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命题“若不正确,则不正确”的逆命题的等价命题是( )
A.若不正确,则不正确 B.若不正确,则正确
C.若正确,则不正确 D.若正确,则正确
【答案】D
【分析】由命题“若p不正确,则q不正确”,根据四种命题的定义,我们易求出其逆命题,进而根据互为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易求出结果.
【详解】解:命题“若p不正确,则q不正确”的逆命题是:
“若q不正确,则p不正确”
其等价命题是它的逆否命题,即
“若p正确,则q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种命题的逆否关系,根据四种命题的定义,求出满足条件的逆命题,及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为等价命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已知,则“,”是“不等式”成立的( )条件.
A.充分非必要 B.必要非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答案】A
【分析】化简不等式为,再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不等式等价于.
故当“,”时,,故,即“不等式”成立.
当“不等式”成立时,,可能是,故不能推出“,”.
所以“,”是“不等式”成立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3.已知在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①若对任何都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②若对任何都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③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④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⑤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答案】B
【分析】这是恒成立,有解,零点问题的概念题,根据条件转化为最值问题,理解,判断选项.
【详解】由条件对任何都有,可知,即的取值范围是,故①错②正确;
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有解,说明应属于函数在上的值域,故③正确;
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有解,则,即则的取值范围是,故④错⑤正确.
故选:B
4.设集合,,,,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任意,是的子集;对任意的,不是的子集
B.对任意,是的子集;存在,使得是的子集
C.存在,使得不是的子集;对任意的,不是的子集
D.存在,使得不是的子集;存在,使得是的子集
【答案】B
【分析】先证得是的子集,然后求得使是的子集,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对于和,由于时,
所以的元素,一定是的元素,故对任意,是的子集;
对于和,根据判别式有,即时,,满足是的子集,也即存在,使得是的子集.
故选: B.
【点睛】方法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子集的判断,解题方法如下:
(1)利用子集的概念,可以判断出的元素,一定是的元素,得到对任意,是的子集;
(2)利用是的子集,结合判别式的符号,存在实数时,有,得到结果.
二、填空题
5.已知集合,则集合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算出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根据非空真子集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 集合,
元素个数 ,
所以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故答案为:
6.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将原不等式转化为,解方程组求得原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原不等式等价于,即,,,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7.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答案】
【分析】解不等式组即得解.
【详解】由题得且.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8.若,,,则______.
【答案】
【分析】先求得集合A、B,再由集合的补集运算、交集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所以,
又,所以,
故答案为:.
9.设集合,则下列命题:①,②,②,④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对应的序号).
【答案】①②③④.
【分析】根据集合元素的特征,对四个命题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命题的序号.
【详解】集合,也即集合的元素为两个集合,一个是,另一个是.
对于①,空集是集合的元素,故①正确.
对于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故②正确.
对于③,是集合的元素,故③正确.
对于④,中含有元素,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考查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0.若集合,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恒成立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题目所给集合研究对象为函数的定义域,依题意可知恒成立,故,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考查集合元素的概念,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属于基础题.
11.如果全集含有个元素,都是的子集,中含有个元素,含有个元素,含有个元素,则含有_________个元素.
【答案】作出韦恩图,可知中元素个数为.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画出图像,由此判断集合的元素个数.
【详解】依题意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集合的元素个数为个.
故答案为:.
12.对于集合,定义函数,对于两个集合,定义集合. 已知集合,,则__________.
【答案】.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集合与集合,根据新定义函数以及新定义集合的概念,求得中的取值范围.
【详解】当时,由两边平方并化简得,即,解得,由于,故的范围是.
当时,恒成立,故的取值范围是.
综上所述,.故①.
由,解得或,故.故②.
要使,由①②可知,.
故答案为.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新定义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考查新定义集合的理解和运用,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13.已知、、与、、是个不同的实数,若关于的方程的解集是有限集,则集合中最多有________个元素
【答案】
【分析】设a1<a2<a3与b1<b2<b3,设函数和,去绝对值,利用图像讨论交点的情况,即可得到所求个数.
【详解】转化为:和图象的交点,6个不同的实数不妨假设<<,<<,则
,,
画出函数的函数图象如下图,
两图象最多可有3个交点,即集合A中最多有3个元素,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方程的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难题.
三、双空题
14.叶老师和王老师两人一起去粮店打酱油共三次,叶老师每次打元酱油,而王老师每次打斤酱油,由于酱油市场瞬息万变,每次打的酱油价格都不相同,分别为元,元,元,则三次后两人所打酱油的平均价格较低的是_________老师,理由是_________.(请写出关键的不等式)
【答案】叶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算出叶老师和王老师所打酱油的平均价格,运用比较法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叶老师的平均价格为,
王老师的平均价格为,于是有:
因为每次打的酱油价格都不相同,
所以,即
所以叶老师的平均价格更低,
故答案为:叶; .
四、解答题
15.设,,且.
证明:(1) ;
(2) 与不可能同时成立.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和反证法,结合转化思想证明不等式,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不等式的掌握和反证法的应用.
(i)构造基本不等式求出代数式的最值,直接证明不等式成立;(ii)直接证明较难,假设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利用(i)的结论,得出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试题解析:
由,,得
(1)由基本不等式及,有,即
(2)假设与同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