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25:14
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全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关于方的科学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生活处处有哲学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③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物质决定意
推荐度:
导读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全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关于方的科学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生活处处有哲学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③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物质决定意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时间:10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哲学是关于方的科学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        )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②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③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右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

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

A.气者,理之所依也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4. 牛顿在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但是晚年他则信奉上帝,将精力用在研究神学上面,并且在回答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这说明(        )

①科学活动自觉不自觉都会在某种世界观指导下进行

②有了正确的哲学观念,就能取得科学研究的成果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④缺乏正确世界观和方的指导,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932年,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反物质粒子——正电子。此后,越来越多的反物质逐渐映入科学家的眼帘。1955年科学家们观察到了最简单的反物质原子——反氢原子。2011年观察到了反夸克的粒子——反超氚。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③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的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7.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 

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

9.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①    D  ③④

13.每年台风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然而也有专家指出,灾后重建工作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甚至高过财产损失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减小,使内需大幅度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当地经济增长。这表明(        )

A.事物的内部矛盾有主次之分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14.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

寓意相一致的是(        )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15.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其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         B.对立统一        C.辩证否定         D.联系发展

17.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8.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丰寓的哲学思想。下列与“革故鼎新”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A.滴水穿石       B.非此即彼       C.不破不立        D.唇亡齿寒

20.近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使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的变化说明(        )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

    C.人能够突破规律建立新的联系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012年2月20日,俄罗斯科研人员公布一项最新成果,他们利用埋藏在永久冻土中的大约3万年前的植物种子细胞,种出整株草本植物,植物还开出了白色花朵。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那些早已消失的早期生物也可能被科学家复活,重新生长繁殖。据此回答21~22题。

21.俄科学家成功复活3万年前的植物种子表明(        )

①科学思维能证实大自然中生命有机体的起源和演化规律

②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创造性的表现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们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④科学理论能够对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作出正确的预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22.这种古植物的复活证明,永冻层作为古生命形式的自然存储地,对于人类进一步研究和搜寻传说中消失的古生物种类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这表明(        )

①事物新价值的创造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②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③事物价值的变化依赖于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23.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4.杰克·韦尔奇(美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其20年CEO生涯中,总结了一个用人规律并称之为“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为最好,70%的人为中间状态,10%的人为最差。善于用人的领导是,用两头带中间。这一“活力曲线”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整体功能始终大于局部的功能

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D.利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

25.1978年~2011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波澜壮阔的33年。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清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改革之路。以上材料说明 (        )                                                                             

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人们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早在延安时期,同志就鲜明提出“反对党八股”,提倡要讲群众听得懂的话。近年,“群众语言”在中国政坛再度流行。这表明 (        )

  A.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B.党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7.下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B.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始终

C.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D.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方式解决

28.面对旱灾持续肆虐,和旱区各级地方紧急行动起来。全军和着眼大局,协同地方有计划地安排适时开展大面积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影响区域普遍出现了大到中雨(雪),对缓解华北中东部旱情起到了关键性的积极作用。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29.“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哲学角度看,钱学森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B.衡量人生价值主要看精神贡献

C.人生道路上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总理的“尊严论”体现了(        )

A.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    D.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1.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 ③④

32.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33、进入21世纪,某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众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4年该市做出决策,启动“城市绿色工程”,7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自燃技术等,该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该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9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1年6月2日,国家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通知。《规划》中天府新区建设被特别提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天府新区是依托成都这一中心城市,拓展成都及周边的产业发展空间,建立一块具有强大产业聚集规模的功能区域。天府新区的建成,将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四川应如何坚持发展的思想推进天府新区建设?(8分)

35、2010年3月5日,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做到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关系。(7分)

36、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在我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改革采取渐进式方略:改革先从农村起步,再逐步向城市推进;价格改革先在一段时间内实行“双轨制“,再逐步并轨实行市场价格;对外开放也是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开放,由经济特区先行试验,再推向全国,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实践证明,我国渐进式改革方略十分必要,完全正确。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渐进式改革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6分)

37、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是医疗卫生改革的基本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医改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国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品向全民提供。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国家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哲学依据。(10分)

38、2010年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某校高二(2)同学开展“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在行动”的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了下列看法:

◆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理念,树立环境优先的观念,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摒除“不差我一个”的观念

◆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

◆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有时候会出现节能不减排、低碳高污染的情况。例如,太阳能是低碳的,但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高污染也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不能为了简单的低碳而低碳。

结合上述看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同学们观点的正确性。(12分)

 

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全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关于方的科学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生活处处有哲学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③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物质决定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