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9:44
文档

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Fe—56Al—27Mg—24Cu—O—16H—1S—32一、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写在以下答题栏内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题号12345671011121314答案1.下列过程中,发生变化最深刻的是A.湿衣服晒干B.石蜡熔化C.瓷碗破碎D.钢铁生锈2.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3.下列化学
推荐度:
导读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Fe—56Al—27Mg—24Cu—O—16H—1S—32一、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写在以下答题栏内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题号12345671011121314答案1.下列过程中,发生变化最深刻的是A.湿衣服晒干B.石蜡熔化C.瓷碗破碎D.钢铁生锈2.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3.下列化学
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Al—27  Mg—24  Cu—  O—16  

H—1  S—32

一、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写在以下答题栏内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1.下列过程中,发生变化最深刻的是

A.湿衣服晒干                            B.石蜡熔化

C.瓷碗破碎                              D.钢铁生锈

2.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A.溶液变色                              B.发光发热

C物种减少                              D.体积膨胀

3.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中,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上无法分类的是

A.2H2O  2H2↑+ O2↑          B.CH4 + 2O2  CO2 + 2 H2O

C. Zn + H2SO4 === ZnSO4 + H2↑        D.Na2O + H2O === 2NaOH

4.某容器中有M、N、X三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M+X===G+Q     G+Q===N+X

其中可能属于该反应催化剂的物质是

A.X            B.M            C.N            D.Q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都可能结合成分子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物质

C.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D.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7.现有a g A物质和b g 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 C物质和n g

D物质。对此,下列说法或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在该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存在如下关系:ag+bg == mg+ng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常用来刻划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B.焦炭常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还原性

C.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D.钛合金用作航天器材料——钛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9.下列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雨淋后的自行车及时擦干并涂上石蜡油   B.金属容器的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C.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作防护层

10.以下行为与对应的原理解释不相关联或错误的是

A.喷射CO2 扑灭木材火灾——CO2 不可、也不支持燃烧且隔绝空气

B.洒水扑灭火灾——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使可燃物脱离燃烧环境

D.用黄沙扑灭酒精着火——使之与空气隔绝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升温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足量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降温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12.现有H2SO4、BaCl2、Na2CO3、NaNO3四种物质的溶液,要求只用一种试剂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逐步区别开来。下列试剂中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是

A.石磊试液                          B. NaCl溶液

C.稀盐酸                            D. Ba(OH)2溶液

13.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少但又有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且大多数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是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14.小明同学用6.5 g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0.205 g。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6分)

15.(2分)在人体中,除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幼儿及青少年缺        

(填元素名称,下同)会得佝偻病或发育不良;缺           会导致贫血;缺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6.(3分)有一瓶稀盐酸溶液的pH为3.3,若要使该溶液的pH升高而又不改变其中的溶质,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                                                                     ;

(2)                                                                     ;

(3)                                                                     。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7(3分)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

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 ==             ,X ==             。该元素形成的一种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稀释这种浓酸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地注入            ,并不断搅拌。否则,会使酸液向四周飞溅,导致实验事故发生。

18(4分)一些老式建筑的下水道都是铁管铺设的,若将实验室的废盐酸倒入下水道将会发生反应(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

导致铁管腐蚀;农药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所以这种农药不能用铁制品盛装,否则会发生反应                                                  而使铁制品腐蚀;热水瓶胆上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两种物质,在实验室除去它们最好选择的反应是

                                                                             。

19(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b、c之间大小的关系为:

                                     ;

(2)t1℃时,C的溶解度为m g,请在图中

标出m 的位置;

(3)写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符合C

曲线变化趋势的两种不同状态物质的化学式:

                                     ;

(4)已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若

将其分离,通常采用先制成高温(t 高)下的

饱和溶液后再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则t 高

的范围应为             (选填下列序号)为宜。

① t1 < t 高 < t2  ② t高 == t2   ③ t 高> t2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2分)

20(3分)准确取用少量液体物质除要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用烧杯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烧杯应放在            上加热;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5.4 g NaCl(1 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他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为             g。

21(4分)实验室采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

的气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在我们已学习过的内容中,有两种气体可以在实

验室采用该装置进行制取,请写出这两个制备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5分)下图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

错误②:                                                                      。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 。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

                                                                              ;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3(8分)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 g与9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请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1)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上述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的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荆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参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DCBAABCDDBABD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6分)

15.无机盐(或离子) 钙  铁  碘(0.5分×4==2分,只要有错别字均扣0.5分)

16.(1)对其加热一会儿后冷却  (2)加水稀释  (3)加pH>3.3的稀盐酸

(4)加少量氧化银或碳酸银(答对一种得1分,答错一种扣1分,但全题不超过3分,也不得负分)

17. 6(1分)  16(1分)  浓硫酸(或浓H2SO4) 水里(1分)

18. Fe+2HCl === FeCl2+H2↑(1分)   Fe+CuSO4 === FeSO4+Cu(1分)

Mg(OH)2+2HCl === MgCl2+2H2O    CaCO3+2HCl === CaCl2+H2O+CO2↑

(2分,选其他酸若反应方程式无误可给1分)

19.(1)c>b>a(1分)

(2)略(注意纵轴上的m点与Q点的连线要与横轴平行,否则不给分。)(1分)

(3)Ca(OH)2  CO2(或其他气体物质,0.5分×2==1分)

(4)③(1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2分)

20.胶头滴管(1分)  石棉网(1分)   4.6(1分)

21.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2分,多答“反应不需要加热”不扣分)

2H2O2  2H2O+O2↑(1分)      CaCO3+2HCl === CaCl2+H2O+CO2↑(1分)

22.(1)①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②称量NaCl的天平上,砝码和药品的位置应调换过来(2分)      (2)小于(1分)

(3)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比计算质量大        加入水的实际量比计算量小

(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3.(1)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g+90g)×30% == 30g(1分)

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

MO+ H2SO4 == MSO4+ H2O

m+16  98     m+96

10g    x       30g

(m+16) :(m+96)== 10g :30g

解得m == 24 可知M为镁元素(1分,不判断是镁不扣分)

98 :x ==(m+96) :30g  解得x == 24.5g(2分)

ω(H2SO4) == (24.5g÷90g)×100% == 27.2% (2分)

(2)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MgSO4的质量分数为30%,则H2O为70%

即m (H2O) :m (MgSO4) == 70 :30 == 7 :3

                == 35 :352(1分)

文档

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Fe—56Al—27Mg—24Cu—O—16H—1S—32一、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写在以下答题栏内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题号12345671011121314答案1.下列过程中,发生变化最深刻的是A.湿衣服晒干B.石蜡熔化C.瓷碗破碎D.钢铁生锈2.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3.下列化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