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路基路面工程 93第十二章 无机结合料路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2:52
文档

路基路面工程 93第十二章 无机结合料路面

主要内容\n\n主要内容:\n第一节第二节特性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概述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类基层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n\n土木建筑工程学院\n邓苗毅\n1\n\n2\n\n第一节概述\n\n第一节概述\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及其特点\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n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及水,拌和得到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
推荐度:
导读主要内容\n\n主要内容:\n第一节第二节特性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概述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类基层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n\n土木建筑工程学院\n邓苗毅\n1\n\n2\n\n第一节概述\n\n第一节概述\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及其特点\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n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及水,拌和得到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
主要内容\n\n主要内容:\n第一节 第二节 特性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 水泥稳定类基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第十二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n\n土木建筑工程学院\n邓苗毅\n1\n\n2\n\n第一节 概述\n\n第一节 概述\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及其特点\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n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或工业 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及水,拌和得到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 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 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刚度处于柔性材料(如沥青混合料) 和刚性材料(如水泥混凝土)之间,所以也称为半刚性材料,由 其铺筑的结构层称为半刚性层。\n\n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种类\n1)原材料\n①土(广义):细粒土、粗粒土、巨粒土 ②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等\n\n2)无机结合料稳定种类:\n细粒土:二灰土、水泥土、石灰土、水泥石灰土、三灰土 粗粒土:二灰碎石土、二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水泥碎 石土、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砂、水泥砂 无土:二灰、二渣、水泥矿渣等\n\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特点\n板体性好,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稳定性好,抗冻性强;强度 和刚度随着龄期而增长;经济性好;干缩温缩大,耐磨性差, 抗疲劳性也稍差。\n3\n\n4\n\n第一节 概述 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摊铺、碾压、养护\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应力—应变关系 疲劳特性 收缩(温缩和干缩)特性\n\n5\n\n6\n\n1\n\n\r\n

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n1)强度和模量随龄期增长而变化,不同种类材料的强度变化 规律也不同; 2)有较好的板体性,具有一定的抗拉性能; 3)用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与劈裂回弹模量、 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干缩与温缩等来衡量材料的 性能; 4)应力—应变特性与原材料和结合料的性质与用量、混合料 的含水量及密实度以及龄期、温度等有关。\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与时间和温度有关。所以要按不同龄期(7d、 28d、90d、180天等)和不同的温度(淮河以北地区20℃、淮河以南地区25 ℃ )来测定试件的强度,抗压和劈裂测定用圆柱体试件。\n\n7\n\n8\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n力学性能试验\n\n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设计龄期\n设计龄期: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随龄期 增长的速度不同,因此,在路面结构设计时的参数设计龄 期,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劈裂及模量的龄期为90天,对 于石灰或者二灰稳定类的龄期为180天,水泥粉煤灰稳定 类为120天,材料组成设计7天的抗压强度。 设计指标: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 强度,因此抗拉强度(劈裂强度)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 指标,抗压强度是材料组成设计的主要指标。\n\n间接拉伸(劈裂)试验示意图\n\n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示意图 弯拉强度试验示意图\n9 10\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疲劳特性\n所谓疲劳是指在荷载反复作用下,材料的极限强度会 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一般有劈裂疲劳 和小梁疲劳试验。 我国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疲劳一般采用劈裂疲劳; 无机结合料的疲劳寿命一般取决于重复应力与重复荷 载作用前的一次性极限应力的比值,试验证明,用双 对数方程或单对数方程表示较合理。\n\n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疲劳特性\n1)通过不同应力比(应变水平)疲劳试验可测绘出疲劳曲线; 2)在一定的应力(应变水平)水平条件下,材料的疲劳寿命取 决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强度愈大刚度愈小,疲劳寿命就愈长; 跟试验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 3)σf/σs <50%时,原则上可至无穷加荷次数,但材料本身变异 性大,实际试验中因材料的不均匀性,疲劳寿命要小得多。\n\nlg N f = a + b lg\n\nδf\n\nδ s 及 lg N f = a + b\n\nδf\n\nδs\n11 12\n\n2\n\n\r\n

