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25:21
文档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学号分类号C93密级毕业论文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5月10日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支柱产业。信阳茶叶品质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正在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繁荣时期。信阳素以茶叶而闻名于全国,众所周知,信阳毛尖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推荐度:
导读单位代码10学号分类号C93密级毕业论文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5月10日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支柱产业。信阳茶叶品质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正在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繁荣时期。信阳素以茶叶而闻名于全国,众所周知,信阳毛尖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单位代码    10      

学  号  

分 类 号    C93     

密    级             

毕业论文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名称    国际学院          

专 业 名 称    工商管理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2012 年 5月 10 日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支柱产业。信阳茶叶品质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正在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繁荣时期。

信阳素以茶叶而闻名于全国,众所周知,信阳毛尖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在各个茶楼以及饭店都可以见到信阳毛尖的身影。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阳毛尖以前的一些生产方式及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写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针对信阳毛尖现在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信阳茶产业的现状及特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这三方面着笔,最终找到适合信阳茶产业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信阳茶叶,问题,措施

Xinyang Tea in Developed Encounter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Tea is Xinyang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t has a strong competitiveness, good prospect,it is a sunrise industry, ecoindustry, health industry, pillar industry. Xinyang maojian has a high quality, cater to most consumer’s need,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 of xinyang tea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it is going to the boom period.

Xinyang is famous for tea in China. as everyone know ,Xinyang Maojian has been the known brand. In every tea house and restaurant we can see Xinyang Maojian. While,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Xinyang Maojian has not adapted to the need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ing. I write this article with the purpose of analyse the existent question of Xinyang Maojian . I begin to write this paper with three aspects,include the act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existent question and take action of Xinyang tea industrie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way to boost tea industries grow.

Key Word: Xinyang tea, Question, Measure

一、绪  论

(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出口商品,同时它也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我国茶叶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种植的茶叶种类丰富,茶叶是我国南方的产物,然而信阳虽处于中原地区,但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所以也是一个产茶的地区。

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到1990年,在这年6月份在广州举行的国优名茶复评中,信阳毛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登国家金奖宝殿。然而近些年来信阳毛尖在全国的排名并不是太靠前,前些年甚至滑至第七名[1],这些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信阳原本就是以农业为主,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信阳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就一定得将这个优势凸显出来。

写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将信阳毛尖的品牌优势重新发挥出来,在茶产业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给予一些有用的建议,使得茶产业的发展能够跟的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将信阳毛尖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使得信阳毛尖走出国门,走进世界人民的生活中。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信阳人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信阳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目前对信阳茶产业的研究还较少,但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各地区的茶产业做了很多研究,一般都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包括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对策研究,这些方面研究的比较深,比较细。

金开美、郭祯、卢兆成等在2007年9月《农业科技通讯》上对信阳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可行性做了充分论证。他们认为信阳不仅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同时具备雄厚的发展背景和强有力的支持。陈永红在2009年第13期《河南农业》中对河南信阳茶产业在现今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同时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王金平在《安徽农业科学》上发表了“信阳茶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这篇论文,介绍了信阳茶产业近年来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叙述了茶树在茶园微生物控制、茶树无性系良种短橞杆插繁育技术等一些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当前茶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论文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同时还结合近年来信阳毛尖发展的情况,从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问题和对策,更具真实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学术期刊和书籍等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把信阳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四)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由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构成,论文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及其特点、信阳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信阳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信阳茶产业,通过对信阳茶产业近些年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信阳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引导的不足,同时企业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方面的失误,因此本篇文章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信阳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问题,并针对这六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信阳茶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信阳茶叶的发展过程

1、信阳茶叶的种植历史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所以茶叶品质优异。在信阳当地关于茶叶的种植有很多的传说,有关关于发现古代茶树的消息,在2006年的《大河报》上发表了《千岁古茶树惊现鸡公山》的文章。信阳茶叶始于周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元朝和明朝对茶叶的记载较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恢复,清朝中期是信阳茶叶的另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制茶技术日益精湛,茶叶质量也越来越讲究,在清末出现了信阳毛尖。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了大力发展,名牌茶叶生产技术日益得到完善。1915年在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信阳茶叶的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

