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因素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习总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面对经济新常态,金融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直面挑战,把握机遇,积极打造金融新常态。对于农信社而言,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我们面前:组织资金更加困难,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盈利模式单一,风险防控基础薄弱,农村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利润空间不断收窄等;同时,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如何把改革与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农信社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强化农信社信贷管理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效能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农信社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
一、建立信贷管理全流程风险体系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对信贷运行风险实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将信贷经营过程分为若干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个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相互制衡的原则,把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分和岗位,通过各个岗位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的目的。信贷管理贯穿于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要切实从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把握风险,强化管理。一是要加强贷前调查,充分把握整个地区及行业发展的经济特征,及时了解借款人目前经营发展状况,深入实地,如实反映相关风险状况。二是严格审议审批制度,建立权利制约机制,切实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控审批风险。三是要控制结果,加强贷后检查工作。要从根本上摒弃“重贷轻管”的思想,提高对风险苗头的识别研判能力,切实深入客户,规范操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必要时可建立大额贷款驻场信贷员制度,加强对贷后风险的监督控制。建立风险资产防控和处置制度,对已发现风险资产要及时采取措施,有效保全信贷资产,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煤炭、钢铁、光伏、化工、房地产、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风险逐步暴露,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这就要求金融的发展也必须优化和调整信贷结构,农信社要切实摒弃以往那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优化贷款结构,精耕细作,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结构、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要按照科学的信贷观,通过深化和完善相关信贷措施,逐步形成资本消耗低、风险收益高、资产质量优、充满竞争活力又可持续发展的信贷结构。一是要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有效配置信贷资源。农信社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军,要积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难点,加快信贷业务经营方式的转变;信贷资源配置要以资本效率为先,提高资本集约化水平,综合运用信贷限额、资源配置、经济资本、监管资本等手段,根据风险收益水平,适时调节信贷资源在不同客户、行业、产品的配置,支持有效益、有质量的信贷需求,引导形成流动性强、收益结构好、创新性强的优质信贷结构。二是根据自身特点,适时调整信贷管理。一方面要立足“三农”根据地,不断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结合党深化农村经济工作的相关,及时有效的开发出适合“三农”发展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细分机制,运用运用金融创新手段,支撑信贷结构调整,通过互联网金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服务手段的推广应用,不断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要积极推行绿色信贷,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些高产能、高污染行业正在在逐步退出市场,信贷资源应合理配置,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四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差异化管理信贷资源,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坚持业务发展与客户的匹配,逐步形成与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客户群体。
三、创新信贷管理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信社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创新的发展理念和调整思路,勇于改革的决心,加快农信社发展转型。科学高效的信贷管理是推动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信贷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必然要求。一是完善信贷约束激励机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客户经理等级制度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贷款激励约束机制,要保证激励有效,约束有力。要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员工队伍,在制度执行方面要切实保证制度的权威性,真正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惩。在薪酬分配制度做到合理公正,让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员工队伍能够得到实惠。二是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一方面要以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规范业务行为为标准,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清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并建立健全考核处罚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具有充分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监督体系,强化内部稽核监督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三是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电子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贷日常业务操作、决策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信贷风险分类预警、信贷监督检查等行为全部纳入计算机处理,形成覆盖信贷管理全过程的科学体系。
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服务理念
金融行业的竞争正在逐步演化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服务理念成为农信社能否在竞争中成长的关键。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信贷管理金融服务水平,新形势下,要切实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切实做好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金融服务不关是金融环境的提升,更重要的在于金融服务人员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服务理念。“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要注重细节,注重积累,在经营管理中充分理解和关注客户的有效合理需求,实现与客户的互利共赢,营造良好的信贷服务环境,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断以创新的手段,便捷的方式、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发展,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