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中亚
2、下列4幅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3、下列属于“北大仓”主要商品粮的是(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谷子 D.高粱
4、四大洋中,亚洲没有濒临的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汛期出现在冬季 B.多为季节性河流
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6、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耕地-内蒙古高原 B.林地—大兴安岭
C.草地—华北平原 D.林地—塔里木盆地
7、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8、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读图,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9、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10、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
A.加尔各答 B.新德里 C.班加罗尔 D.孟买
11、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自治区南部 B.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C.被誉为“中华水塔” D.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2、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气候资源 D.水资源
13、“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14、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 )
A.陕西、云南 B.甘肃、四川
C.甘肃、青海 D.四川、云南
15、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五带划分 D.季节变化
16、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澜沧江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红河 D.伊洛瓦底江
17、下列地理现象,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无直接联系的是( )
A.夏季温暖短暂 B.地表积雪时间长
C.矿产资源丰富 D.冬季河流结冰
18、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下列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蒙古、朝鲜 B.朝鲜、越南 C.韩国、朝鲜 D.菲律宾、越南
19、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的是( )
A. B. C. D.
20、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1、如图中,位于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 B.
C. D.
22、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3、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
①支柱产业,发展迅速
②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③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④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亚洲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25、下列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下图“大洲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是______(东、西)半球的大洲大洋分布图,图中A是______洲,该大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______(高、低),四周______(高、低)。
(2)黑种人的故乡位于B______洲,该大洲东临______洋,西临______洋;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C______洲的西部。
(3)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E______洲和D______洋。
2、油莱是一种油料作物,花期大约为一个月,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l)A、B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B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海拔高,气温________。
(2)A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水田或早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B地区是________族(少数民族)聚居地,青藏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被称为“高原之舟”的________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
(4)赣州市某中学周丽同学准备今年暑假和家人一道前往青海湖进行为期两周的自驾游。周丽和家人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地理区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________气候。指出为应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周丽同学一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________。
3、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
(2)两地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图中两城市,既是河港也是海港的是_____。
(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把600吨钢材用火车从上海运往昆明,经过的铁路线是________。
(6)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①_____②______(至少答两点)
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__地区;③________地区
(2)区域②与区域③的分界线大致沿A_____ (山脉)、B_____(河流)线,该线大致是暖温带与_____带的分界线。
(3)下列说法符合区域②环境特征的是(_______)
a.冬季河流结冰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年降雨量多于800毫米 d.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
A.ab B.be C.bd D.cd
(4)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B
3、A
4、A
5、A
6、B
7、A
8、B
9、A
10、C
11、A
12、A
13、C
14、B
15、B
16、A
17、C
18、B
19、C
20、B
21、B
22、C
23、C
24、D
25、A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东 亚 高 低 非 印度 大西 欧 南极 北冰
2、一 低 南方 水田 水稻 藏 畜牧业 牦牛 高原山地 ①氧气袋 抗缺氧等药品;②高压锅; ③防晒物品;④防寒衣物
3、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京沪线 上海 D 沪昆线 或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便利的航运 充足的水源
4、青藏 北方 秦岭 淮河 亚热 D ②③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