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线…………………………………
2011年招收初中保送生考试
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物理40分)
友情提示: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1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是( )
图1
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用它可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
A.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速很大
3、密度为ρ,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放在一竖直木桩的水平顶面上,木桩顶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木桩顶面的中心与正方体物块底面中心恰好吻合,此时正方体物块对木桩顶面的压强是( )
A. ρag B. 2ρag C. 4ρag D.ρag
4、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S1、 S2时,两只灯泡是并联的
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小
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大
D.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不变 图2
5、华华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
A.0.01 J B.0.1 J C.1 J D.10 J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每个图1分,共12分)
6.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
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
运动3 s,则3 s末小球的速度为________m/s
7.有一根长1.5 m,重300 N粗细不均的木棒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稍微抬起它的一端需力200 N,则这时抬起的端是__________(选填“粗端”或“细端”)
8.若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弹簧长度l/cm | 3 | 4 | 5 | 6 | 7 | 8 | 8.5 |
9.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 ℃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
“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的原
理。(选填“吸热”或“放热”)
10.如图3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1=10 N的作用,物体C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
力F2=6 N的作用,A、B、C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状态,物块B对A
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图3
11.一个人身高1.60 m,眼睛距离头顶8 c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要能看到自己直立的全身像,则镜子长至少需要_____ m。
12.作图题
(1)如图4所示,S是发光点,S′是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画出入射光线SP的折射光线
(2)标出在图5中,闭合开关后,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3)在图6中,画出静止在水面上的球所受到浮力的示意图
图4 图5 图6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13. 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 图7 图8
稳度的大小,如图7所示。
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8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 低 | 中 | 高 |
物体刚好翻倒时 木板转过的角度θ | 大 | 较大 | 小 |
稳度 | 大 | 较大 | 小 |
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
(2) 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
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变,这种
实验方法叫 法。
(3) 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
(4) 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14. 我们知道,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般是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2.5%.下表给出了用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 | 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读数 | 百分误差 |
满刻度 | 0.60 A | 2.5 % |
满刻度的二分之一 | 0.30 A | 5 % |
满刻度的三分之一 | 0.20 A | 7.5 % |
满刻度的四分之一 | 0.15 A | 10 % |
满刻度的十分之一 | 0.06 A | 25 % |
满刻度的二十分之一 | 0.03 A |
(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____%.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如果用准确度等级是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3.75%.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_________.
四、计算题应(1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
15.(5分)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A、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图9), 总重为4 N,A底部与浮子B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浸人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 cm,排开水的质量为500 g,浮子B重0.5 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10 N/kg)
求:(1)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航标灯静止时,长方体泡沫塑料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航标灯静止时,细绳对长方体泡沫塑料A的拉力是多少?
(4)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的体积是多少?
图9
16.(5分)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30 Ω,2 A”的字样,小灯泡L的电阻为15 Ω且保持不变。当S1、、S2 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a 端时,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2 : 1;当S1 、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15 W。求:
(1)电阻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图10
第二部分(化学3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短语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2、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手电筒中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NH4Cl+2MnO2==ZnCl2+2NH3+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MnO B.Mn3O4 C.Mn2O3 D.HMnO4
4、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5、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6.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NO、K+、H+ B.Na+、Cl-、OH-、Cu2+
C.Cl-、NO、K+、Na+ D.Ag+、Cl-、CO、K+
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B | CaO | 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u | Zn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 |
9、(6分)常温下有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镁条、铵、氧化钙、食盐七种固体物质;
