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解析】试题分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所以ABD错误,C正确.
【考点】 电荷守恒定律
2.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答案】A
【解析】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仍带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故B可能.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小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故C可能.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故D可能.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均不带电,不存在排斥力,故A不可能.
【考点】本题考查电荷守恒定律,考查应用基本规律分析、判断物理现象的能力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
B.把1.6×10-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 |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
D.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 |
【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等于电子或者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即1.6×10-19 C,而不是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量,元电荷没有正负选项A错B对。所以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有整数个电子或者质子组成所以一定等于电荷量的整数倍,选项C对。点电荷是不考虑大小形状对电荷分布及其电场的影响,即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选项D对
【考点】元电荷 点电荷
4. 现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C,其中A球带电荷量为+8Q,B球带电荷量为-2Q,C球不带电。
(1)保持A和B的位置不变,而将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最后移走C球,则此时,A与B之间的库仑力是原来的 倍。
(2)若将C球与A、B球反复接触足够多次,最后移走C球,则此时A与B之间的库仑力为原来的的 倍。
【答案】(1)(2)
【解析】(1)由电荷守恒定律C先与A接触,将A的电荷量平分,这时,再与B接触,,这时A与B之间的库仑力由得出是原来的倍;(2)若将C球与A、B球反复接触足够多次,最后三个小球将电荷量平分,即,这时再由A与B之间的库仑力得出是原来的倍。同学们要理解多次接触后,电荷量平均分配的原理。
【考点】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5. 在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有异种等量电荷,相互之间的引力为F,现将它们接触后再分开,并放在原位置,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
A.零; | B.F、引力; | C.F/4、斥力; | D.2F、斥力 |
【解析】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有异种等量电荷,现将它们接触后再分开,并放在原位置,则电荷正好中和,所以都不带点,因此相互作用力为零,答案为A
【考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守恒定律判断接触后的带电量,并考察了利用库仑定律计算电场力的公式。
6. 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 B.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的理想化模型 |
C.点电荷一定带负电 | D.只有带电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
【解析】当带电体的体积和电荷量对电场的分布没有影响或者是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是点电荷,与电荷的种类无关,点电荷和质点类似,都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考点】点电荷.
点评:点电荷和质点类似,都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当带电体的体积和电荷量对电场的分布没有影响或者是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7. 元电荷e=____________; 静电力常量k=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元电荷表示最小带电量,大小和电子或者质子的电荷量相等,
静电力常量,
【考点】考查了物理常见物理量数值的大小记忆
点评:非常简单,元电荷,静电力常量,万有引力常量是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所以需要记忆
8. 关于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
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考点】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点评: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都电子发生了转移,只是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
B.元电荷就是最小的电荷量 |
C.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 |
D.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得: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A正确,
元电荷是带电体所带的最小电荷量,B正确,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错误,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所做的功,D正确,
让选不正确的,故选C
【考点】考查了电荷以及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对功能关系正确掌握,对电荷守恒定律正确理解,特别是元电荷是电荷量不是电荷的种类,这一点容易出错
10. 对于电荷、点电荷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只有一种电荷 | B.电子的电荷量为e=-1C |
C.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 | D.点电荷是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 |
【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A错;电子的电荷量为,B错;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C对;当电荷的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忽略不计时可以看做点电荷,点电荷不一定是很小的带电体,D错;故选C
【考点】考查点电荷的概念
点评:难度较小,知道点电荷概念,理解这种理想化模型的物理意义
11. 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哪一个?
