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25:50
文档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记者:厦门市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请您谈谈近年来对哪些重点海域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又重点实施了哪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蔺海清:海域综合整治方面,厦门市坚持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先后对西海域、东部海域和杏林湾、五缘湾、马銮湾、海沧湾等重点湾区进行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实施西海域和东部海域综合整治。分别从2002年和2006年开始,先后对西、东海域进行综合整治。西海域整治面积达70平方千米,调整了用海结构,确保了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主导功能的
推荐度:
导读记者:厦门市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请您谈谈近年来对哪些重点海域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又重点实施了哪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蔺海清:海域综合整治方面,厦门市坚持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先后对西海域、东部海域和杏林湾、五缘湾、马銮湾、海沧湾等重点湾区进行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实施西海域和东部海域综合整治。分别从2002年和2006年开始,先后对西、东海域进行综合整治。西海域整治面积达70平方千米,调整了用海结构,确保了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主导功能的
记者:厦门市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请您谈谈近年来对哪些重点海域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又重点实施了哪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蔺海清:海域综合整治方面,厦门市坚持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先后对西海域、东部海域和杏林湾、五缘湾、马銮湾、海沧湾等重点湾区进行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实施西海域和东部海域综合整治。分别从2002年和2006年开始,先后对西、东海域进行综合整治。西海域整治面积达70平方千米,调整了用海结构,确保了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主导功能的长期发挥,改善了海洋环境和生态景观;东部海域综合整治面积达91平方千米,先后进行了养殖清退、退垦还海、滩涂清淤、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将形成优美的滨海生活岸线和海洋生态景观。

开展湾区综合整治。开展杏林湾综合整治与园博苑建设,通过养殖清退、退垦清淤、生态重构,已建成国际知名的水上园博苑,解决了杏林湾片区防洪、排涝、环保问题,促进了集美新城经济发展;开展五缘湾综合整治与开发,通过打开钟宅旧海堤、清淤、环湾岸线整治、生态小岛建设等,使五缘湾周边发展成高新技术园区和商务营运中心;开展马銮湾综合整治与开发,通过海堤开口改造、护岸建设、湿地公园建设、水面扩大等,将增加海岸线14千米,增加纳潮量3000多万立方米和海域面积7平方千米以上,未来将建成集科教、研发、山海旅游、高档住宅和商贸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新城区;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

著名的国际港口旅游风景城

市,是海洋孕育的城市。“城在

海上,海在城中”是厦门的直

接写照,海洋是厦门的优势和

生命线。近年来,厦门市海洋

与渔业局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

“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学支

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

海洋综合管理路子,海洋经济

发展迅速,海洋生态环境不断

改善。在“海西”上升为国家战

略、厦门加快实施岛内外一体

化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厦门海

洋综合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和

挑战。为此,针对厦门市生态

修复整治和海洋综合管理方面

有关工作情况,本刊记者专访

了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蔺海清

开展海沧湾海域综合整治与开发,

以海域清淤工程为突破口,积极推

进岸线利用、岛屿开发、红树林修

复,以提升海沧新城土地价值,促

进海沧新城建设,促进游艇产业的

发展。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方面,为构

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海洋生态

系统,厦门实施海堤开口清淤整治

重大工程。高集海堤、集杏海堤的

开口改造和东、西海域清淤整治工

程,产生自东海域向西海域日净输水7100万立方米,改善东、西海域的水动力条件,维护厦门港的港口航道资源,整体改善厦门海域环境。

积极开展沙滩保护与修复。2006年起,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香山—长尾礁沙滩修复工程,形成了长1.5千米、面积24万平方米的人工沙滩,成功举办了国内沙滩排球赛,并开辟成水质优良、风景优美的滨海浴场和休闲旅游度假区。目前,正组织对不同岸段约5千米的沙滩进行修复。

进行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2005年起,实施无居民海岛猴屿、上屿岛生态景观修复工程,规划今后每年修复1~2个岛屿,让无居民海岛成为厦门海域上闪烁的翡翠珠链。

进行滨海滩涂生态修复。近年

来已种植红树林400多亩,今后几

年规划人工种植恢复红树林1000多

亩。

进行生物资源及珍稀物种的保

护与恢复。实施海洋生物人工放

流,每年开展资源类鱼虾苗种和人

工繁育文昌鱼、中国鲎等珍稀海洋

物种的放流活动;加大中华白海豚

保护及科研工作力度,通过采取全

面保护措施,确保中华白海豚种群

数量稳定,并已出现回升迹象。

记者:在海洋经济领域,厦门

市海洋产业众多且都有其各自的特

点,应如何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

方向,实现产业的多元化?

