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3:20
文档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一、积累(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濯(zhuó)镌刻(juān)恣睢(suī) 妇孺皆知(rú)B.创伤(chuàng)回溯(sù)瞥见(piē)脍炙人口(kuài)C.黝黑(yǒu)解剖(pāo)喧嚣(xi
推荐度:
导读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一、积累(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濯(zhuó)镌刻(juān)恣睢(suī) 妇孺皆知(rú)B.创伤(chuàng)回溯(sù)瞥见(piē)脍炙人口(kuài)C.黝黑(yǒu)解剖(pāo)喧嚣(xi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洗濯(zhuó)     镌刻(juān)     恣睢(suī)        妇孺皆知(rú)

B.创伤(chuàng)   回溯(sù)       瞥见(piē)         脍炙人口(kuài)

C.黝黑(yǒu)      解剖(pāo)      喧嚣(xiāo)        五行缺土(xíng)

D.剔透 (tī)      偌大(ruò)      伫立(zhù)            一抔黄土(pōu)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去掉“都”)

B.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去掉“妙语连珠”)

C.“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兴衰”改为“兴盛”)

D.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由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汽军拐了个弯,只见树木蓊郁,山谷深邃,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

B.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C.小明同学遇到了难题,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D.中国女排亚锦赛夺冠,主力队员朱婷也因此跻身世界最佳主攻手之列。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浪漫主义的典型特

征。创作于1901年3月,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又名《海燕之歌》。

B.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五猖会》、《父亲的病》、《故乡》也是出自这部作品。

C. 《儒林外史》,短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D. 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他的代表作品《三作家》是为托尔斯泰、司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去“在”和“上”) 

B. 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 湛江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D.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并且”改为“和”)

6.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②⑤③①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③②⑤ 

7.诗文默写。(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钱塘湖春行》中以“     ,      。”流露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流连忘返,对美好春光的无比热爱之情。

(5)《次北固山下》中的“      ?       。”运用设问的修辞,抒发了漂泊异地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8. 名著阅读(4分)

(1)“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死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

这段文字里的两个人物是《无常》中活无常和死无常。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                                                     。(1分)

(2)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1分)从两人比武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9. 以“弘扬鲁迅精神,宣传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鲁迅先生的故里绍兴举办,邀请你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一: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的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的横线处,根据提示的鲁迅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的名称,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鲁迅作品(含译作):《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

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莽原》、《奔流》

上联: 踏_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____;

下联: 痛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_____.

活动二: 鲁迅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万千读者,请你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与上下文连贯。(3分)

鲁迅是一支利箭,无情地将敌人的胸膛刺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33分)

(一)古诗词阅读(4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铎:马铃铛。 槲:树名。老叶在春天长新叶时脱落。 枳:果树名。 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秦时为杜县,汉宣帝葬于此,故名杜陵。回塘。曲折的池塘。

10. 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2分)

11. 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B. 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C. 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D. 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 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 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才答应。

   D. 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有时会触怒人主,但最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14.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①权信之,遽烧围走  遽:               ②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辟:             

③羽遂见禽  禽:                       ④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           

15. 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16. 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3分)

答:                                                               。

17.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答:                                                               。

18. 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3分)

一只缺口的木桶

梁刚

    儿子高三了,马上面临高考,但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父亲急,想跟儿子沟通,但儿子非常抵触。怎么办?

    这天,父亲特意为儿子订制了一只木桶。这种木桶不好买,父亲特意跑到古镇去寻找箍桶匠,最后总算找到一个能箍桶的老人,他要求老人给他做一只段一截木板的缺口木桶。老人说,那还是术桶吗,咋用呀。

    他笑说,这就对了,我就是要让人家一眼看出,短一截木板,木桶就没法正常使用。老人眼睛一亮,说:噢,你是要拿这个去说理,是老师吧,有点意思。老人

笑着不断点头。

    于是父亲就拿着这只木桶回家,把它放在书屠最显眼的地方。

    儿子见了没吱声,只是撇了撇嘴。父亲想上去解说,却被儿子用手按住:不用再说,这个道理我懂,你是想让我提升数学这块短板,让木桶的容量迅速增加,但我讨厌数学!讨厌!儿子突然高声喊叫,那表情充满了厌烦和愤怒。

父亲惊讶地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所面临的压力,他的表达已经是尽可能地婉转了,但儿子还是爆发了。

父亲深深地为儿子担忧,他在QQ上给儿子留言:我帮你请了最好的数学老师。父亲非常担心儿子的情绪,怕一不小心碰碎了儿子脆弱的心理底线。

儿子没理会父亲的留言,过了一天儿子突然回复:人生的选择就没有第二条路了吗?那只木桶除了装水,就不能装其他东西了吗?如果装固体物质,短一截板不是照常使用

儿子故意用了三个惊叹号,明显对父亲的理念提出质疑。父亲想了想,回道:木桶理念只是要告诉大家,提升自己的短板,能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容量。