2、信阳茶叶种植面积与品种的变化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主要种植在浉河区的浉河港、董家河、吴家店乡的深山区、南部的东双河、柳林、李家寨、谭家河、十三里桥以及平桥区的平桥镇等这些乡镇的部分高山区和浅山区。20世纪90年代信阳开始引进福鼎大白茶绿茶品种,耐寒性较差,比较适宜种在平地或低山。在2011年,信阳浉河区茶叶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47.3万亩,茶园面积每年以近5万亩的规模在递增[2]。

多少年来信阳茶叶就是绿茶毛尖,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中国名茶之一,素来都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享誉海内外。而近两年在卢展工的倡导下又开发了信阳红,信阳红的出现改变了信阳茶叶只能摘一季的现状[3]。而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品质上佳的信阳茶完全可以也应该有多种面目,因此近两年又有信阳白茶,信阳古茶,信阳乌龙。

(二)茶产业发展特点

1、信阳茶叶种植已初具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信阳茶叶以惊人的速度在飞速发展着,茶园种植面积由初期的2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120万亩,足足增大了60倍。信阳茶叶种植分布的区域相对集中,种植地点主要集中在浉河区、光山县、商城县、固始县、新县和罗山6个区县,其中以浉河区最多。6区县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94.2%,规模种植发展迅速,茶农种茶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

2、茶叶生产采用产业化模式

近年来信阳市狠抓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建立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这些都是实现茶叶规模生产经营,规模效益的前提和保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信阳市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了实效。例如光山的蓝天玉叶集团1万亩的无公害生态茶基地已建成,信阳佛灵山生态茶叶基地已发展成1万亩等。

同时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近年来,信阳市各地把发展名优茶机械化生产作为推进茶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创新机制、内部引进外部联系、全方位服务等多种手段,帮助基层茶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使的信阳市名优茶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4]。

茶树良种普及率得到提高,随着种茶区域的扩大,千亩、万亩以上规模茶园的不断出现,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目前,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3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左右,主要品种有福云6号、福鼎大白、龙井43、乌牛早、浙农113、浙农117、舒茶早、迎霜、劲峰、薮北茶等等。

3、“信阳红”走进市场

2010年是“信阳红”元年,这在2300年的信阳茶业史上书写了新的一页。如果说“信阳毛尖”开启了信阳茶产业一个时代,那么,“信阳红”的出世,则是信阳茶产业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由于“信阳毛尖”产量很低,而且,绿茶一般一年只在春季采摘一次,并且春季还分谷雨前茶和清明前茶,这些导致产量很小。但实际上,茶叶一年可以采摘好几季,春茶以后还有夏茶、秋茶,甚至有的地方还有冬茶。而现在的绿茶,采完春季茶之后,夏季茶、秋季茶怎么办呢,能不能采摘呢?做绿茶不行,这会有损“信阳毛尖”的品质,那么,夏季茶、秋季茶就可以用来做红茶。

在信阳红茶的研制过程中,为了保持信阳毛尖茶叶形状精美的优点,解决信阳夏秋季节茶茶多酚含量高、口感苦涩的问题,经过反复的试验,在借鉴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在制茶专家的现场指导下,逐步掌握并且完善了一套信阳红茶独特的加工工艺方法[5]。主要表现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艺阶段的创新上,尤其在发酵这个过程上,最为强调温度、湿度、茶叶表面温度、发酵时间的精准控制,把茶叶片变成铜红色、青气消失、现出清新花果香作为最适合的时候。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在2010年4月13日,九拓信阳红公司研制的信阳红茶首先面世,接着五云、文新、佛灵山、光州、辰龙、九华山、十八盘、其鹏、广义、灵鼎峰、磨盘山、黄柏山等一批茶企业研制的红茶也相继问世。到2010年末,信阳市8个主要产茶县区已有30多家茶企业生产红茶,产量一度达到50多万公斤。

信阳红茶以其条形好、色泽好、成份好、品感好的良好品质,一投入市场便遭到很多好评。在此后举行的信阳国际茶文化节上,各地茶叶客商举杯品茶,纷纷拍手叫好。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在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上说:“‘信阳红’初出茅庐,便茶香四溢,获得好评,赞誉有加。”在2010年9月份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的“信阳红”品质鉴评会上,专家组对“信阳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信阳红”形状条索紧细,色泽棕润且多金毫,内质汤色红亮,味道香甜持久,叶底嫩匀红亮[6]。

