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本次大作业主要利用ANSYS软件对齿轮的疲劳进行分析,计算出齿轮的最大寿命。然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证明分析的正确性,从而为齿轮的优化分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且通过对ANSYS软件的实际操作深刻体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对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问题分析
如下图所示为某齿轮三维模型,参考图示形状,自定义尺寸,并建立一对啮合齿,施加50N*M扭矩进行齿轮接触分析,随后进行疲劳分析,分析齿轮寿命,材料为40Cr。
图1 齿轮
三、有限元建模
寿命分析之前需要进行强度分析,在Windows“开始”菜单中执行ANSYS—Workbench命令。创建项目A,进行静力学分析,双击左侧的static structure即可
图 1 强度分析项目
如图 2所示,40Cr材料的杨氏模量为2.1e11Pa,泊松比为0.3,密度7800kg/m3,两对齿轮的材料一致。
图 2 材料定义
双击Geometry进入几何模型建立模块,进行几何建模。只需要建立齿轮的端面然后拉伸即可,另一对齿轮采用该齿轮进行对称偏移获取,首先建立齿轮端面草绘,为保证结构对称,只建立一半截面,如下图所示:
拉伸截面,并对称建立整个单齿,如下所示:
同理建立另一齿轮,最终模型如下所示
进入Workbench进行材料设置,其中齿轮分别设置材料为结构钢。进行网格划分,设置网格尺寸为2mm,最终有限元网格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7 网格设置
图8 网格模型
模拟实际情况,从动齿内圈固定,主动齿施加扭矩,如下图所示
图9 载荷约束
四、有限元计算结果
(1)位移变化,如图 12所示,结果最大变形为0.2mm,
图 12 位移云图
(2)等效应力计算结果,如图 13所示,最大等效应力为467.4MPa
图 13 等效应力云图
添加Fatigue tool进行疲劳分析,Fatigue设置如下
寿命云图如下所示,应力最大区域,寿命最小,该齿轮最多可以使用14794次,此后便会发生裂纹破坏。
五、结果正确性分析
通过计算结果来看,理论结果显示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以初步认定结果正确,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和力的施加方式等没有出现问题。
六、改进分析
齿轮和齿轮采用绑定接触连接,认为齿轮和齿轮之间无相对滑移,实际情况齿轮啮合有可能存在滑动,而绑定接触不考虑滑动,所以可以将此处的接触改进为摩擦接触进行改进分析。
七、总结及体会
通过本次大作业,我了解了ANSYS软件的界面和基本功能,初步掌握了使用ANSYS软件求解问题基本步骤;初步掌握了使用ANSYS软件求解各种基本结构类型的静力学问题的方法。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法可以变连续结构为离散结构,取代了传统的理论分析。
通过ANSYS软件可以比较精确地反映结构各位置的受力情况,对于复杂模型很难通过理论计算进行校核所有区域的强度,而有限元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情况,可以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