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25:03
文档

《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年月日》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年月日的理解,平年和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学时要紧紧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用生活中的经历、经验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编排科学合理的年历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年、月、日”的含义,知道大月、
推荐度:
导读《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年月日》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年月日的理解,平年和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学时要紧紧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用生活中的经历、经验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编排科学合理的年历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年、月、日”的含义,知道大月、
《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年月日》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年月日的理解,平年和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学时要紧紧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用生活中的经历、经验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编排科学合理的年历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年、月、日”的含义,知道大月、小月和各月的天数,会计算全年的天数;

2.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3.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会自主学习知识.

2.能够使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年月日的探究学习,形成认真的科学态度,产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动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

2.相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他们已经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点的基础.

3.绝大部分学生会操作IE,实行简单的网上浏览,少数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还很薄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教师的“教”反映在如何引导学生“学”的一个优化过程.所以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经历过程,从而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水平.

1.发挥网络优势,使用网上资源.

提供“万年历”等辅助工具和“年的来历”等flash动画,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困难,使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2.发挥主导作用,体现主体地位.

通过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料与工具,让学生自己观察、自主探索及验证,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及自主探索的水平.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针对本课开发的网络课件

2.年历卡片,计算器

3.多媒体网络教室

4.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回顾”.

师:在这段录象里你看到了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还有哪些时间单位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年月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理解年月日

1、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年月日的知识,年月日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你对年月日有

哪些了解?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看.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年月日的了解,那你们知道一日、一月、一年是怎么规定的

吗?(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年月日”,观看年、月、日的动画)

3、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年月日”,点击“万年历”,让学生自行查看万年历,观察

研究一下.(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

四、六、九、十一30天

二月28天

29天

引导学生小结:现在你对年月日有哪些了解?

(三)识记大、小月.

1、师:如果不看黑板,你能准确地说出一年中每月的天数吗?小组研究一下,怎样准确地记住一年中的天数.

2、反馈交流,你是怎样记的?结合学生说出的记忆方法,进入网络课件中的“大小月”,介绍口诀记忆法.

3、介绍拳头点数法:

(1)用我们左手的拳头,也能够来记一年中每月的天数.(屏幕出示左拳头)拳头上有凸起和凹下,现在,我们从这里开始(鼠标指食指凸起的地方)在凸起和凹下地方依次标上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出示一、二、三、四、五、六、七)然后从这里开始(鼠标指食指凸起的地方)依次标上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出示八、九、十、十一、十二).

(2)引导观察发现,你发现拳头上凸起的地方、凹下的地方和每月的天数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说出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我们把它它们叫做大月.凹下的地方,初二月外,每个月是30天.我们把它们叫做小月.

(3)学生尝试用拳头记各月的天数.

(四)计算全年天数.

1、现在咱们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你能不能算出一年的天数呢?

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计算全年天数”,让学生分组用计算器计算全年的天数,并在计算器下方的文本框中列式.

2、反馈:

(1)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2)31×7=217(天)(7个大月)

30×4=120(天)(4个小月)

217+120+28=365(天)

或217+120+29=366(天)

(五)理解平年和闰年.

1、一年中哪个月的天数最特殊,为什么?

2、哪些年份的二月是28天,哪些年份的二月又是29天?请大家说一说你手中的年历是哪一年的,这个年的2月是多少天?

3、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下列表格.

年份二月的天数平年还是闰年
1928天

199028天

199128天

199229天

199328天

199428天

199528天

199629天

199728天

199828天

199928天

200029天

200128天

200228天

4、观察这个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4年有一年2月是29天(或每隔3年有一年2月是29天)

5、师:看来大家发现这些特殊的年份和3、4相关系,我们试试用年份来除以3、4,看看有没有规律.

学生尝试用3、4除年份,观察结果.得出:年份除以4能除尽的年份的2月有29天,其它的是28天.

6、老师:二月是29天的年份叫闰年;二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板书:平年、闰年)

学生分组说说表中的这些年份,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投影出示完成表格)

7、练习

判断下面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

1990   1996   1998   2000   2004

试试看,用除以4的办法判断这些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计算,判断,1900、2100不是闰年引起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解答.

(六)知识测试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知识测试”,学生自主练习.

(七)课外扩展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知识扩展”,学生自由浏览其中的网站和文字链接,了解年的来历、世纪、季度、星期等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判断. 

(1)每年有7个大月,5个小月. ( ) 

(2)小明出生于1990年2月29日. ( ) 

(3)1600年、1800年、2000年都是闰年. ( ) 

(4)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 ( ) 

2.填空. 

(1)1985年全年有( )天,1986年全年有( )天. 

(2)小明在奶奶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是( )月和( )月. 

(3)你是( )年( )月( )日出生的,到今年( )月( )日是()周岁. 

3.聪明题:海龟的生日. 

海龟漫漫,它的生日是11年2月29日.那天它的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亲戚朋友在家里为它搞了一个热闹的庆祝会.那么当它29岁的时候,一共能过多少个生日? 

4.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明年的日历.

文档

《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年月日》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年月日的理解,平年和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学时要紧紧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用生活中的经历、经验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编排科学合理的年历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年、月、日”的含义,知道大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