三、信阳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阻碍茶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1、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

目前,信阳市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茶园面积约有20万亩,这些老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30%,建园基础较薄弱,特别是早期建立的茶园,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如开垦时翻的土很浅、种植时又没有施有足够的肥料、没有修筑梯田、土壤基础条件差等,造成茶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肥力下降,土层较浅而且易结到一块去,通气效果和保持水份效果都不好,水、气、热得不到充分调节,茶树生长的很慢。有些坡地茶园跑土、跑水、跑肥现象时常发生,茶树根系裸露、吸收养分少,影响正常生长,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影响茶叶质量,还不利于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推广[7]。2006年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不足5%,与全国平均水平26%相比,差距甚大。此外,信阳茶园无论是在良种推广上还是亩均产茶量上,都远低于日本、印度等国家。

发展新茶园投入时间长、成本高,许多茶农对扩大茶园面积没有足够的信心。首先是茶叶从种植到收获收益需3年以上,在这期间每亩投入至少得个2000元。目前信阳市提倡的无性系茶叶种植,采摘的时间早于普通茶叶7-10天,芽头齐、品种纯正,产量高出普通茶叶三分之一,比较适合机械采摘和炒制,但是因为投入大,每亩光茶苗就需要600元,比普通茶贵400元,而且管理复杂,茶苗成活率还低于普通茶苗,这些都超出了一般种茶户经济承受能力[8]。其次是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里都剩些老人和孩子,开垦新茶园缺乏有效的劳动力,同时,机械上山采茶也面临路不通、成本高的难题。再次目前全市可用机械采摘的茶园很少,绝大多数仍然是传统的人工采摘,在目前雇佣工人比较困难、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尤其在一些深山偏远地区,茶叶不易采摘,直接影响了种茶户积极性。最后是部分茶农对三年后茶叶价格能否走高心存疑虑,再加之国家没有补贴,许多茶叶种植户对扩种茶园信心不足。

2、茶叶品种单一,产业延伸不够

2006年信阳市20968吨的茶叶品种中,绝大部分仍为散形茶,其中“信阳毛尖”约有13000吨,占62%左右,炒青、烘青和蒸青绿茶等“小包装茶”约有7000吨,占33%左右;金刚碧绿、仰天雪绿、灵山剑锋、其鹏碧云、申林薮北、申林玉露等地方新名茶约有1000吨,只占5%左右。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这些产业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尤其是一些县区仅生产高档春茶,夏、秋季节茶叶生产很少,茶树鲜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二)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茶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

信阳市茶园分布虽然比较集中,但是大多数都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定程度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的充分发挥。目前信阳市茶叶加工企业有306个,但“龙头”企业仅有十多家,年平均加工能力只有1000吨左右,还不足总产量的5%。信阳茶叶产业化水平低的主要表现:一是茶叶初始加工厂70年代前的占70%、80年代后的占30%,底子薄、起点低、加工条件差,加工工艺不规范,设备陈旧,以致于茶叶产品规格不统一,品质不稳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二是一大批新生的民营茶叶企业和加工营销专业户,还没有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仍然处于创业时期,一些企业靠的扶持生存,在茶叶新品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国内外其他企业差距较大,茶叶的综合利用水平低。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缺乏人才,制约了企业和企业家素质提高[9]。四是企业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落后,制约了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五是在炒茶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偏少,许多依托大型茶叶企业来生产加工的种茶户,由于自己不会炒茶,加上大型加工企业到6月份就停止收购鲜叶、停止加工,所以一年只能采摘一个月多的春茶,靠出售鲜叶获益,夏、秋季节的茶叶无法采摘,导致每亩茶园收益相对减少。

2、营销理念落后,品牌缺失

目前信阳市茶叶营销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得粗放式经营状态,即以广大茶农“挎蓝式”上街销售的传统交易方式为主,茶农与消费市场脱节,没有紧密的联系上,利润率较低。营销组织主要以茶店、茶庄及中间贸易商为主体,各自为政,相互排斥,有时甚至恶性竞争。虽然近几年来产供销一体的较大规模营销组织发展较快,但比重小,对整个茶叶经济贡献度低。

