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 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是
2.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某研究人员让一个小铁钉和一小团棉花同时从某一高处下落,总是小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A小铁钉比小棉花团重 B小铁钉不受空气阻力
C小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较大 D小铁钉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较大
3.一辆汽车从车站做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s,行驶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m/s B.3m/s C4m/s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 m,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连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静止不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A. B.
C. D.
5. 一个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段时间后,突然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不变的风力作用,则其运动轨迹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
6. 在 2006 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中,英国队的贝克汉姆在厄瓜多
尔队禁区附近主罚定位球,并将球从球门右上角擦着横梁
踢进球门 " 球门的高度为,足球飞入球门时的速度为 ",足
球的质量为 ,则贝克汉姆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的
功W为(不计空气阻力,将足球看成质点。)
A.等于 B 大于
C.小于
D.因为球的轨迹形状不确定,所以做功的大小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木
块放在上。先后分别用水平力 、拉 和,使两木块
恰好都能不发生相对滑动而一起向右运动,那么两次所用拉力大
小之比是
A. B
C.1:1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小球从 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到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
运动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 小球在 b点时的动能最大
C. 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 小球的在 c点的加速度为0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以下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得 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9.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
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
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 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10.2003年 8月29日,火星、地球和太阳处于三点一线,上演“火星冲日”的天象奇观,这是6万年来火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只有 5576万公里,为人类研究火星提供了最佳时机 .图示为美国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火星冲日”的虚拟图 则有
A.2003年8月29日,火星的限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2003年8月29日,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加速度
C.2004年8月29日,地球又回到了该位置
D.2004年8月29日,火星还没有回到该位置
11.某实验小组,利用DIS 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的地板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放一个质量为20N 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计算机显示出传感器所有物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从时该 到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道,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C. 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
12.如右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飞机 A和伤员 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式中H为直升飞机 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悬索是竖直的
C.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 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
A.伽利略依靠逻辑的力量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 ! 可能与时间 " 成正比”的观点 "
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D.伽利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 "
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
F.伽利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
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时
(1)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2)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14. 跳高的姿式有跨越式、滚式、剪式、背越式等几种,而优秀跳高运动员往往都采用“背越式” 技术。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它的原因:
15. 有一位女跳伞员在空中跳伞时,不幸伞未全部张开,如图所示,眼看就要酿成惨剧,但她非常沉着,在快落到地面时,她用尽全力将未张开的伞向下猛
拉,结果落到地面后,虽然受了伤却保住了性命,试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这个现象
16. 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右端系着质量 的物体,开
始时两侧绳子伸直,而物体静止于地面。现用竖直向下的恒力将A点
向下拉动h=2.5m,此时 的速度是 m/s如果此时立即立即撤去F,
落回地面时速度大小事 m/s。(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滑轮轴处摩擦,
17. 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长 ,一端固定在
光滑水平转台的转动轴上,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 的物
体,当转台匀速转动时,物体也随台一起转动,当转台以转速
n=180r/min转动时,弹簧伸长了 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8. 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
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 器 就 可 以 显 示 物 体 的 挡 光 时 间。现利用图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1m 左右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 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X10-2和。
已测量出小滑块的宽度
(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m/s.
(2) 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和两
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同时指明
代表物理量的字母)
(3) 用(2)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19. 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木块在
拉力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钟撤
去外力 已知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取试问:
(1)撤去外力前,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2)刚撤去外力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撤去外力后,木块经过 5s 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20. 如图,质量 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
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
与时间的关系为
根据以上条件求
(1)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21. 计划发射一颗距离地面高度为(—1)(的圆形轨道地球卫星,)(为地球半径,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
(1)求出卫星绕地心运动周期T
(2)设地球自转周期 该卫星绕地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在赤道上一
点的人能连续看到该卫星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2009年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C | C | B | C | D | A | A | C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号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BD | CD | BC | BCD |
13.(1)猜想与假设(2)分析与论证 (每小题2分)
14.运动员跳高时,重心升的越高,需要的能量就越大。采用跨越式、滚式、剪式三种姿势时的重心肯定要高过横杆,而采用背越式时的重心,就不一定高过横杆,甚至比横杆还低,这样有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
15.运动员猛力向下拉伞时,伞也对人施以等大的同上的拉力,若此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就会减速下降,这样就可以减小人落地时的速度,从而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击力
16.5, (每空2分)
17. 0.49
四、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8.(1)1.0 , 2.5
(2)P点到桌面高度h;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Q点的距离a;斜面的长度b
(3)
第1小题4分,第2和第3小题均为3分
19.(1)撤去外力前,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联立三式代入数据解得 (1分)
(2)撤去外力时木块的速度 (3分)
(3)撤去外力后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木块滑行的路程为
(3分)
20.(1) 。
即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20) (2分)
(2)
当时, (1分)
(1分),
方向与轴正方向夹角为(或满足;或530) (1分)
物体在轴方向物体做匀速运动,在轴方向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沿轴正方向 (1分)。
(3)如图,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外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使物体加速。
,, (1分)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解出
,解出(2分)
(1分)
21.(1) (2分)
(2分)
解得: (1分)
(2)设人在B1位置刚好看见卫星出现在A1位置,最后在B2位置看到卫星从A2位置消失,
OA1=2OB1
有 ∠A1OB1=∠A2OB2=π/4
从B1到B2时间为t
则有 (3分)
解得: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