A.6.4×10-19C; B.6.2×10-19C;
C.6.6×10-19C; D.6.8×10-19C。
【答案】A
【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元电荷1.6×10-19C的整数倍,A对
【考点】考查元电荷
点评:难度较小,由规律可知任何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元电荷1.6×10-19C的整数倍
12. 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电荷 | B.摩擦起电是因为有电荷消失了 |
C.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 D.因为摩擦可以吸引周围空间的电荷 |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也没有消失,电荷只是发生转移。
故选C
【考点】摩擦起电
点评: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都电子发生了转移,即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3. 对于一个已经带电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上一定有多余的电子 |
B.物体上一定缺少电子 |
C.物体的带电量一定是的整数倍 |
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值 |
【解析】AB、于一个已经带电的物体,若物体带负电,则物体上一定有多余的电子;若物体带正电,则物体上一定缺少电子;错误
CD、物体所带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C正确
故选C
【考点】元电荷与电量
点评:注意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4. 关于点电荷的下列法中错误的是( )
A.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
C.足够小(如体积小于1mm3)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 ,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忽略不计 |
【解析】点电荷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想化模型,不是客观存在的,A答案正确。当带电体的体积等几何尺寸不影响电荷的分布,即可将其看作一个带电的点,也就是点电荷,因此B、D答案正确。即使在小的带电体,都有可能受其他带电体的影响导致电荷分布发生变化,所以C答案错误。
【考点】关于点电荷理想模型的理解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关于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理解。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常常需要将问题处理成理想模型已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5. 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 | B.a、b的电荷量都变为0 |
C.a的电荷量变为+q,b的电荷量变为+3q | D.a、b的电荷量都变为+2q |
【解析】因两球带同种电荷,所以两球接触后再分开,是把总的电荷量进行平分,即每个球所带的电荷量为,D对,ABC错。
【考点】本题考查相同小球电荷量的分配
点评:本题学生还要知道若是异种电荷,是先中和,然后把剩余的电荷量进行平分。
16. 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A.B,A带电量为+16Q,B球带电量为-8Q。现将A与B接触后离开,则A、B两球的带电量分别为( ) A. -8Q,+16Q | B.+8Q,+8Q |
C.+4Q,+4Q | D.-4Q,-4Q |
【解析】因两球带异种电荷,所以A与B接触后应是先中和,后把剩余的电荷量平分,即A、B两球的带电量都为,C对,AB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电荷量的分配关系
点评:本题学生清楚若是同种电荷把总电荷量进行平分,若是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
17. 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但有电势相同的两点 |
B.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它可以很好帮助我们研究电场 |
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 |
D.初速度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
【解析】
A、根据点电荷电场的分布特点,疏密相同的地方场强大小才相同,但方向不同,所以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同心圆,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A选项正确
B、电电场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电场而假想的一些曲线,实际电场中并不存在这些曲线,B选项错误
C、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点场强为零,但电势不为零;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点电势为零,但场强不为零,C选项正确
D、电荷沿电场线运动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电荷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沿电场线方向(2)只受电场力,(3)电场线是直的,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AC
【考点】对电场线的认识
点评:中等难度,对于电场线我们从以下几点理解:(1)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规定电场线上每点的场强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也就是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负电荷受力方向相反). (2)运动轨迹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实际通过的径迹,径迹上每点的切线方向为粒子在该点的速度方向. (3)结合力学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速度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的方向一致,因此电场线不是粒子的运动轨迹. (4)只有当电场线是直线,电荷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沿电场线方向,而带电粒子又只受电场力作用时运动轨迹才有可能与电场线重合.
18. 关于元电荷、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 B.带电体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C.形状不规则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D.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解析】元电荷只是一个数值,大小等于一个电子或质子的带电量,A错;带电体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B对;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带电量较小,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看做点电荷,CD错;
19. 两个物体分别带有电荷
A.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B.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斥力 |
C.如果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D.如果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得如果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D正确。
20. 有四个塑料小球,A和B相互排斥,B和C相互吸引,C和D相互排斥,如果D带正电,则B球( )
A.带正电 | B.带负电 | C.不带电 | D.带负电或不带电 |
【解析】根据题意如果D带正电,由于C和D相互排斥,则C带正电,又因为B和C相互吸引且A和B相互排斥,故B一定带电且带负电,B正确。
21. 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认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其值是1.60×10-19C |
B.元电荷就是质子 |
C.元电荷就是电子 |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解析】元电荷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电荷量,值是1.60×10-19C,A对。质子电子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但元电荷不是质子也不是电子,BC错。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对。
2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它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
C.电荷间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电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
D.电场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 |
【解析】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电场,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电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荷间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ABC对D错。
23. 关于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B.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
D.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
【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所有电荷只能是它的整数倍,点电荷是体积可以忽略,但电荷量没有要求,检验电荷电荷与原电荷相比必须足够小,不影响原来的电场分布,但三者都是理想化的模型。所以选A。
24.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
【答案】正 、负
【解析】解答:解: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缺少电子带正电,丝绸有多余电子带负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因为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带上,毛皮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有多余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正;负.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束缚能力强的从束缚能力弱的那里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由于失去电子,而缺少电子带正电;而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5. 下列那位科学家发现尖端放电现象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
C.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
【解析】 略
26. 关于物理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确认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 |
C.法拉第第一个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
D.夜间高压线周围出现的绿色光晕,其实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现象 |
【解析】略
27.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B.物体带电量很小时,可以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D.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10-19 C |
【解析】略
28. 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于电量的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的是( )
A.6.2×10-19C | B.6.4×10-19C | C.6.6×10-19C | D.6.8×10-19C |
【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元电荷1.6×10-19C的整数倍,B对;
29. 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 |
B.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 |
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最早用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出了e的数值 |
D.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8.8×10﹣19C |
【解析】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A、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电荷,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A错误;
B、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故B正确;
C、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出了e的数值,故C错误;
D、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油滴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8.8×10﹣19C,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就是对元电荷概念的考查,知道元电荷的概念即可解决本题.
30. 下面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 |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
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做点电荷 |
D.任何带电球体,都可看做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
【解析】只要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带电体都可以看做点电荷,故体积的大小不是决定是否是点电荷的因素,AB错误;C正确;当金属带电球相距较近时,其电荷的分布就是不均匀的,此时就不能看做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故D错误。
【考点】点电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