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 五 | 班级 | 四 | 班主任 | 王依凡 | 时间 | 2018.5.14 |
教育主题 | 食品安全教育 | ||||||
活动目标 | 1、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学习处理食物中毒的简单方法 | ||||||
活动准备 | 课 件 | ||||||
活动照片 | |||||||
活 动 过 程 (教案) |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一起齐读今天的安全主题《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救护》。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则要确保安全。今天的学习,我们先从一则新闻报道说起:《乌鲁木齐62名小学生吃绿豆糕中毒》(新闻视频)。 据了解,当天第二、三节课课间,学校提供的午间加餐是绿豆糕,配餐范围为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共计673人。12时20分许,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校方立即广播通知停止发放或食用绿豆糕。 提问:同学们,上述新闻中,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做总结。 二、学习新课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 师生一起来总结食物中毒的特点。 (1)食物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2)发病呈爆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3)发病与食物有关。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二)食物中毒的类别 像刚刚乌鲁木齐小学生食物中毒的案例中,在短时间内,学生发生了群体性食物中毒,一般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除此之外,还有真菌和毒素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由进食被细菌污染过的食物而引起的。多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节,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另外,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②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③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④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2.真菌和毒素食物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会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主要指的是毒蘑菇。霉变食物中毒常见的有霉玉米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等。 3.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生豆浆、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及鲜黄花菜等。 4.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含有剧毒鼠药、农药等食物引起的中毒。
| ||||||
三、学习迁移 1.同学们,食物中毒的急救“十字法”都掌握了吗,这不两个“小吃货”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瞧,他们都在吃什么?(学生模拟表演) 一人吃了毒蘑菇发生食物中毒,一人吃了霉玉米发生食物中毒。请学生现场模拟,进行紧急救护。 2.两名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寻找操作学生存在的问题,请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总结:操作的两位同学步骤非常规范,其他同学观察地非常仔细,学习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生活也是这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生活中怎样才能预防食物中毒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3.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4.尽量不吃剩菜;不吃霉变的面食,甘蔗,花生米等。 5.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比如洗涤剂、农药等。特别是商标和说明都是英文的产品。 6.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不要吃变质食品,不在校周边商店购买三无产品。 五、教学总结 最后让我们以一首食品安全拍手歌来结束今天的安全之旅。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歌》 食物中毒在预防,功夫完全在日常。 饭前便后要洗手,卫生习惯要优良。 专人餐具专人用,饭后洗净袋内装。 生吃蔬菜与瓜果,洗净削皮不能忘。 夏天本是高发季,保持警惕别遗忘。 熟食冷荤剩饭菜,海鲜冷拌需提防。 不吃腐烂变质物,不食病死猪牛羊。 饭菜吃前要热透,餐后烧开要贮藏。 生熟食品要分开,生熟工具别混放。 交叉感染手易脏,洗净才可少祸殃。 生猛海鲜要适量,野生动物不轻尝。 把好病从口入关,身体永远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