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教师:李玲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学生通过对凸透镜的研究,进行定理观测,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学习测量它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3.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材分析:
光在直线传播中存在两个基本现象:反射和折射。在前两课认识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现象以后,本课将继续研究透镜的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射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在这节课中得到升华,转化到实践中,这样处理了本课教材: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上,用学生熟悉但不熟知得猫眼引出凹凸透镜、光的折射的话题。凹凸透镜的知识学生还不太清楚,对这一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寻找验证。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凹透镜、猫眼、水杯、滴管。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滴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看清老师镜片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吗?(老师拿着的镜片上放着粒很小的黑芝麻)(学生都说看不见,)接着老师在镜片上的芝麻上滴一滴水,放在投影上,芝麻变大了。(学生们都说是黑芝麻,好大的一颗芝麻。)你们知道芝麻是怎么变大的吗?
来,我们玩几种新的关于滴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广告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广告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广告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游戏尝试。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
5.观察插进水杯中的吸管和铅笔,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看书P23页。)
6.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学生描述菜地里看菜叶上的水滴里的小虫子变大了;荷叶上的水珠下的荷叶纹理变粗了…….)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板书设计
凹凸透镜
一:滴水游戏 光的折射现象
二: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 边缘薄 都透明
凹透镜:中间薄 边缘厚
教学反思: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