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拌和压实后,由于水分挥发及其 内部的水化作用引起干燥收缩,以及混合料受降温影 响引起的温度收缩等。由此引起其体积收缩变化,表 现出结构的收缩应力及开裂破坏。 一般衡量材料的体积变化相对较难,因此,实际中往 往采取一维单向变化测定来反映材料的收缩性能,通 过收缩应变及收缩系数来表征材料的收缩性能大小。 干缩试验、温缩试验\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 干燥收缩\n收缩机理(原因)\n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作用、矿物晶体或凝胶 体层间水作用、碳化收缩作用\n\n干缩影响因素\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干缩特性(最大干缩应变和平均干 缩系数)的大小与结合料的类型、剂量、被稳定材料的类 别、粒料含量、小于0.6mm细颗粒含量、试件含水量和龄 期等有关。\n\n13\n\n14\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 干缩特性指标\n⎧干缩应变:水分损失引起的试件单位长度的伸缩量 ⎪ ⎪干缩系数:某失水量时,试件单位失水率的干缩应变 ⎪ 平均干缩系数:某失水量时,试件的干缩应变与失水率之比 ⎪ 干缩特性 ⎨ ⎪ 失水量:试件失去水分的质量 ⎪ 失水率:试件单位质量的失水量 ⎪ ⎪ 干缩量:水分损失时试件的收缩量 ⎩\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n\n干缩的发生与预防\n① 选择稳定剂种类与用量; ② 控制材料成型时的含水量及成型时机; ③ 保湿养生。\n\n干缩特性大小次序:\n稳定粒料类: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稳定细粒土:石灰土>水泥土和水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n15 16\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 温度收缩\n收缩原理:\n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半刚性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 的不同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表现。 一般气相大部分与大气贯通,在综合效应中影响较小,可以 忽略,原材料中砂粒以上颗粒的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 下的颗粒温度收缩较大。\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n\n不同材料的温缩比较\n石灰土砂砾>悬浮二灰粒料>密实式二灰粒料和水泥砂砾\n\n温缩的发生时节及控制\n时节:冬季低温 控制:选择材料种类与配比\n\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温缩影响因素\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温度收缩的大小与结合料类型和剂量、 被稳定材料的类别、粒料含量、龄期等有关\n17 18\n\n3\n\n\r\n

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n修建初期,半刚性 材料同时受到干燥 收缩和温度收缩的 综合作用。\n\n五、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 施工注意事项\n注意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类型选择;稳定细粒土如 石灰土、水泥土、石灰水泥土及二灰土不宜用作高 等级道路沥青路面的基层,原因在于:\n①稳定细粒土的干缩和温缩性均较稳定粗粒土的干缩和温 缩性大很多,因此稳定细粒土基层可能会产生相对更加严 重的收缩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上形成反射裂缝;\n\n经过一定龄期的养 生,半刚性材料的 变形以温度收缩为 主。\n19\n\n②裂缝产生后,雨水的浸入会加剧沥青路面的病害; ③稳定细粒土基层对施工环境和工序的要求更加严格,会 导致施工污染或者施工质量差等不利情况。\n\n20\n\n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五、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收缩特性 施工注意事项\n注意施工季节; 注意材料组成设计; 注意施工含水量、压实度、强度等控制在规定 的范围; 注意养生与保湿; 注意减少施工车辆的养生期间的作用。\n\n一、石灰稳定(底)基层概述\n在粉碎的土或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细粒土)中,掺入适 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量下摊 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底)基层称 为石灰稳定类(底)基层。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 石灰土,所做成的基层称石灰土基层(底基层)。 石灰稳定不但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且也具一定的抗弯强度, 且强度随龄期逐渐增加。因此,一般可用于低等级公路的基层或 底基层。 石灰稳定土因其水稳定性较差,不应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基 层,必要时可以用作底基层。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 区的过分潮湿路段,也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层。\n\n21\n\n22\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二、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n离子交换作用\n土具有胶体性质,表面带负电荷,并吸附钠离子、钾离子和氢离 子,石灰中的钙离子会与其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形成钙土,减小了 土颗粒表面水膜厚度,分子引力增加。\n\n二、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n结晶作用\n经过结晶作用,消石灰逐渐由胶体转化为晶体,晶体间能够相互结 合,与土形成共晶体,从而使得土粒胶结成整体。\n\n火山灰作用 碳酸化作用\n生成的碳酸钙是坚硬的晶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水稳性,它对土的 胶结作用使土得到了加固。 石灰土表面钙化后,形成硬壳层,进一步阻碍了二氧化碳的进入, 碳化过程十分缓慢,是形成石灰土后期强度的主要原因。 土中充分的硅、钙离子是火山灰作用的前提,同时必须增加土的碱 性;火山灰作用生成物具有水硬性性质,是构成石灰土早期强度的 主要原因。\n24\n\n23\n\n4\n\n\r\n

