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2
章 节 第一章Visual Basic编程环境与预定义对象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1、了解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性质及地位
2、了解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结构
3、了解Visual Basic发展
4、了解Visual Basic的可视化与事件驱动特点
5、掌握Visual Basic 6.0的安装、启动和运行
6、掌握Visual Basic 6.0及开发集成环境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使用
7、初步掌握Visual Basic 6.0中的对象、窗体和控件的基本设置和使用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性质及地位
2、Visual Basic 6.0及集成开发环境
3、Visual Basic 6.0中的对象、窗体和控件的设置和使用
4、简单Visual Basic程序示例
二、难点内容
1、 可视化与事件驱动
2、 对象的三个基本要素(属性、事件和方法)
3、 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1)VB系统的启动与退出
(2)VB的特点、应用及分类
(3)VB集成开发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使用
(4)Visual Basic 6.0中的对象、窗体和控件的基本设置和使用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熟悉在视图菜单中打开各种常用窗口
(2)熟悉VB开发集成环境
3、要求了解的内容
VB的功能及特点
四、例题
使用VB建立一个简单应用程序,让学生理解和体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前言 0.5学时
2、可视化与事件驱动语言 0.3学时
3、安装、启动与退出Visual Basic 0.2学时
4、Visual Basic 编程环境 0.2学时
5、对象 0.3学时
6、窗体 0.3学时
7、控件 0.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上机操作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结合第五章内容,给学生灌输控件的思想。
章 节 第二章 简单程序设计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2、 掌握命令按钮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及其使用
3、 掌握开发一个简单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一、重点内容
1、Visual Basic语言字符集及编码规则
2、开发一个简单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3、命令按钮的属性和方法
二、难点内容
1、 用Visual Basic设计程序的方法
2、 命令按钮的属性和方法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1)Visual Basic的语句规定
(2)命令按钮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及其使用
(3)开发一个简单的Visual Basic程序的一般步骤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Visual Basic的语句规定
(2)命令按钮的基本属性:Name、Height、Width、Top、Left、Enabled、Visible、Font
常用属性:Caption、Default、Cancel、Value、Picture 、Style、ToolTipText
常用方法(Move、Setfocus)
常用事件(click)
四、例题
使用VB建立一个简单应用程序,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开发一个简单的Visual Basic程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语句 0.2学时
2、命令按钮控件 0.8学时
3、简单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0.8学时
4、程序的保存、装入和运行 0.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35 习题2.1,2.3,2.5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此章使学生慢慢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掌握常用的属性,vb工程的构成以及程序的调试,同时通过例子使学生掌握一些编程技巧。
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5
章 节 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变量与常量的概念、掌握其定义和使用
2、了解各种常用数据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形式
3、掌握各种运算符、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4、掌握常用内部函数的使用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普通常量: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双精度、字符型、逻辑型、货币型、日期型
2、符号常量的格式:
Const 常量名 [As 类型] =常数表达式
或:Const[类型符号]= 常数表达式
3、 算术运算符、字符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4、 Dim语句显式声明变量
5、 用函数的sqr()、exp()、rnd()、val()、str()、Fix()等的使用
二、难点内容
1、 算术运算符:\、mod的用法
2、 逻辑运算符:not、and、or的用法
3、 %、&、!、#、@ 等符号的含义
4、变量的概念和本质
5、常用内部函数的使用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1)各种运算符号的使用
^、-、*、/、\、mod、+、-
(2)常用函数的使用
Abs(N)、Cos(N)、Sin(N)、Exp(N)、Log(N)、Sqr(N)、 Rnd[(N)]、 Sgn(N)、Fix(N)、Int(N)、len()、Left$()、Right()、 Mid$()
2、要求熟悉的内容
各种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的表达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系统常量的含义
(2)各种常用数据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形式
(3)各种数据类型的表示范围
四、例题
利用第一章Visual Basic编程环境中的即时窗,结合本章内容进行小程序段的演示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基本(标准)数据类型 0.5学时
2、常量和变量 0.5学时
3、内部函数 1 学时
4、运算符与表达式 2 学时
5、习题讲解 1 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 选择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此章是Visual Basic语言设计的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基础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熟练书写表达式。在此章结束之后考核学生本章习题完成情况,讲评习题。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2
章 节 第四章 数据输入输出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Visual Basic文本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控件
