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3:36
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20分)1.下列是对如下左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红外线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2.如上右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若入射方向由BO变到AO,则()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推荐度:
导读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20分)1.下列是对如下左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红外线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2.如上右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若入射方向由BO变到AO,则()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20分)

1.下列是对如下左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红外线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

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

2.如上右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若入射方向由BO变到AO,则(  )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    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D.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出时,我们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水中的倒影要比实物暗一些,其原因是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现象

C.坐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银幕发生了漫反射

D.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红、黄、蓝色光混合而成的

4.下列对一些物理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左偏,可以向右调节螺母使其平衡,然后读数。

②在进行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都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③在进行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测量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从而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④推开门时,在远离转轴的位置推要比在靠近转轴的位置推容易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④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甲图,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乙图,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丙图,纸从中间被撕开

D.丁图,方便面放在手心被捏碎

6.2022年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下列冬奥会的运动项目中,关于力与运动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匀速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

B.高山滑雪运动员苏翊鸣从斜坡上滑下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在冰壶前不停地快速摩擦冰面,是为了减小冰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D.冰球向前运动时,如果受到所有外力消失,冰球将会静止

7.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姓名作为物理量单位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压强

8.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体积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D.物体完全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9.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高为1m。现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N的拉力F刚好使重为8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大小忽略不计,则将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0N    B.拉力F做的功为80J

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0J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10.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铁块受压时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人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与作图题(28分)

1.请你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填符号)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

2.质量为0.5kg的篮球所受的重力是      N,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过程中,其重力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重力的方向是         。(g取10N/kg) 

3.如下左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牛,钩码的重力为       牛。图(b)是探究           实验装置(填写实验名称),手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       ,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在放手一刹那观察硬纸板是否会由静止变为运动。此操作是为了得出“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这一结论。 

       

4.如上中图所示,滑翔者与鸟儿“比翼齐飞”。鸟儿飞翔利用了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的原理;滑翔者使用的安全带较宽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       压强。滑翔机发动机上装有消声装置,是在       处减弱噪声。

5.如上右图所示,用拉力F将重G=4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上述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       J,动滑轮的重为        N;如果用该动滑轮把重100N的一袋大米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19世纪来,物理学家       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20世纪20年化,天文学家       (选填“哈勃”或“牛顿”)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选填“向我们走来”或“离我们而去”)。

7.如下左图是滑雪爱好者小玲在尧山滑雪乐园沿斜面滑雪时的情景。若O为力的作用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小玲下滑时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8.如上右图,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图中滑轮组提起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14分)

1.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灵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用手拿着这个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步骤三、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上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步骤四、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图丙中AB段表示玻璃瓶受到的浮力逐渐       ,这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3)步骤二中空玻璃瓶放手后受到的浮力为       N;

(4)当玻璃瓶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5)细心的灵灵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请教后得知这表示玻璃瓶的容积,于是他灵机一动,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275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       kg/m3。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       平衡状态(是/不是),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此时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2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不考虑杠杆重心位置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变小/不变); 

(4)若要使图丙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5)如图丁,用支点使一根胡萝卜水平平衡后,沿支点处将胡萝卜切分为A、B两部分,其重力分别为GA、GB,由杠杆原理可知GA       GB(大于/小于/等于)。 

四、计算题(18分)

1.如左图所示,一足够大圆柱形空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横截面积为S0的圆柱形木块由一段非弹性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水的密度为ρ0),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求:

(1)细线对木块拉力的最大值;

(2)木块的密度;

(3)整个加水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做的功。

2.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如图所示,高为h=0.8m的光滑斜面AB与均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将质量为m=200g的物体在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进入水平面,最后静止在水平面的C点。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所受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2倍,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减小值,请计算:  

(1)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多少?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3)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4)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一、1.A  2.C  3.C  4.B  5.B    6.C  7.D  8.D  9.C  10.C

二、1.cm;g;m/s      2.5;不变;竖直向下

3.0~5;3.6;二力平衡;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     4.小;减小;声源

5.40;50;10;变大      6.汤姆生;电子;质子;中子;哈勃;离我们而去

7.解:如下所示:                    8.解:如图所示:

                

三、1.(1)1.8     (2)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   (3)1.8

(4)600   (5)8×103

2.(1)是;左;便于测量力臂   (2)1.5  (3)不变  (4)顺时针   (5)大于

四、1.(1)解:由图像可知,细线未拉直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为F1=G,此时,细线对木块拉力为0,当浮力为F2时,浮力最大,细线对木块拉力最大,细线对木块拉力的最大值F拉最大=F2-G= F2-F1

细线对木块拉力的最大值为F2-F1。

答:细线对木块拉力的最大值为F2-F1;

(2)解:由题知,当浮力为F2时,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V,由F浮=ρ0gV排得木块的体积

为V=V排=

木块的密度ρ=====ρ0

木块的密度为ρ0。

答:木块的密度为ρ0;

(3)解:当水的深度为h0时,细线刚好拉直,木块上升到最高处,设此时木块在水中的长度为h1,此时F1=ρ0gV排=ρ0gS0 h1,则h1=

则木块上升的高度为h0- h1= h0-

浮力对木块做的功等于木块克服重力做功,故木块所受浮力做的功W=G(h0-)= F1×(h0-)= F1 h0-

木块所受浮力做的功为F1 h0-。

答:整个加水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做的功为F1 h0-。

2.(1)解: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答: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1.6J

(2)解: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 

即 

可得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答: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4m/s;

(3)解:根据 

由题意知: 

答: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0.4N;

(4)解:根据题意 

即 

解得 

答: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4m。

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20分)1.下列是对如下左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红外线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2.如上右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若入射方向由BO变到AO,则()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