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二、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n四种作用中,主要是离子交换作用与火山灰作用,是 构成石灰土早期强度的主要因素,后期强度则更多源 于碳酸化作用和结晶作用。 由于石灰与土发生了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土的 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初期,主要表现为土的结团、 塑性降低、最佳含水量增加和最大密实度减小等。后 期主要表现为结晶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其板体性、 强度和稳定性。\n\n三、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土质:\n各种成因土都可用石灰稳定,但塑性指数低于10以下 的低塑性土(这与水泥稳定土刚好相反)不适宜稳 定,更适宜于稳定粘性土,尤其是塑性指数在12~20 的粘性土。 原因:粘性颗粒的活性强、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大, 掺入石灰稳定材料后,形成的四种作用比较活跃,因 此石灰土强度随土塑性指数的增加而增大。重粘土虽 然粘土颗粒含量高,但是不易粉碎和拌和,稳定效果 反而不好。\n26\n\n25\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三、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灰质:\n石灰应采用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对高速公路或一级 公路宜用磨细的生石灰粉。石灰质量应符合III级以上 的技术指标,并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n\n三、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石灰剂量:\n石灰剂量是石灰质量占全部土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即: 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n0.1mol/L乙二胺四 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n\n石灰剂量对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影响非常显著。在石灰剂量较低时 (小于3~4%),起稳定作用,土的塑性、膨胀、吸水量减小, 使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易性等得到改善;随着剂量的增加,强 度和稳定性均提高,但剂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强度反而降低。 常用最佳剂量范围:对于粘性土及粉性土为8~14%;对砂性土 则为9~16%。最终根据结构层技术要求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n\n27\n\n28\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三、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含水量:\n最佳含水量及略小于最佳含水量时最易压实达到较高的压实度。 石灰稳定类材料的最佳含水量需要通过标准击实试验进行确定, 经验公式为: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素土的最佳含水量+拌和过 程中的蒸发量(约在1.5%左右)+石灰反应所需的水(0.2×石 灰剂量)。\n\n三、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龄期:\n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一般初期强度较低,前期(1~ 2个月)的增长速率较后期快。\n\n养生条件(温度与湿度):\n温度高,物理化学反应快,强度增长快;反之强度增长慢,在 负温条件下甚至不增长。因此,要求施工期的最低温度应在 5℃以上,并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个月~1个 半月完成。 在一定潮湿条件下养生强度的形成比在一般空气中养生要好。\n\n密实度:\n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实践证明,石灰稳定 土的密实度每增减1%,强度约增减4%左右。而密实的石灰稳定 土,其抗冻性、水稳定性好,缩裂现象也少。\n\n29\n\n30\n\n5\n\n\r\n

