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语数英三科竞赛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5:31
文档

八年级语数英三科竞赛语文试卷

语数英竞赛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①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②《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的句子是:,③“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④《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2.下列加点字
推荐度:
导读语数英竞赛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①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②《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的句子是:,③“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④《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2.下列加点字
语数英竞赛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②《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的句子是:                      ,                          

③“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④《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提防(tí)    要塞(sài)       歼灭(jiān)     地窖(jiào)             

B、称心(chèn)  烧灼(zhuó)      惊骇(hài)      荒谬(miù)             

C、斟酌(zhēn)  纤细(qiān)      湛蓝(zhàn)     钟磬(qìng)             

D、点缀(zhuì)  休憩(qì)        簪子(zān)      哽咽(yà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白族人家的墙上有很多绘画,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虫草,无不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B、庆功会上,大家谈笑风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C、从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井有条。

D、与其在这里怨天尤人,责备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条件,不如下定决心,从此更加努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许多人都认为牛顿真幸运,他得到了这个伟大的偶然发现。

B、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C、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D、漫画中,一位母亲被儿子踹出了家门,也从此踹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5.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 ),对死亡的( ),对亲人的( ),父母失子的哀伤和(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执著……

A、憧憬 喜悦 恐惧 呼唤 控诉 反抗    B、喜悦 憧憬 呼唤 控诉 恐惧 反抗

C、憧憬 喜悦 恐惧 反抗 呼唤 控诉    D、喜悦 憧憬 呼唤 恐惧 反抗 控诉

6.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7.名著阅览和口语交际(6分) 

(1)填空(1分)

保尔·柯察金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2)仿照《西游记》示例,从《水浒传》一百零八位人物中任选两个人物,分别概写出一个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2分)

示例:《西游记》:孙悟空大闹五庄观   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水浒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3)当你漫步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店名也各具特色。请列举一个你最欣赏的,并说理由。(3分)

店名:                    

理由: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8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学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文中字。(2分)

(1)非学无以广才  广:                  (2)遂成枯落   遂:      

9.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穷形尽相    B、穷年累月   C、穷乡僻壤      D、山穷水尽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三、阅读理解题。(28分)

(一)(12分)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2.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2分)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⑴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⑵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⑷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⑸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⑹“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⑺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⑻“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⑼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⑽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①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⒂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⒃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⒄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注: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

17.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反感→(        )→(       )→(       )

18.第⑶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你如何理解“我”的这一举动的,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⑾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第⑿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分析“我”和母亲流泪的不同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概括这位母亲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位同学读完本文后,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小诗,请你结合本文的阅读感受,运用比喻的修辞,再仿写一段,整体上要求与前两段的风格一致。(3分)

母亲是一张弓,我是弓上的箭,您宁肯将筋骨拉断,也要把孩儿送到人生之巅。

母亲是一座桥, 任我将您的脊梁踏弯,不管风霜雪雨,都把我送到理想的彼岸。

                   ,                  ,                   ,                     。

四、作文(40分)

在生活中,人人都在盼望着。小学时盼望上中学,中学时盼望上大学,大学时盼望……,在你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曾有过怎样的盼望呢?在你对未来的畅想中,你又有哪些盼望呢?请以“盼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500个字;④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和姓名。

                    
                    
                    
                    
                    
                    
                    
                    
                    
                    
 

                    
                    
                    
                    
                    
                    
                    
                    
                    
                    
                    
                    
                    
                    
                    
                    
                    
八年级语文参

1.略  2、B   3.C    4.B    5.A      6.B

7.(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示例:武松斗杀西门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时迁东京盗宝甲 宋江怒杀阎婆惜 武松醉打蒋门神 杨志卖刀 时迁东京盗宝甲(3)略

8.(1)增加  (2)于是、就

9.C

10.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11. 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一个德才兼备者的操行,是以心绪宁静来涵养德性,以生活节俭来提高品德。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进行学习需要安静的心情,增长才干需要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放纵怠慢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这样,年龄学问会同时时光一起飞逝而过,意志会随着岁月一天天消逝,最后精力衰竭而学识无成,不被社会所接纳,到那时悲哀的守着贫穷的家,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12.逻辑顺序

13.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准确地说明了气温上升或下降1℃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14.“可能”表估计,推测。说明出现海平面上升1厘米到16厘米的情况几率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15.内容: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利弊。 写法:把气温升高的利与弊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地说明了气温升高的弊大于利,(大意对,答出一方面即可)

16.示例:⑴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⑵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⑶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17.接受(好感)——感谢(感激)——怀念(思念、愧疚)。

18.由于“我”年少不懂事,心理上还不能接受后妈,于是有意挂出生母的照片,一方面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同时也包含着刚失去母亲的“我”对生母的思念。

19.继母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要有记叙的相关要素,时间,人物,事件,结果,其中事件必须讲到嫁女儿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0.不设统一答案,“我”流泪宜从三个方面回答: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为自己以前的无知而愧疚。母亲流泪的原因是:⑴为女儿远嫁而伤心。⑵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而欣慰。(如有学生答“为自己多少年受的委曲而流泪”,最多给1分)

21.(1)勤劳朴实。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帮人家看孩子,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2)善良慈爱。终始疼爱我和弟弟,我被自行车撞倒后背我去医院,自责自己没有照看好我。(3)宽容。在我挂出生母的照片后不仅不反对,还说服父亲,表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极大的宽容之心。(4)无私。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忍痛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内蒙古,悉心照顾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不是生母,胜似生母。(必须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仅仅写出性格只得一半分。)

22.不设统一答案。要求运用比喻修辞,表达对母亲的赞美,语言通顺、风格与前文大致相似即可,结构、韵脚等均不作要求。(视修辞的运用和语言通顺程度给分)

答案示例:母亲是一条小船,风口浪尖从不回旋,勇敢地载着儿女们,渡过了多少激流险滩。母亲是一座高山,您伟岸的身躯,立地顶天,竭力把您的儿女举到宇宙之间。母亲是一部大书,这书我永远也读不完,您是我人生的辞典,牵引着我努力向前。

文档

八年级语数英三科竞赛语文试卷

语数英竞赛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①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②《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的句子是:,③“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④《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2.下列加点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