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2:57
文档

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

**中医医院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本年度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对危急值实施制度保障、全部门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一、危急值项目统计2017年度我院共接收“危急值”报告结果3665人次。其中检验项目1350人次;放射、CT、磁共振检查项目70人次;心电图检查项目12人次。主要集中在8:00-11:00夜间20:00-22:00,周一、周四危急值的数量比平时多,科室分布以急诊
推荐度:
导读**中医医院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本年度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对危急值实施制度保障、全部门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一、危急值项目统计2017年度我院共接收“危急值”报告结果3665人次。其中检验项目1350人次;放射、CT、磁共振检查项目70人次;心电图检查项目12人次。主要集中在8:00-11:00夜间20:00-22:00,周一、周四危急值的数量比平时多,科室分布以急诊
**中医医院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

本年度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对危急值实施制度保障、全部门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一、危急值项目统计

2017年度我院共接收“危急值”报告结果3665人次。其中检验项目1350人次;放射、CT、磁共振检查项目70人次;心电图检查项目12人次。主要集中在8:00-11:00  夜间20:00-22:00,周一、周四危急值的数量比平时多,科室分布以急诊科、肿瘤血液科为主。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

医院危急值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对危急值的检测、报告、处理、记录各个环节加强控制,要求医生、医技、护士全员知晓和参与危急值管理,医务科、门诊部负责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与落实。提高了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体现了医院处治危急值的响应时间及效率。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使我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1、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意外发生,减少安全隐患。

2、“危急值”报告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医院定期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有效增强了医技、临床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促进其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病情分析提供更加充分的诊疗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4、根据我院实际、专科特点、标本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验室和临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并随着临床实际应用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结论定期分析评估、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危急值,让“危急值”真正的“危急”起来。调整后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临床随访,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患者安全。

5、“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院的实施,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不仅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二)“危急值”的应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门诊医师对门诊患者的联系方式登记存在漏登、错登。

2、部分检验、医务人员对危急值项目和参考范围不熟,存在漏登记现象。

3、个别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到结果后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向主治医生传达。

三、危机值报告制度的持续改进措施。

1、医务科、门诊部加强对各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使各科室工作人员熟知危急值范围,掌握危机值处理流程。

2、针对危急值登记本漏记、不规范登记现象,加强与护理部沟通,使护理人员接获危急值能够规范记录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

3、对危急值的项目及范围不断修订以更加合理、科学及实用。

4、积极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危急值报告制度调查,通过同行比对来客观了解自身水平,发现和解决问题。

危急值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管理制度,从医院管理体系上、运行机制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以提升医疗安全水平。通过流程管理,使各工作环节“无缝隙”,有效的避免工作中的疏忽,使医疗质量显著提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017年12月20日      

                          

文档

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

**中医医院2017年度“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本年度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对危急值实施制度保障、全部门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一、危急值项目统计2017年度我院共接收“危急值”报告结果3665人次。其中检验项目1350人次;放射、CT、磁共振检查项目70人次;心电图检查项目12人次。主要集中在8:00-11:00夜间20:00-22:00,周一、周四危急值的数量比平时多,科室分布以急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