2006年,信阳市茶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200多个,而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品牌仅仅只有50多个。全市茶叶产量2万多吨,即便不剔除非商标市场销量,平均每个商标市场占有量仅有100吨。省级最大的龙头企业“五云”、“文新”等品牌的市场占有量也不到200吨。茶产业缺乏整体的营销战略,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市场开发力度小,品牌建设滞后,出名的品牌很少,缺乏长远规划。

3、扩种新茶园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从2006~2007年度信阳市发展的约12万亩新茶园投资情况看:1亩无性系的高标准茶园从整地、开挖到建成投产,每亩需要投入3000元左右;1亩有性系的茶园从建设到投产需2000元以上;这样一算,全市仅新茶园建设就需2.5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修建加工厂及配套设施,资金投入量将会更大,仅凭茶农和企业自有资金很难完成。虽然信阳市各级出台了一些优惠和扶持措施,但由于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很难落实到各家各户。同时,由于茶叶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很少,缺乏工作经费,茶农渴望指导却得不到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4、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

信阳传统名优茶基本上都是由手工炒制,标准不容易把握,相当一部分炒茶的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不少茶农和企业经销人员只重视茶叶的色、香、味、形,而忽视了茶叶的质量,缺乏相关的茶叶生产安全知识。一些小规模茶厂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很差,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落后,以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对与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加工设备、环境检测以及茶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这些都缺乏相关部门监督,严重影响了信阳茶产业的做大做强。

四、信阳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的从内部解决问题

1、做好基地建设

首先,要积极稳妥的推进信阳茶园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信阳的气候资源,选育无性系新品种,并做好外来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确定一些适合在信阳市种植的新品种。二是规范栽培技术。开垦时翻土要深、种植时要施有足够的肥料、还要修筑梯田等,不使茶园水土流失,还要注意通气效果和保持水份,争取使得水、气、热得到充分调节。三是根据茶叶经济在当地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建立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乡,示范村,并出台优惠[10]。通过补助或贴息贷款,引导茶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种植。同时,改造低产衰老的茶园,茶园改造和新建茶园都要有优惠。而且要尽早的规划建设加工基地,等新茶一出来便有很好的设施对其进行加工。

2、多元化开发

首先,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做到高、中、低档产品一同开发,初加工与精加工齐头并进。一是夏秋季节的茶叶的利用,要多加重视,把信阳红做好做大,同时在茶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中要走机械化的道路,扩展茶叶大众消费品市场。二是鼓励企业投资茶叶精、深加工领域,把茶叶做成保健茶、食品茶、速溶茶、药用茶等等。其次,还要拉长产业链,提供多样化的茶产品,开发适合不同领域,不同消费者,不同消费习惯的人群的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改善茶叶的包装,在过于简单包装和过度包装这两个极端寻找结合点,根据茶叶的产地、价格、质量、品牌而实行多样化的的包装,鼓励小包装和精包装。

(二)努力改造外部环境

1、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

一是要重点扶持规模型、科技型、现代化形的企业,建立企业档案,关心企业发展,关注企业与银行的关系。二是茶叶产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协调功能,帮助茶叶企业协调好与农户的关系,促使他们之间更好的合作,以使茶叶企业做的更大更强。同时,建立科技人才队伍,定期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培训,参加各种展销会,从别人的举办模式中学到一些东西运用到信阳茶叶的展销会上。引导龙头企业申请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引导龙头企业以开拓市场为重点,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合同为纽带,建立适合绝大多数农户发展的合作共赢的关系,使龙头企业和茶农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2、提升品牌,加强宣传

加快信阳茶产业的资源整合,创建知名的品牌,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品牌竞争是21世纪市场竞争主要形式,品牌竞争也是现代茶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阳毛尖是国家级名茶,也是名牌产品。首先,我们要采取措施强力打造这个品牌,利用各种宣传机会和条件,广泛的宣传信阳毛尖的文化内涵、生产历史、自然资源、实用价值和品质特点,让信阳毛尖的品牌形象走向市场,让每个人都知道,同时让信阳毛尖茶走向全国,面向世界。其次,要引导茶叶企业,茶农和行业组织形成合力,加强对茶叶的价格,标识和品牌管理,把分散的茶叶资源进行改造提升,形成企业航母和优势品牌。走精品名牌之路,实行种植、加工、包装、产品质量标准化,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占领市场,加快茶叶产业化的步伐。

