亿

6、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2301    12200    12030    12300

四人小组讨论

说一说

读数

写法

大小比较

总结方法

求近似数的方法

练习

练习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角的度量复习课课型:

复习课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联系和区别。 

2.能熟练地辨别常见的几种角,能按要求画角,进一步清楚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2.技能目标: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分析探究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整理清楚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能按要求量角、画角。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  时

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1、介绍风筝比赛规则。

提问:你们想知道在风筝比赛中裁判是怎样比较哪位选手的风筝飞得高吗?

说明:风筝比赛一般规定使用30米长的线,风筝线和地面所形成的角越大,就这个风筝飞得越高。

2、引入复习内容。

你们看,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从刚才的示意图中,你想到了哪些几何知识?(角、线段、射线、直线)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有关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复习课。(板书课题)

    二、整理知识

1、小组交流

师:你认为这节复习课我们应该弄清哪些问题?掌握哪些知识?请在4 人小组

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2、汇报交流

请各小组发表自己的想法,重点围绕下列四个问题对知识进行整理:

问题1.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各小组汇报交流;②请学生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间的联系和区别,说说如

何把一条线段改成一条射线?如何把一条线段改成一条直线?

问题2.什么叫做角?我们已经学过的角有哪几类?

①各小组汇报交流;②请学生说说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问题3.量角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各小组汇报交流;②练习:量出右图中任意一个角的度数,   

再算出其它三个角的度数。                                        

问题4.画角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各小组汇报交流;②练习:画一个135°的角,看谁的方法多。

三、全课小结

师:你们看,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把一条线段延长一端可以得

到一条射线,把一条线段延长两端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由射线我们想到角,由角我们又可以想到锐角、钝角等不同类型的角,还想到量角、画角的方法。刚才同学们靠自己的努力,整理复习了有关线和角的知识,下面我们就继续用这样的探究精神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

1、判断。

(1)一条射线长5米。

(2)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3)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4)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2.量角并判断角的类型

3、综合应用。

以广场为观测点,根据下面信息完成地图:(每厘米代表1千米)

(1)电影院在正北2000米处;

(2)学校在东北方向,与正北成60°夹角,离广场4000米处;

(3)书店在西南方向,与正北成150°夹角,离广场3000米处; 

五、探索研究

为什么风筝比赛可以根据风筝线与地平面形成的角的大小决定风筝放飞的高

度?请小组合作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规律。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根据测出的角度算出风筝的高度,这个知识有待于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去探索,去研究。

说本单元的知识点

整理知识

交流

汇报

总结

小结

练习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课

课型:

复习课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进一步认识平行线、垂线,能熟练地判断出两条线的是否平行、垂直的关系。

二、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理解梯形的概念,能够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底所对应的高.

三、进一步了解所讲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2.技能目标:

四、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平行、垂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意义及特征。

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  时

2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复习

上节课我们用网络图整理了有关角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整理复习有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

二、整理知识

1、分组讨论

请4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复习本单元有关知识。

2、汇报交流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整理的知识,有不同的可以补充。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好平行、垂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意义及特征。

会用集合图表示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三、综合练习

1、判断

(1)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    )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  )

(3) 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4) 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

(5)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

 2、 填空题

(1) 我们所学过的四边形有(              ).

(2) 平行四边形有(   )组对边分别(   ).梯形只有(   )对边平行, (   )叫做等腰梯形.

(3)在同一个(     )内,两条(    )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4)平行线间的(    )处处相等.

(5)把平角、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6)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且(        ),

(7)梯形的内角和是(          ).

(8)长方形和正方形是(       )平行四边形.

3、算一算

(1) 一个等腰三角形腰长3厘米,底边长4厘米,周长是多少?

(2) 一个长方形长75米, 是宽的3倍,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4、画一画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 下面的图形各是什么形, 分别画出图形的一条高.

(3)画一个邻边分别长2厘米、3厘米,两边夹角为60度的平行四边形。

整理知识

说意义及特征

练习

练习

总结方法

画一画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

课型: 

复习课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笔算方法,能够熟练的进行口算与笔算。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技能目标:三、巩固和深化本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计算,培养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法则.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实际应用.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  时

2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回忆:这个单元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口算乘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两部分进行练习,要求达到口算熟练,笔算正确.(揭题)

(二)口算训练

1.说一说积的末位的0与乘数的联系

根据16×91=1456,试算下列题:

160×91 =    1600×91 =   16× 910 =   1600×9100 =

2.口算练一练

25×400     18×500    60×27   210×30   36×200

120×9       21×60      50×18    54×70    280×30

(三)笔算训练

1.笔算.

