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统称毕业论文)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首、任务书、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书、审阅记录单、答辩及综合评定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中文目录、外文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用仿宋字填写。
(二)封首
封首包括论文题目、学生所在专业、导师签字、学生本人签字。封首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其他内容用小三号黑体字。
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分两行书写,不设副标题。
(三)任务书
任务书由导师填写,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后生效,如打印,用小四号宋体字。
(四)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书、审阅记录单、答辩综合评定书
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和审阅教师分别填写评阅意见书、审阅记录单,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统一填写答辩及综合评定书。
(五)摘要与关键词
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结论等,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摘要页不要出现论文题目。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相对应,中、英文摘要各占一页,且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在后。
①中文摘要
“摘要”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摘”与“要”二字中间留两个空格。此行的段前距和段后距调整为“自动”。摘要文字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2倍行距”,首行缩进两字符,一级标题。中文摘要页的页码为罗马字符Ⅰ,居中。
②英文摘要
“ABSTRACT”居中,采用小二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段前段后距均为“自动”。文字部分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为“1.2倍行距”,首行缩进两字符。英文摘要页的页码为罗马字符Ⅱ,居中,一级标题。
2 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
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关键词段前段后距均为“自动”,首行缩进两字符,采用小四号宋体,其中“关键词”三个字加粗。各关键词中间用分号连接。
英文关键词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段前段后距均为“自动”,首行缩进两字符,其中“Keywords:”加粗。各关键词中间用中文输入法下分号连接(若某个关键词是一个词组,则中间用空格连接)。
(六)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内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主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①中文目录
“目录”二字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段前段后距为“自动”。“目”与“录”之间空两格,一级标题。
目录的格式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0字符;
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1字符;
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行距均为1.2倍,段前段后距为0。
目录中标题前导符格式选择如下图所示,页码右对齐。
②英文目录
“CONTENTS”居中,采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段前段后距均为“自动”,一级标题。
英文目录的格式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首行缩进0字符;
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首行缩进1字符;
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首行缩进2字符。
行距为“1.2倍行距”,段前段后距为0。
(七)正文
统一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重要编辑手段。
①一级标题格式
一级标题是论文每章的题目,各章用分节符单独分页,因此一级标题应置于页首。具体格式为:第1章,空一格后写明该章题目,小三号黑体,居中,大纲级别“一级”,段前段后“自动”,1.2倍行距,首行缩进0字符。标题中不应包含标点符号。
②二级标题格式
1.1,空一格后写明该节题目,四号黑体,居首,大纲级别“二级”,段前段后“自动”,1.2倍行距,首行缩进0字符。标题中不应包含标点符号。
③三级标题格式
1.1.1,空一格后写明该小节题目,小四号宋体加粗,居首,大纲级别“三级”,段前段后“自动”,1.2倍行距,首行缩进0字符。
④注意,三级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标题中不应包含标点符号。
⑤三级标题后需要排列的部分
可以按照1、(1)、①、一、(一)等排列,但要求全文上下统一。格式与正文内容一致。
⑥正文内容
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内容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简练、通顺。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行间距设置为1.2倍行距。中间如有英文出现,使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与公式有关的外文符号,用公式编辑器编写。
论文中的插图要精选。图号采用逐章单独编序。如:第2章第5个图,表示为“图2.5”。图号后,空一格写出图名。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等标出,如:图2.5(a)。图号和图名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字体采用五号宋体,图及其对应的图名必须置于同一页。如果是含有文字内容的框图等,图中的文字也采用五号宋体,或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图名段前距为0,段后距为“自动”。
论文的表格采用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1),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边框设置为“全部、实线,1/2磅”。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等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号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字体采用五号宋体,表名段前距为“自动”,段后距为0。表及其对应的表名必须置于同一页。表格中的文字也采用五号宋体,或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表格内如有不需要填写的空格,应加“/”占位。
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写,公式应标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采用逐章编序(如(3.6),格式与正文一致),序号排在版面右侧,调整公式与其序号间空格,使公式大致位于中间。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用破折号给予注释并标明单位,注释与单位之间用逗号隔开。若有多个需注释的物理量,应分行标注并以分号隔开,破折号尽量对齐。注释应写在公式的下一行,一般顶格写。
如:
(3.1)
式中:——合力,N;
——质量,kg。
(八)致谢
“致谢”二字采用黑体四号字,居中,一级标题。“致”与“谢”二字中间空两格,段前段后距设为“自动”。致谢内容应简单明了,实事求是,格式与正文一致。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以分隔符形式另起一页,不得直接放在任何章节之后。“参考文献”四个字采用黑体四号字,居中,一级标题。段前段后距设为“自动”,1.2倍行距。
在正文中引用他人成果,应在引用段落或句子之后,用方括号标明序号,以上标形式标出,如[1],并在参考文献中对应列出。一般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中应分条列出,每条单独成段,顶格,中文用小四号宋体,外文的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1.2倍行距,段前段后距为0。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①专(译)著: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②连续出版物: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④技术标准: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例如:
[1]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6.
[2] 陈树清.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外国教育动态,1982,(1):28-30.
[3] 许家林.岩层移动与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博士学位论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1998.
[4]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197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需要注意:以上序号用中扩号,与文字之间空一格。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上一行文字对齐。
(十)附录
用分页符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而定,可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编入论文附录中。附录序号采用连续标号,如附录1,附录2等。各附录之间用分页符隔开。
“附录”二字及其编号,格式采用顶格置于页首,黑体四号字,一级标题,段前段后距设为“自动”,编号后空一格,写明该附录题目。附录内容格式与正文一致。
三、论文版面要求
1 页面设置
撰写论文时,将页面设置为16开(18.4×26厘米),页边距为:上4.5厘米,下1.5厘米,左2.3厘米,右1.7厘米。
2 页眉页脚
将页眉设置为3.7厘米,页脚设置为1.5厘米。
页脚插入页码,字体设为小五号,居中。其中中英文摘要,中英文目录采用罗马数字各自按顺序标注,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等,按阿拉伯数字顺序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