⑴从中选出三种物质分别加入水和稀盐酸,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固体A | 固体B | 固体C | |
水 | 固体不溶解 | 形成白色浑浊,并放出大量的热 | 固体溶解,并吸收热量。 |
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并放出大量的热 |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无气泡产生,并放出热。 |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无气泡产生。 |
固体A | 固体B | 固体C | |
水 | 固体不溶解 | 形成白色浑浊,并放出大量的热 | 固体溶解,并吸收热量。 |
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并放出大量的热 |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无气泡产生,并放出热。 |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无气泡产生。 |
水 固体不溶解 形成白色浑浊,并放出
大量的热 固体溶解,并吸收热量。
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无气泡产生。
无气泡产生,并放出热。
有气泡产生,并放出大量的热
由以上实验确定:固体A是: ,固体B是: ,固体C是: 。
⑵象征着“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会五环旗,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如图“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互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请从以上七种物质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三种物质将其名称填入环内。
10.(7分)“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2)由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的CO2通入A、B装置,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装置瓶内液体应是___________ ;
(3)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
(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1. (5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
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2分)
(2)所用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2分)
(3)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 。(1分)
第三部分 (生 物 共20分)
(友情提示: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二氧化碳(CO2)中含有碳,同时碳也是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右下图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绿色植物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中的①、③、⑤分别代表( )
A.分解作用、蒸腾作用、绿色植物
B.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动物
C. 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细菌和真菌
D. 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绿色植物
2、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图解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在生物体内以富集的方式积累的。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四种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生 物 种 类 | ① | ② | ③ | ④ |
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毫克) | 0.016 | 0.002 | 0.090 | 0.008 |
4、实验课上,老师将两张刚制作好的装片和两张写了“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显微镜观察后,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叶绿体 D.有无液泡
5、右图是某同学画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图中有几处错误?(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相同的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新鲜的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黄瓜汁 | 青椒汁 | 芹菜汁 | 白菜汁 | |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 14滴 | 8滴 | 15滴 | 11滴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7、下图是果实形成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名称是( )
A.雌蕊、胚珠、果皮 B. 胚珠、受精卵、果皮
C.受精卵、雄蕊、胚 D. 子房、胚珠、果皮
8、在人眼睛的颜色中,茶褐色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黑色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小林的眼睛是黑色的,而他的父母的眼睛都是茶褐色的。请分析:决定小林、小林的父亲、小林的母亲眼睛颜色的基因组成应该为( )
A.小林为bb;父母亲均为Bb
B.小林为Bb;父亲为BB;母亲为Bb
C.小林为bb或Bb;父母亲均为Bb
D.小林为BB;父亲为BB;母亲为Bb
9、右图是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比较,大豆种子没有胚乳。
B. 大豆幼苗的茎和叶是由图中②发育形成的
C. 大豆种子萌发时是由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的
D. 光照不是大豆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10、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为了预防此呼吸道传染病,我们都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体内产生抵抗该传染病的特殊蛋白质。请问:接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人体内产生的抵抗该传染病的特殊蛋白质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
A.抗原、抗体 B.抗体、抗原 C.抗体、抗体 D.抗原、抗原
第四部分 (信息技术 共10分)
友情提示: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答卷上。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是( )。
A.硬盘 B.CPU
C.显示器 D.打印机
2、Windows XP 是下列哪家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 )。
A. 苹果公司 B.微软公司
C. 联想公司 D.松下公司
3、在word中打开DOC文档文件可通过菜单_______来实现。( )
A.“文件/打开” B.“文件/另存为”
C.“文件/新建” D.“文件/发送”
4、下列属于在Excel中进行平均值计算的函数是______。( )
A.SUM() B. AVERAGE ( )
C.MAX ( ) D.COUNT ( )
5、在发送邮件时,要填写收件人地址,下列电子邮件地址正确的是( )。
A.Shanshanmini87956 B. wang102.sohu.com
C.l**************** D.Milin1921-12@263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2011年招收初中保送生考试
综合试题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一部分答题卷(物理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答 案 |
6、
7、
8、
9、
10、
11、
12、作图(请用黑色签字笔描绘)
图4 图5 图6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13、(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14、(1) (2)
(3)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答题卷 (化学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 案 |
9. ⑴固体A是: ,固体B是: ,固体C是: 。
⑵
10. (1)
(2)①
②
(3)
(4)
(5)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1. (1)解:
……………………………密……………………………………………封……………………………………线…………………………………
(2)解:
(3)
第三部分答题卷 (生物 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答 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