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具有对应信息元与对应因子在五维时空中的同步交错性,穿越性和模糊选优性,但每一系统时空维均遵循“螺旋循环重演律”而运行(如从天体到基因都是如此)。
D、具有全息元及全息因子在阴阳对称,动态“湮灭”整合下的互变、异变、激变等非稳态性(变易性)及生灭性和变中守常的制恒性(不变性),即遵循“函三对称统一律”。
E、整体是一全息统一架构,具有函三为一(函三对称,模糊守中,全息统一)的简易性,这一全息律即为“三生万物”之原动力架构,生命之动力渊源正在于此。
F、该架构涵盖了全部时空的显态信息、隐态信息及其过渡信息和能量转换之分配。
G、太极运行中离心旋射(正宇宙时空走向)的同时也存在向心旋射(反宇宙时空塌缩走向);遵循“球式太极旋射缩张律”。
不了解宇宙太极所具备的上述特性(请参阅((-T-宙球式太极运行的全息架构》,周天元文,载于1996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宇宙全息统一论研究》专辑,周天元主编)就无从进入易道而谙其“易与天地准,故能弥论天地之道”,当然也就只能将太极图视为配
圈22000年6月太阳风暴图(顺旋)
图4仙女大星云(顺旋)
(一)河图是(古)天象与(古气候)整合之象
古人日:“大象无形,命理形之,其不明其理,人治之异也。”是说“太极”之类的“大象”本无自然显形,只是人之生命合律于宇宙生命运行法则时才感悟到显形。
《文列卦序》日:“龟葬者龟藏也,龟葬有图,谓龟睃有河图也;若非,归藏有河图未可非也。”虽然,不知“龟葬”、“龟藏”为何物,但根据张哲先生叭‘归藏
*①湖北省地质研究所工程师。
文附件大而概之而已。然而殊不知太极图本身就涵界着验证真理的功能法则,即“美学一科学一哲学”函三对称,验证攀升的自然生灭循环法则。美学与哲学是一种互根对称和互攀对称之运行形式,科学位于其中承担着具有模糊逻辑态的精到验证角色,无时元刻不在将美学与哲学之问的对应“碰撞”,即“湮灭”过程及结果进行设卡验证,通得过则互为放行,互根升级,通不过则化为因子等待整合,其严谨性、:f,:t-eP性不容被忽视。显然,太极图给人的视角冲击并非模糊的标志性感受,而应该是宇宙真谛直接对应的明确反映,包括着天、地、人纵横竖等五维运行架构的函三对称、全息统一之美学法则。
那么,何以知晓太极图是宇宙真谛的直接对应反映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多年来有些人们视太极图为“迷信”的疑团和误区所在,更是研易者必须弄清楚的有关终极法则、终极关怀的科学专题。
一、太极图“象天”之内涵
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成果得以验证,许多天体架构及其运行性状均惊人的与太极之象全息相似,简直就是一脉相承。如太阳风的旋射(图2),银河系的旋臂(图3),仙女大星云(图4)等等。只要是成熟或处在成熟过程中的天体(正-T-宙)均具有旋涡星系(图5)似的顺向(顺时针)旋象,正所谓“阳气于天,真气于人,合而顺焉。”
图3银河系(中)(顺旋)
图5旋涡星系(顺旋)
易历法”之计算及其《听易论》之研究,也可认为“龟葬”、“龟藏”应为“归藏”无疑。也就是说在更早的“归藏易”时期历法就已潜藏于河图之中了。
河图(图6)由30个黑圆点(阴)和25个白圆点(阳)按天地对称(对应性对称)运行所确定的候象节律进行动态分布的四季节气之象标示。具体而言,河图是以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之斗柄(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构成)所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显象(图11)。图11十二消息卦循环轨迹太极图
这一显象说明了太极真谛“无形而无不形之”的自然生命圈之理性融合和映射。它在逻辑上是否成立呢?笔者可从数学角度给予展示。
十二消息卦给阴阳变化规律的12分度离散量
——卦数g(g=1,2,3……12),g=1对应于乾卦,卦
图中顺时针方向即为g增数(月分)的方向。
设k为第g卦由卦心指向交界点的矢径。取
max
k=1,则在rg—g空间中有
Il一吉(g一1)
(o<g≤6)r91
【2一去(g—1)
(6<g≤12)
引入离散变量:时问t=0,1,2……(取巳=0之时刻,顺时针方向为t增加的方向),则g是t的离散周期函数,周期T=12:
g=t一12n+1
(12n≤t<12(n+1),n=0,1,2
……、
将t连续化,作空间变换:
fp=。
【甲=詈(t一12n)
则可得到极坐标下的阴阳界点的连续轨迹,即
太极图中的阴阳分割线——两段阿基米德螺线,参
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互根互有规律即是一完整的律合于大统架构的太极图。
(二)先天八卦次序图的太极隐象
将先天八卦次序图从乾阳段与坤阴段之正中断开,并分左右将其竖起并列观察便可发现左右正好是两条阴阳鱼的雏型(图12),而且“阳鱼”中的“阴眼”即为“坎”,“阴鱼”中的“阳眼”即为“离”。将此图进而圆滑,并以方角补圆缺即为一完整太极图。此隐象并非巧合,(文烈序卦)日:“羲卦者生之先也,卦之所含阴阳数定,并之即出阴阳动焉。”显然这便是先天八卦本身就潜隐着太极之象的说明。《系辞传》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反推之则八卦生于太极,太极必隐象于八卦之中,显然先天
八卦本身早就已潜隐着太极。“太极——八卦”的逻
辑关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井然有序的。
图12
眼下,曾先后出现了一些牵强附会的“太极图说”,多是玄之又玄,这是易学研究之大忌。笔者一贯强调:哲学必须以美学作为互根互攀的定位对象,二者之间的对称效用不得由二者任意一方作为鉴定,而只能由充作二者之间且随时可标示其和谐与否,真伪与否的科学进行动态鉴定和终极鉴定,这是太极函三为一的终极美学准则。
ApproachestotheTaijiLifeMechanismandtheCriteriaofMakingtheTaijiDrawing
ZHOUTian——yuan
(LifeScience
DepartmentoftheInstituteofPracticalTechnology,Dangyang444116,China)
Abstract:InthescienceofThe
Changes,Taiji
represents
holographicreflectionthatincludeseverythinginit.Itsmech—
anismisrigorousandscientific.WhatitrevealsisthescientificimplicationofthetheorythatTaijiexistseverywhere.Itis
mustforlearnersofthescienceof
The
Changes
to
makecleartheserialimplicationofTaijiandthecriteriaofmaking
Taijidrawings,otherwisetheywillbetrapped
in
theviciouscircleacademyforacademyssake,andscienceforsciences
sake.Key
Words:mistaken
ideasofTaiji
drawing;Taijimechanism;holographicreflection
ofHeaven,EarthandHuman;
structure
ofmotiveforce
on
life;techniqueofmakingtheTaXidrawing
(责任编辑陈丽娟)
10
万方数据
太极生命机理及太极图绘制标准之探源
作者:周天元, ZHOU Tian-yuan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实用技术研究所,生命科学室,湖北,当阳,444116刊名:
安阳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2)
1.湖北省地质研究所工程师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ydxxb20040200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