难道只有一个选择吗?儿子反诘道。

不,父亲回说,你也可以做出其他选择。

我选择好了,儿子说:我选择放弃,既然数学是我无法逾越的障碍,那我就放弃数学,我想好了,选考艺术类专业,摄影专业属艺术类,不用考数学。

父亲愣了一下,他略感意外,心里暗自遗憾,但转而又感欣喜,儿子的思维方式不僵化,他突破困境的方式很独特.摄影也许不是他的最爱,但儿子绕过了他的短板,直接用他的文科之长来敲大学之门。

儿子考入了一本大学,这让父亲非常意外,按他原先的考试成绩,他最多只能考个专科学校。

不仅如此,儿子开始自信起来,与父亲的交流也变得主动。比如他会在QQ留言:你看我做个班长是否够格?父亲顿时激动起来,想跟他电话联系,但还是忍住了,回道:当然够格,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儿子回了一个握手的插图,父亲笑了,轻轻嘀咕道:得瑟。

 年末,儿子给父亲留言:老爸,我这学期的考试绩点是4.5噢。

不错。父亲不敢表扬,但心里非常高兴。心想,儿子总算跨过了这道门坎。

大三那年,当儿子再次在QQ给父亲留言:老爸,我新创作的滑稽剧,最近正式在电视娱乐档播放了,有兴趣看看,给儿子提些意见噢。父亲兴奋地跳起来,隔着房门连声高叫:老太婆,你儿子出息啦!老婆被他的叫声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啥事,手一滑,盘子砸了一地。

父亲突然觉得放在儿子房间的那只木桶有些碍眼,尤其突兀。那天,他悄悄把它拿走出书房,恰好被儿子撞上,儿子见了一怔,旋即说:爸,那木桶放着吧,我还有用。

父亲疑惑地看着儿子,问:啥用?

儿子语焉不详地一笑,没回答。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再到书房时,突然发觉,原先的那只木桶被换掉了,原先那只木桶矮胖,现在这只瘦长,原先那只由八块木板组成,现在这只只有七块木板。父亲甚感疑惑:儿子为啥要换一只木桶?

儿子这时突然从父亲背后说:那块最短木板被我拿掉了,与其在最短的那块木板上苦苦纠缠,还不如让长的木板更长。

19. 父亲为何要定制一只有缺口的木桶放在书房?后来父亲为何又想将木桶拿出书房?(4分)

20. 请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他的表达已经是尽可能的婉转了,但儿子还是爆发了。父亲的“婉转”表达体现在什么地方?儿子是如何“爆发”的?

(2)父亲愣了一下,他略感意外,心里暗自遗憾,但转而又感欣喜。父亲为何而“遗憾”?又为何感到“欣喜”?

21. 本文用词准确生动,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父亲非常担心儿子的情绪,怕一不小心碰碎了儿子脆弱的心理底线。

四、作文(50分)

22.请你以“享受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参

一、积累(30分) 

1.A    2.A   3.C   4.D   5.D   6.A

7.(1)化作春泥更护花     (2)大漠孤烟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1)人们喜欢、欢迎活无常;讨厌和畏惧死无常 

(2)施耐庵   急躁、冲动,喜欢争宠(嫉妒贤能)、好利。

二、综合性学习(6分)

9.(1)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2)鲁迅是一团烈火,无尽地将青年的心灵温暖;鲁迅是一头孺子牛,无私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三、阅读(33分)

(一)古诗词阅读(4分)

10.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1分)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1分)(“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意对即可)

11. 描写了一幅故乡杜陵春天的画面:春天来了,回塘水暖,凫雁在明净的池塘嬉戏,自得其乐。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1分)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相生,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的深切思念。(1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2. C      

13. C  

14. ①遽:立即,匆忙,迅速等       ②辟:征召 

③禽:同“擒”,捕捉           ④微:如果没有

15.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16.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17.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18. 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关系(国家间为争夺有限的海洋资源纷争不断);破坏生态平衡(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9.父亲想让儿子见到本桶后,明白只有提升数学这块短板,才能让总成绩迅速增加。后来儿子放弃了自已的短板,突破了困境,并取得了成功,这让父亲觉得木桶理念不适合儿子,所以想将木桶拿出书房。(4分)

20.(1)父亲的“婉转”体现在没有直接和儿子沟通,而是定制一只有缺口的木桶,把它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让儿子自己去领悟。儿子的“爆发”指儿子面对缺口的木桶,突然高声喊叫,那表情充满了厌烦和愤怒。 (2)父亲为儿子选择放弃数学而遗憾;儿子的思维方式不僵化,突破困境的方式很独特,令父亲感到欣喜。(4分)

21. 主动传神地写出了儿子心理底线的脆弱,也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和关爱。(2分)

四、作文(50分)

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1.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3分。

5.泄露考生真实身份,扣1~3分。

文档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一、积累(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濯(zhuó)镌刻(juān)恣睢(suī) 妇孺皆知(rú)B.创伤(chuàng)回溯(sù)瞥见(piē)脍炙人口(kuài)C.黝黑(yǒu)解剖(pāo)喧嚣(xi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