蔺海清:近年来,厦门市海洋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区域海洋经济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经济在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突

出。厦门市海洋经济包括了多种行

业和多种产业,内在关联度高,协

作性强,发展各有特色。

做强港口运输业。港口经济是

厦门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厦门

港已成为国家一类港口,2009年港

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096万吨,同

比增长14.37%,成为海峡西岸经济

区首个亿吨大港,进入世界集装箱

港口前19强,全年通航水深保证率

达到95%以上。经过多年的探索,

厦门港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厦门特

点的对台航运模式,是目前经

批准对台航运形式最丰富、实践时

间最长的港口。

做大临海工业。发展临海工业实

施海陆经济联动战略,突破海域较

小、陆域资源紧张的制约以及海陆矛

盾,纵向拓展空间、横向延伸海洋

产业链。大力推进以石化、船舶修

造等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区建设,推

进造船、修船、船舶配套制造、船

舶分段制造、船舶物资流通、船舶

设计等产业链开发,2009年船舶制

造业产值近30亿元。游艇业得到发

展,产品外向度高,年产值五亿元以

上,出口占全国总额的27%,成为厦

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做实游艇经济业。厦门市充分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临近

的地缘优势,加快发展游艇经济。

目前,厦门游艇制造业产值增长迅

速,已建有五缘湾游艇帆船俱乐

部、专业保税仓库、国际展销中心

等项目,游艇展销城初具规模。厦

门市还积极策划和举办游艇帆船展

览会及赛事。2009年10

月,厦门成群白海豚五缘湾畅游

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进行咨询和论证,为市和有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经常性地组织海洋专家对海洋管理与保护等开展专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海洋综合管理能力。

整合海洋综合执法队伍。2004年率先全国整合组建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其成为我国第一支行政编制的海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2007年把鱼市场管理处改制为事业编制的闽台渔轮避风港管理处。通过整合改制,理顺了编制,优化了执法资源,形成了执法合力。

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组织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等9家涉海执法部门,形成强大海上执法打击力量。联合执法行动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增强了执法效力。

建立海上执法城市联盟机制。从2004年开始,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协同泉州、漳州两市海洋与渔业局建立了海上执法联盟机制,从单纯的海洋执法向加强厦门湾海域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综合管理和维护海上治安多方面扩展。

在五缘湾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参展企业105家,成交额达9600万人民币。今后,厦门将加快五缘湾、香山、中澳、大嶝游艇俱乐部和翔安欧厝游艇制造基地、海沧排头游艇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上下游游艇产业链,促进游艇生产与配套服务的协调发展。同时将借助地理区位优势,建设成为海西承接游艇制造业转移的最佳地区,打造海西游艇制造中心。

做活滨海旅游业。厦门进一步挖掘海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大力开展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豪华邮轮码头、五缘湾海上休闲运动基地、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等高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海滨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对台特色游等。厦门市滨海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在全省均列第一,2009年全市滨海旅游总产值为325.43亿元,增加值为13.02亿元,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24.85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6.01万人次。

做优海洋高新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等高附加值产业,促进将厦门市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厦门在海洋生物制药和化学生物产业方面的科技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已建立了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这是我国唯一的、国际上也少有的具备深海基因资源采集、研发能力的研究机构。此外,厦门还将加快建立功能完善的海洋药物和海洋活性物质化学生物产业孵化器平台,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加强海洋生物技术与下游产业的衔

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记者:新的形势下有新的要求,请您介绍一下厦门市海洋工作在强化职能、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蔺海清:为了适应海湾型城市建设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海洋综合协调职能、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为促进海西建设、加快厦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及推进厦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海洋管理保障。

