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24:13
文档

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

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由于我队12516工作面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有所变更,特编制本措施。1运输系统1.1皮带头缩回19米,安装一部7/200小溜子。1.2运煤系统采机割煤→工作面运输机→转载机→Ⅰ部皮带→Ⅰ部小溜子→南五2#煤皮带下山→南五2#煤煤库→910东大巷→910南大巷→井底卸载坑→主斜井皮带输送机→地面原煤仓。1.3机电管理机电设备配备表名称型号数量备注采煤机MG-250/600-WD1部600KW刮板运输机SGZ-7/6301部采用进口大链(功率:315KW×2)液压支
推荐度:
导读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由于我队12516工作面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有所变更,特编制本措施。1运输系统1.1皮带头缩回19米,安装一部7/200小溜子。1.2运煤系统采机割煤→工作面运输机→转载机→Ⅰ部皮带→Ⅰ部小溜子→南五2#煤皮带下山→南五2#煤煤库→910东大巷→910南大巷→井底卸载坑→主斜井皮带输送机→地面原煤仓。1.3机电管理机电设备配备表名称型号数量备注采煤机MG-250/600-WD1部600KW刮板运输机SGZ-7/6301部采用进口大链(功率:315KW×2)液压支
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

由于我队12516工作面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有所变更,特编制本措施。

1运输系统

1.1皮带头缩回19米,安装一部7/200小溜子。

1.2运煤系统

采机割煤→工作面运输机→转载机→Ⅰ部皮带→Ⅰ部小溜子→南五2#煤皮带下山→南五2#煤煤库→910东大巷→910南大巷→井底卸载坑→主斜井皮带输送机→地面原煤仓。

1.3机电管理

机 电 设 备 配 备 表

名  称

型  号

数量备    注

采 煤 机

MG-250/600-WD

1部

600KW
刮板运输机SGZ-7/6301部

采用进口大链(功率:315KW×2)

液压支架ZZ4000-1.7/3.5140架

含机头端头三道
转 载 机

SZZ-7/2001台

200KW
破 碎 机

PCM2001台

160KW
Ⅰ部皮带

DSP-1310/10001部

200KW×2
小溜子SZZ-7/200

1部

200KW

乳化液泵WRB-200/31.52台

125KW
喷 雾 泵

XPB-250/552台

30KW
乳化液箱RX200-16001台

清水箱1台

自制
移    变

KBSGZY-1250/6/1.2

1台

二次测电压1140V

移    变

KSGZY-1000/6/1.2

1台

二次测电压1140V

回柱绞车JM-141台

机尾一部

移    变

KSGZY-500/6

2台

移    变

KBSGZY-1000/6/1.2

1台

二次测电压1140V

单 轨 吊

1套

自制
单体支柱根据煤厚确定200根

端头及超前支护
π 形 梁

3.8米

60根

端头及超前支护
支架照明灯节能型15盏

1盏/10架

防爆节能灯节能型83盏

两巷照明

组合开关KJZ2-1600/1140-8

二套

乳化液泵用
破碎机
喷雾泵用
控制台及工作面照明用
采煤机用
刮板运输机用
磁力启动器QJZ-400/1140R型

1台

转载机用(软启动)
开      关

QBZ-80N/6601台

皮带涨紧绞车用
综      保

ZXZ-4.0/1140

1台

皮带巷照明用

综      保

ZXZ8-2.5/660

1台

轨道巷照明用

开      关

QBZ-80/660

2台

回柱绞车用、阻化泵用

开      关

BQD23-315Z/1140

1台

Ⅰ部小溜子
开      关

QJR-315/1140R型

2台

Ⅰ部皮带用
阻 化 泵

BH-160/12.51台

防灭火用
1.4 供电系统图见附图

2.通风系统

由于通风系统变更,先将《12516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有关通风的部分改为:

2.1  通风系统

采用一进两回通风系统。

2.1.1 风流方向如下:

新鲜风流:

地面→麻家口进风井筒→麻家口主要进风大巷→南五2#煤轨道进风下山→12516轨道巷→工作面

污风风流:

12516专用回风巷

工作面→                    →南五采区右翼回风下山→麻家口

12516皮带巷     

            

主要回风大巷→麻家口回风井筒→地面

2.1.2 风量计算

按瓦斯涌出量配风:

Q采=Q采回+Q专回+Q皮 +Q补道

Q采回= q采÷C×KCH4

      =10.2÷0.8%×1.15

    = 1466 m3/min

Q专回= qCH4回÷C×KCH4

      =3.03÷1%×1.15

    =348 m3/min

Q皮=60VS=60×0.25×11.2=168 m3/min

Q补道=60VS=60×0.25×10=150 m3/min

Q采=1466+348+168+150=2132 m3/min

式中:

Q采回------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QCH4回-----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的风排瓦斯量;m3/min

KCH4------瓦斯涌出量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1~2.0;取1.15

q采------根据工作面掘进期间和邻近12512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量,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21.85 m3/min,考虑到抽采量为11.65m3/min,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取17.75;