3、出台扶持

一是要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化建设、良种化工程、品牌建设、技术培训、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及其它奖励补助等等。二是对一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茶农进行种苗补助,建议由市、县、农户各承担1/3的经费。三是通过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鼓励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积极的申报国家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以及各种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四,要积极的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的,金融企业要给予优先贷款,市财政部门予以贴息等。五是加大对茶产业的宣传投入,引导茶产业积极走出市门。

4、加强监管,推进质量安全

一要清洁环境,利用信阳的气候优势,发展无公害的茶叶,发展有机茶,推动茶叶清洁化工程[11]。二要技术标准化,必须形成统一的制作模式,茶叶生产要遵循统一的过程,标准是建立现代茶产业的基本要求。三是要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各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在提高信阳毛尖和地方名茶产量的同时,积极的开展原产地的保护工作和认证工作,保证茶叶的内在品质[12]。四要加强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和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能,加强对茶产业的监督和服务。五要完善服务体系,鼓励茶叶企业和茶农建立茶叶协会,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还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建立关于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中介组织。六要定期开展培训,发动茶产业龙头企业或茶叶协会定期给一些茶企业和个体户开展茶叶制作、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结  论

茶叶作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是世界上三大植物性饮料之一,全球现在又大约20亿的人喜爱喝茶叶,茶叶以其含糖量低,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而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软饮料[13]。河南信阳以茶叶而出名,信阳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优越的气候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条件给了茶叶生长极大的优势,发展茶叶既是信阳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又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因此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茶叶作为信阳市的特产,一定要继续做下去,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将其发扬光大,将信阳茶叶的品牌优势显现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有这个产品,进而认可它,同时,还要将眼光放长远,要让信阳茶业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让世界人民都知道信阳的茶叶品牌。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观点:1、目前信阳茶产业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茶园基础薄弱,茶叶品种单一,品牌力量不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支持不够,监管力度不严等等。2、制约信阳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上的疏忽,不管是从技术还是资金上说,这些都是上级有关部门管理不善造成的。3、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地方茶叶企业和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要做好基地建设,多元化开发,提升品牌,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出台扶持,加强监管等等。要规范管理措施,积极引导地方的茶企业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各个茶企业来说也要做好内部的管理,从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上加强管理,实施规范化的操作。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宋老师,在我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宋老师一直给我很多建议和意见,在选题,写任务书,开题报告和申报表以及文献综述、文献翻译这些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论文修改方面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指导。

还有这四年来在学业上给过我无私教诲的任课老师们,是他们教给我许多知识,让我掌握了本专业应该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是他们的教导让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让我有足够的知识能写出这篇论文。

同时还要感谢我最亲最爱的同学,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为我传达最新的消息,告诉我论文的进度,在论文的写作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同时给予很多宝贵的意见。

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最后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并对本论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

参考文献

[1]  郭桂义,孙慕芳,王广铭.信阳毛尖茶[J].中国茶叶加工,2003(4):19—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信阳市.信阳年鉴[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20—50.

[4]  袁国强,河南省信阳茶叶资源利用保护研究[J].山地学报,2004,22(6);772—775.

[5]  郭桂义,刘建军,聂东等.“信阳红”条形红茶加工技术[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6]  中国茶都. http://www.ha.xinhuanet.com .2010.

[7]  K.Bradesher. Tea Leaves:China Will be Top Exporter.NYTimes,October 11,2005.

[8]  郭桂义,王在群,刘建军等。河南省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现转与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07,(8).

[9]  金开美,郭祯,卢兆成等.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7 (9) :24—25. 

[10]  金开美,吕立哲,张顺.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茶叶2009 (2) :67—69.

[11]  郭桂义,孙慕芳,刘建军.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茶叶可持续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6,(9).

[12]  袁国强,冯德显,吕立哲.信阳茶叶—绿色食品产业德锻造与发展[M] 陕西: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33—53.

[13]  T.Fuller.A Tea From the Jungle Enriches A Placid Village.NYTimes,April 21,2008.

文档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学号分类号C93密级毕业论文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5月10日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支柱产业。信阳茶叶品质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正在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繁荣时期。信阳素以茶叶而闻名于全国,众所周知,信阳毛尖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