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四、石灰稳定类材料的缩裂防治\n1)严格控制压实含水量:石灰稳定土含水量过多产生的 干缩裂缝显著,压实时含水量应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2)严格控制压实标准:压实度小时产生的干缩比压实度 大时严重,应尽可能达到最大压实度。 3)严格养生条件:干缩发生在成型初期,要重视初期的 保湿养护,保证石灰稳定土表面处于潮湿状况。 4)禁防干晒: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后可及早铺筑面层, 使石灰稳定土基层含水量不发生大的变化,从而减轻干 缩裂缝。\n31\n\n四、石灰稳定类材料的缩裂防治\n5)施工季节:温缩的最不利季节是材料处于最佳含水 量附近,而且温度在0~-10℃时,因此施工要在当地 气温进入0℃前一个月结束,以防在不利季节产生严重 温缩。 6)控制剂量:在满足强度要求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较 低剂量的无机结合料;在石灰稳定土中掺加60~70%的 集料也可提高其强度、稳定性和抗裂性。 7)反射裂缝的防治:(1)设置联结层;(2)铺筑碎 石隔离过渡层;(3)提高沥青下面层抗裂性能\n\n32\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五、石灰稳定类材料的混合料设计\n混合料的设计步骤\n根据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土,确定最佳的石灰剂量 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a、制备同一种土样,不同石灰剂量的石灰土混合料 b、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 (用标准重型 击实试验) c、按最佳含水量与要求压实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d、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1天,进行无侧限抗压 强度试验,按强度标准确定石灰剂量 e、工地实际石灰剂量应比实验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 1.0%\n\n五、石灰稳定类材料的混合料设计\n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及压实要求\n\n33\n\n34\n\n第三节 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n\n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六、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n路拌法施工\n①准备下承层②施工放样③摊铺④拌和与洒水⑤ 整型和碾压⑥养生\n\n一、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定义\n在粉碎或原状松散土中,掺入适量水泥和水,按技术要 求进行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和养护成 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要求,该类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 层。 水泥可用来稳定绝大多数的土类(高塑性粘土和有机质 较多的土除外),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 水泥稳定类一般可用于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 泥土禁止作为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路面的基层,只能用 做底基层。\n\n厂拌法施工\n拌和-摊铺-碾压-养生\n\n35\n\n36\n\n6\n\n\r\n

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二、水泥稳定类材料的特点和种类\n\n三、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强度形成\n水泥稳定过程中,水泥、土和水之间发生了多种非常复 杂的作用:\n化学作用:水泥颗粒的水化、硬化作用;有机物的聚合作用; 水泥水化产物与粘土矿物之间的化学作用等。 物理-化学作用:粘土颗粒与水泥及水泥水化产物之间的吸附 作用;微粒的凝聚作用;水及水化产物的扩散、渗透作用;水 化产物的溶解、结晶作用等。 物理作用:如土块的机械粉碎作用,混合料的拌和、压实作用 等。\n\n水泥稳定类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 抗水性和耐冻性。其初期强度较高,且随龄期增长而增 长,应用范围很广。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土等多种材料, 是水泥稳定类基层的总称,水泥土是水泥稳定细粒土 (粘土、粉土、黄土等)的总称。\n\n37\n\n38\n\n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三、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强度形成\n水泥的水化作用 离子交换作用 化学激发作用\n当粘土颗粒周围介质的pH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粘土矿物中的部 分Si02和A1203的活性将被激发出来,与溶液中的Ca2+进行反 应,生成新的矿物,这些矿物主要是硅酸钙和铝酸钙系列,这些 矿物具有胶凝能力。生成的这些胶结物质包裹着粘土颗粒表面, 与水泥的水化产物一起,将粘土颗粒凝结成一个整体。\n\n四、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因素\n土质\n各类砂砾土、砂土、粉土和粘土均可用水泥稳定。用水泥稳定 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砂砾的效果最好,强度高、水泥用量 少;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粘性土。一般要求土的 塑性指数不大于17。\n\n水泥的成分和剂量\n通常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好,而铝酸盐水泥较差; 水泥分散度增加,其活性程度和硬化能力也有所增大。 水泥土的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长,水泥用量过多,经济 上不合理,且容易开裂。试验和研究证明,水泥剂量为3~5% 较为合理。\n\n碳酸化作用\n\n39\n\n40\n\n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四、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因素\n含水量\n水泥正常水化所需水量约为水泥重的20% 。对砂性土, 完全水化达最高强度的含水量较最佳密度含水量小;而 粘性土则相反。\n\n五、水泥稳定类材料的混合料设计\n根据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土,确定最佳的水泥 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土:一般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水泥: 选用终凝时间较大,标号较低的水泥, 325号水泥。水:洁 净饮用水。 混合料组成设计:同石灰稳定土\n\n施工工艺及养生\n从开始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成一般控制在6小时之内,最 好在3小时之内。水泥稳定土需湿法养生,保证水泥充 分水化形成强度;养生温度愈高,强度增长的愈快。\n\n41\n\n42\n\n7\n\n\r\n