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配风

Q采=60×V采×S采=60×1.0×4.5×3.32=6 m3/min;

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采=4N=4×60=240 m3/min;

根据以上计算,取最大值,工作面需风量为:2132m3/min。

风速验算

工作面风速验算

Qmin=15×11.2=168m3/min

Qmax=240×11.2=2688m3/min

Qmin≤Q≤Qmax

168m3/min≤2132 m3/min≤2688m3/min

所以工作面总配风量为2955m3/min

总结

   工作面总配风量为2132 m3/min,其中工作面配风1466 m3/min,皮带巷168 m3/min,补道150 m3/min,专用回风巷采用局部通风机稀释瓦斯,风量为348 m3/min。

2.1.3 采用一进两回通风系统时,必须按照以下规定做好沿空留巷工作:

在皮带巷距保险帮0.3米处以柱距0.4米用直径不小于180mm的圆木支设一排点柱做沿空留巷,圆木高度根据巷道高度截取合适的长度,支设时圆木大头朝上,并在圆木与顶板之间用木楔打牢。

在所打的沿空留巷支木上铺设废旧风筒布,并用四块木条把风筒布钉在支木上,钉钉子前要先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高于允许范围时才能作业。支木所钉的四块木条要分配合理,在紧靠顶板处钉一块,在距底板300mm处钉一块,其余两块以适当距离分别钉在支木中间,木块要钉实钉严,以减少漏风。

为确保采空区悬顶面积符合规定并保证沿空留巷断面,皮带巷顶板靠保险帮侧三排顶锚杆托盘和保险帮锚杆托盘不得回撤,其它必须回撤。

点柱必须接顶严实,用木楔背紧背牢,并排成一条直线。

附:12516工作面通风系统图见附图 

2.2 工作面回采时,根据实际瓦斯涌出量,由通风区另行编制措施。

2.3 瓦斯监测、监控仪表布置

甲烷传感器的设置根据《煤安规程》和公司有关规定,12516工作面共设置甲烷传感器9个,风速传感器1个,烟雾传感器1个,温度传感器1个,CO传感器1个。

工作面T0:设置在皮带巷工作面上隅角

             报警浓度:≥0.8% CH4   断电浓度:≥1.3% CH4

复电浓度:<0.8% CH4

工作面T1:设置在皮带巷距工作面煤壁≤10m处

             报警浓度:≥0.8% CH4   断电浓度:≥1.3% CH4

复电浓度:<0.8% CH4

工作面回风巷T2:设置在皮带巷2#横贯以里10~15m处

             报警浓度:≥0.8%CH4  断电浓度:≥0.8%CH4

复电浓度:<0.8%CH4

混合风流T8:设置专回与南五采区右翼回风下山混合风流处

             报警浓度:≥1.0% CH4  断电浓度:≥1.0%CH4

复电浓度:<1.0% CH4

专    回Tm:设置在12516专回中部

报警浓度:≥0.1% CH4   断电浓度:≥0.1% CH4

复电浓度: <0.8% CH4

皮 带 巷Tm:设置在12516皮带巷中部

报警浓度:≥0.8% CH4   断电浓度:≥0.8% CH4

专    回T9:设置在12516排瓦斯横贯内距专回5m处

报警浓度:≥1.0% CH4   断电浓度:≥1.0% CH4

复电浓度:<1.0% CH4

专   回T10:设置在12516专回内距1#横贯上风侧10~15m处

            报警浓度:≥1.0% CH4   断电浓度:≥1.0% CH4

复电浓度: <1.0% CH4

专    回T11:回采一个横贯后,专用回风巷正前迎头5m处

            报警浓度:≥0.8% CH4   断电浓度:≥0.8% CH4

复电浓度: <0.8% CH4

烟雾传感器:安设在皮带巷皮带头下风侧10~15m处。

风速传感器:安设在专用回风巷1#横贯以里10~15m处,报警风速≥4m/s。

CO传感器:安设在专用回风巷1#横贯以里10~15m处,报警浓度≥24PPm。

温度传感器:安设在专用回风巷1#横贯以里10~15m处,报警温度≥26℃。

风筒开停传感器:安设在专用回风巷正前迎头的第2节风筒上。

风机开停传感器:安设在专用回风巷风机馈电电缆上。

所有瓦斯传感器断电范围为采煤工作面及其皮带巷的全部电气设备。不得自动复电,符合规定后方可人工复电;要求瓦斯电闭锁装置动作灵敏、准确,并按规定进行标校,保证断电功能可靠,当皮带巷长度小于1000米时,TM探头可取消。

附:瓦斯监测、监控图(见附图)

2.4 监控监测系统管理

工作面生产时,每班工长必须按照规定挪移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传感器,确保其位置符合规程规定,另外做好移架时瓦斯传感器保护,防止碰撞、拉断;防止采机割断监控线;防尘人员冲洗巷道时必须保护好传感器,防止传感器进水造成故障。