请同学回忆一下,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法则.然后在作业本上计算下面各题。                        

同学做完后,集体订正.下面同学同座位互相交换.在订正过程中,要讲清自己怎样思考、怎样计算的,要达到练习的目的.

(1)193×27本题重点放在复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法则,强调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以及竖式的格式.

(2)182×54本题重点放在复习用乘数的十位5乘被乘数的个位2,乘得10个十,0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1.

(3)506×43本题重点放在复习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强调用乘数的个位、十位分别去乘被乘数时,被乘数中间的“0”都要乘.

(4)240×60本题重点放在复习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强调“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

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判断正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以上四小题,小组讨论,并说明原因,然后在本上写出正确算式.

3、复习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解答.(投影逐题出示)

(1)每个篮球32元,买15个篮球一共用多少元?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2)每棵梨树平均产梨40千克,82棵梨树共收梨多少千克?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0千米,4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4)修一条路,每天修 250米,24天修完,这条路长多少米?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以上几个小题由学生完成.

2.编题练习.

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指定任意一个关系式,让同学根据指定的关系式编题.采取不同的形式,个人编、小组编,请同学分别说出每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量,求的是哪一种量.

3.把下面相关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线连起来.

(投影出示)先由同学思考.

(四)作业:第118页第5题.

口算

练一练

笔算

思考错在那里

讲解方法

错误原因

说数量关系

说列式

练习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课课型:

复习课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技能目标: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使学生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小组成员自己整理知识。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  时

2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出示题组: 

(1)小明从家里步行到学校500米用了12分钟,平均每分钟 

走几米? 

(2)运动鞋每双88元,250元可以买几双? 

(3)一把椅子价钱50元,一张桌子价钱150元,是椅子的几倍? 

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再列式 

  反馈:  500÷12  250÷88   150÷50   670÷15 

     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引出:这节课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二、理清脉络  归纳整理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结合书本和平时的笔记,把本单元的知 

识点整理归纳。并把整理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1、 学生分组进行整理(师参与其中) 

2、 汇报整理结果 

(1) 大括号式 

(2) 集合图式 

(3) 表格式 

(4) 树形式 

(5) 其他形式 

3、 反馈评价: 

三、练习 

1、 基本练习 

(1)列竖式计算    287÷41   351÷39  205÷26 

 集体做、个别板演 

说说这几题试商时有什么特点,要注意什么? 

生讲师板: 

四舍法     商太大      调小 

五入法     商太小      调大 

口算法                15、25等的倍数要熟记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48÷48       517÷17  

388÷32      132÷26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你认为做这些题目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提高计算准确率;要检查自己计算得对不对要多算一遍。 

2、 选择练习 

(1)5□□÷78商最高位是(       )位。 

①个     ②十     ③百 

(2)下列哪个算式商是两位数(       )。 

   ①□□÷  ②□□÷7□  ③□□÷5□ 

四、小结:这样的复习课你喜欢吗?针对复习课你还有什么好的提意? 

五、全课总结

   板书:贴学生的作品

说列式

观察

整理

说方法

练习

说方法

计算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统计》单元复习课课型:

复习课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技能目标:加深对两种复式统计图的认识,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重、难点两种复式统计图的认识,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  时

1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提问引入,回忆旧知

统计的目的是什么?

本学期学习的是什么统计图?它和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是什么?

(请多个同学说,并且板书出来:)

a、在刻度轴上标出详细的刻度。

b、在对应的项目上用三角板的直角画出3条垂线,在刻度轴上找出对应的刻度,用三角板在刚才画的3条垂线上画出2条横线。

c、在条形图上标出数据。

1、如何避免画图时出现误差?

(请多个同学说,并且当场示范错误的画图方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练习巩固,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给出的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月份

品牌

1月

2月

3月

12010080
90120150
2、分析统计图:

a、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b、如果你是超级市场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c、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全课总结。

回忆旧知

汇报

练习

回答

总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文档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课题大数的认识复习课课型:复习课任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及较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三、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对数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2.技能目标:二、进一步掌握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要掌握知识,重点复习以下几点:1、多位数的读法出示4203105079,请学生结合这个数说说读多位数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