第四节 水泥稳定类基层\n\n第五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六、水泥稳定土层施工\n宜用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 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冰冻地区应在第一 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施工工序:\n①准备下承层②拌和与摊铺③整型和碾压④接缝处理⑤养生 及交通管制\n\n一、工业废渣材料\n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工业废渣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 产生的具有一定水硬性特点的无机工业废料,如:粉煤 灰、煤渣、钢渣、高炉渣、铜矿渣及各种下脚料。 工业废渣一般可在有水的条件下与石灰等碱性材料共同 作用,产生火山灰反应,稳定各种粒径不同的土。 工程应用中一般采用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或与工业废渣共 同稳定土,其中最常用的工业废渣为粉煤灰,形成石灰 粉煤灰稳定路面基层,简称为二灰稳定类基层。\n\n43\n\n44\n\n第五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第五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二、工业废渣材料及其特点与应用\n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基层具有水硬性、缓凝性、高 强度、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形成板体且强度随龄 期不断增加,抗水、抗冻、抗裂性能好,且收缩 性小,能够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 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常用作高级或者次高级路面的 基层或底基层。\n\n三、二灰稳定路面基层\n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基层是用石灰和粉煤灰按一定配比,加水拌 和、摊铺、碾压及养生而形成的基层。在二灰中掺入一定量的土, 经加水拌和、摊铺、碾压及养生成型的基层,称二灰稳定土基层。 其抗压强度也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灰稳定土的配比:石灰与粉煤灰的比,常用1:2~1:4;石灰粉 煤灰与细粒土的比为30:70~50:50;石灰粉煤灰与粒料的比常采 用20:80~15:85。 为了防止裂缝,采用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为1:3~1:4,集料含量为 80~85%左右为最佳,既可抗干缩又可抗温缩。 二灰稳定土的特点:收缩性能好;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比较高 (施工时,应尽量安排在温暖高温季节,以利于形成早期强度而成 型);易造成施工污染。\n45 46\n\n第五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第五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四、二灰稳定路面基层的材料要求\n灰质\n质量应符合Ⅲ级以上质量指标。\n\n五、二灰稳定类材料的混合料组成设计\n\n粉煤灰成分\n粉煤灰的活性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含量大于70%,烧失 量小于20%(控制其中有机质含量)。有害物质如硫酸钙等含量不 宜过大。S的含量\n\n根据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二灰 和集料,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和混合料的最 佳含水量。 混合料组成设计:同石灰稳定土。\n\n粒料\n石灰工业废渣混合料中粒料重量宜占80%以上,并有良好的级配;高 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集料的压碎值应≯30%,二级公路和二级以下公路 集料的压碎值应≯35%。颗粒最大粒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 31.5mm(方孔筛),二级公路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mm(圆孔筛)。\n47 48\n\n8\n\n\r\n

第五节 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六、二灰稳定路面基层的施工\n\n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宜用厂拌法拌制混合 料,并用摊铺机摊铺。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用 石灰工业废渣做基层和底基层时,可用路拌法施工。 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的要求基本与石灰稳定土相同。 养生期结束后,应立即浇洒透层油。\n\n49\n\n9\n\n\r\n

文档

路基路面工程 93第十二章 无机结合料路面

主要内容\n\n主要内容:\n第一节第二节特性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概述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类基层工业废渣稳定基层\n\n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n\n土木建筑工程学院\n邓苗毅\n1\n\n2\n\n第一节概述\n\n第一节概述\n\n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及其特点\n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n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及水,拌和得到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