2.5 防尘、防灭火设施布置和安设要求

2.5.1 各运输转载点要安设喷雾防尘装置,运煤开启,停运关闭。

2.5.2 净化水幕共安装4道,即轨道巷2道,皮带巷2道。两巷距离巷道口30m各安设一道,距离工作面30m各安设一道。

2.5.3 两巷每隔200米安设一组隔爆水袋(或槽),水袋(或槽)的数量按巷道的实际断面按要求进行布置。

2.5.4 每道支架安装一组架间喷雾。

2.5.5 采机与清水泵必须联锁,采煤机喷雾采用单独水管供水,采机内外喷雾及架间喷雾齐全完好,采机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小于4MPa。

2.5.6皮带巷每50m、轨道巷每100m安装一个洒水三通阀门。

2.5.7 皮带保护装置、电气保护装置必须按规定使用。

2.5.8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5.9 由通风区进行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定期对采面进行检测及气样分析,发现自燃发火预兆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5.10 工作面每隔15米安装一个灭火器。

2.5.11 防灭火时,要同时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21~224、226、227、244条的规定。

2.5.12 当工作面回采完毕后,必须在45天内撤出设备,进行密闭。

附:综合防尘系统图(见附图)

2.6 防瓦斯、煤尘管理措施

2.6.1 工作面回采前按规定由通风区组织进行煤体注水。

2.6.2 每班配备专职瓦检员,一班三检。并按规定检查两巷的风速和风量,队干部及工长、电工、采机司机下井佩带便携式瓦检仪,按规定检查瓦斯浓度,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36、138、139、140条之规定。

2.6.3采煤作业时,必须使用采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各转载点喷雾灭尘装置;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2.6.4 工作面进风巷至少每五天冲洗一次;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0m范围内每班冲洗一次;回风巷距工作面100m范围以外每天冲冼一次。

2.6.5 杜绝无风或微风作业,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2.7 防灭火措施

2.7.1 日常管理

每周对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等地点进行一次全面的观测。观测参数包括:现场气体成分、气温、水温、其它发火征兆等。

专用回风流安设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各一个,在皮带头回风侧10~15米安设烟雾传感器一个。

对抽放钻孔的气样每月取样一次,送实验室进行分析化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工作面自然发火预兆的地点,立即发出发火预报。

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得向采空区丢煤,才高必须按个控制,不留顶、底煤,两端头及共组面浮煤必须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采空区。

加强巷道及工作面支护,尽量避免冒顶、漏顶事故的发生。发生冒顶、漏顶事故后,必须将冒顶、漏顶区域的浮煤、虚煤清扫干净,并构顶。

皮带头20m范围内、油脂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皮带头、油脂库、移动油脂车、系列车每处各安装两个有效灭火器,皮带头、系列车、油脂库必须配备不小于0.5M3沙箱。皮带头要安设不少于20m的消防软管。

2.7.2 阻化剂系统的使用

轨道巷安设一台型号BH-160/12.5的阻化泵,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必须向进风上隅角喷洒阻化剂,阻化剂中MgCl2配比浓度不小于15%。

2.7.3 采空区有发火迹象时(实验室分析采空区气体成分表中有C2H2、C3H6气体),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所有人员,对采空区进行注氮,并向公司汇报。经过采取措施后,采空区无发火迹象时,方可恢复生产。采取措施后,工作面采空区仍然后发货迹象时,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封闭该工作面对采空区进行注氮。

2.8  通风管理措施

2.8.1 回采前由通风区负责安设通风设施,调配好工作面风量。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的原则。

2.8.2 当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或其它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节风量保证安全生产。风量无法满足生产时,必须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确保通风安全。

2.8.3 以风定产时,通过调整采机牵引速度的方法,控制出煤速度,以调整瓦斯绝对涌出量,从而控制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将瓦斯监测系统各探头处的瓦斯浓度控制在断电浓度以下,确保安全生产。

2.8.4 人人必须爱护风门,做到随手关风门,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各种通风、防尘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设,并正常使用,不得随意损坏。发现通风设施受到损坏,必须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必须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和矿、区调度。

2.8.5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两巷抽放管路,防止大块煤矸破坏抽放管路。

2.8.6 通风管理要严格执行《马兰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中的管理规定。

文档

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

12516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由于我队12516工作面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有所变更,特编制本措施。1运输系统1.1皮带头缩回19米,安装一部7/200小溜子。1.2运煤系统采机割煤→工作面运输机→转载机→Ⅰ部皮带→Ⅰ部小溜子→南五2#煤皮带下山→南五2#煤煤库→910东大巷→910南大巷→井底卸载坑→主斜井皮带输送机→地面原煤仓。1.3机电管理机电设备配备表名称型号数量备注采煤机MG-250/600-WD1部600KW刮板运输机SGZ-7/6301部采用进口大链(功率:315KW×2)液压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