成立海洋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为解决涉海管理的职能交叉和冲突问题,实现海陆一体化管理,厦门市建立海洋综合管理与协调机制,成立厦门市海洋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由担任组长,各涉海部门领导任成员,协调解决海洋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厦门市海洋管理办公室,组织各涉海部门领导定期会议,协调各涉海部门的工作配合,研究解决海洋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构建海洋规划、海洋法规和科技支撑体系。 规划先行,确保海洋开发与保护规范有序。厦门市先后制定了《厦门市海洋功能区划》等一系列涉海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洋规划体系,为海洋综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健全完善法规,实现依法管海。制订出台《厦门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十多部涉海法规,使海洋管理步入“依法治海”轨道。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夯实海洋管理基础。厦门市专门成立了市海洋专家组,对海洋规划、海

厦门举办2009年游艇展

记者: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必须要立足当地、放眼世界,请您谈谈近期厦门市海洋工作在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方面有哪些重点项目?

蔺海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厦门市积极开展海洋国际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不断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在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和推动下,通过海洋综合管理的实践,探索出一条“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学支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海洋综合管理路子,其经验被国际海事组织等有关国际组织总结为“厦门模式”并在国际加以推广。

以“厦门国际海洋周”为平台,提升海洋国际合作空间。“厦门国际海洋周”作为联系全球海洋、技术、决策和行动的平台,由国家海洋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

表处、厦门市和东亚海域

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共同主办,

于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周五在厦门

市举办,为期一周。2005年、2006

年举办国际海洋城市论坛,其主题

分别为“加强陆源污染物防治,保

护和改善海洋环境”和“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从2007年起升格为

“厦门国际海洋周”,2007年、2008

年和2009年的主题分别为“科学开

发利用海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岛保

护与可持续利用”。“厦门国际海洋

周”基本得到了“海洋交流与合作

的平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抓

手、市民海洋文化的节日”的预期

效果,具有“国际性较强,规格较

高、层面较全,交流较广,公众参

与多和社会反响大”等特点。

以国际项目为抓手,提高海洋

综合管理能力。为更好地总结经

验、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在第一

轮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示范项目的

基础上,2001年7月厦门市开始

实施第二轮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示

范项目合作协议,制定完善和更新

第二轮海岸带综合管理战略行动

计划,开展ISO14001环境体系认

证工作,探索跨行政区域海洋管理

框架,开展国内外海岸带管理人员

培训。2009年6月,启动东亚海

计划第三期项目,从开展海洋生态

修复、落实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区

域管理,开展九龙江流域及河口区

生态系统管理、编制九龙江河口流

域及沿海地区管理战略计划,加强

能力建设、发挥厦门在海岸带综

合管理(ICM)平行点中的示范作

用,组织学习考察活动、编写经验

案例和海岸带状况报告,支持厦门

大学ICM培训中心建设、PNLG秘

书处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国际合

作。与此同时,为扩大对外交流和

国际合作、打造厦门海洋综合管理

品牌,厦门市充分利用东亚海域环

境管理区域合作计划(PEMSEA)将

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网

络(PNLG)秘书处设立在厦门的契

机,筹组PNLG秘书处,担负PNLG

地方网络会员日常管理工作;

连续举办2007-2009年PNLG年会

和PNLG第一、二次执行委员会;

开发PNLG网站,搭建了一个为东

亚地区地方网络成员交流海洋

综合管理信息的空间,加强与东亚

8个国家25个省市地方成员单

位的联系,致力于在地区内推广应

用ICM理念,为东亚海岸带可持续

发展战略作出努力。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

开科学合理的海洋综合管理。今

后,厦门市将继续加强国内外在海

洋管理上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

展海洋综合管理的视野和思路,进

一步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推进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

建设,为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

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文档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记者:厦门市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请您谈谈近年来对哪些重点海域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又重点实施了哪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蔺海清:海域综合整治方面,厦门市坚持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先后对西海域、东部海域和杏林湾、五缘湾、马銮湾、海沧湾等重点湾区进行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实施西海域和东部海域综合整治。分别从2002年和2006年开始,先后对西、东海域进行综合整治。西海域整治面积达70平方千米,调整了用海结构,确保了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主导功能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