2、掌握Visual Basic图形数据的输入/输出控件
3、掌握用户交互函数和过程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 输入/输出语句及控件
2、 Msgbox和InputBox函数
3、 图形数据输入输出控件
二、难点内容
1、 inputbox()、msgbox()的使用
2、 文本框与标签使用
3、 图片框与图像框的区别及使用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1)Print语句输出格式
(2)inputbox()函数、msgbox()过程
(3)标签、文本框、图片框、图像框控件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inputbox()过程、msgbox()函数
(2)文本输入输出控件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与Print方法有关的函数和方法
(2)字形的设置方法
四、例题
P56-75例4.1-4.12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文本数据输出 0.3学时
2、文本数据输入输出对话框 0.5学时
3、文本数据输入输出控件 0.5学时
4、 图形数据输入输出控件 0.5学时
5、 字形 0.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77习题 4.1,4.12,4.15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点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掌握用户交互函数和过程。让学生建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4
章 节 第五章 常用控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列表框、组合框、滚动条和时钟等标准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的使用
2、 了解ActiveX控件和系统对象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焦点设置与Tab顺序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掌握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列表框、组合框、滚动条和时钟等标准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的使用
二、难点内容
组合框和列表框及其使用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单选钮、复选框的主要属性(Caption、Alignment、value、Style),事件(Click)
(2)框架的重要属性(Caption、Enable、Visible)
(3)列表框、组合框的主要属性(List、ListIndex、ListCount、Sorted、Text),常用方法(AddItem、Remove、Clear)
(4)列表框特有的重要属性(Multiselect、Selected、Columns)
(5)组合框特有的重要属性(style)
(6)滚动条的重要属性(Max、Min、SmallChange、LargeChange、Value),常用事件(Scroll、Change)
(7)时钟的重要属性(Interval、Enabled),唯一的事件(Timer事件)
2、要求熟悉的内容
单选钮、复选框、框架、列表框、组合框、滚动条和时钟等标准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的使用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ActiveX控件和系统对象的使用方法
(2)焦点设置与Tab顺序
四、例题
课本例5.1-例5.10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复选框和单选框按钮 1学时
2、列表框和组合框 1学时
3、滚动条 0.5学时
4、计时器 0.5学时
5、框架 0.5学时
6、ActiveX控件 0.3学时
7、焦点与Tab顺序 0.2学时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99习题 5.2、5.6、5.7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对滚动条的形式容易与文本框滚动条属性设置混淆,需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比对讲解,以澄清认识。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7
章 节 第六章 Visual Basic控制结构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选择程序设计结构的基本特点、IF语句的三种结构、掌握Select Case语句结构
2、 掌握Do…Loop循环语句、当循环控制结构、For循环结构
3、 理解常用的几种嵌套结构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 If语句的三种结构、Select Case语句结构
2、 循环结构中的Do…Loop循环语句
3、 For循环语句与 Do…Loop循环语句的比较
4、 嵌套的使用
5、 常用算法:累加、连乘、求素数、穷举法、递推法、求最值
二、难点内容
1、 多分支条件结构
2、 嵌套结构
3、 Do…Loop循环语句的各种语法形式
4、 Do…Loop循环语句中能使循环退出的条件
5、 多种循环的流程控制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1)选择结构的概念
(2)If语句的三种形式
(3)Select Case语句结构
(4)循环结构的概念及执行过程
(5)DO循环结构
(6)FOR循环结构
(7)嵌套结构
(8)常用算法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If语句的三种形式
(2)Select Case语句结构
(3)DO循环结构
(4)FOR循环结构
(5)嵌套结构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goto语句的作用
(2)Exit语句的作用
四、例题
课本例6.1-例6.7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选择控制结构 1学时
2、多分支控制结构 1学时
3、循环控制结构 3学时
4、习题讲解 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116 习题6.5,6.10,6.12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对Select Case的测试表达式的形式容易与 if –then语句混淆,需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比对讲解,以澄清认识。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4
章 节 第七章 复合数据类型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数组的用途,即什么问题应该考虑应用数组进行求解
2、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引用方法、动态数组的使用方法、控件数组的建立与应用方法、数组的基本操作及相关算法
3、掌握记录的定义、记录的嵌套、记录变量的初始化及其引用、记录数组使用方法
4、掌握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成员的添加、删除和检索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静态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2、动态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3、常用算法:分类统计、排序(选择法、冒泡法)、插入、删除
4、记录的类型和记录变量的初始化及引用
5、集合的添加、删除和检索
二、难点内容
1、动态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2、排序问题: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
3、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4、数组、控件数组、记录数组的区别与联系
5、集合的添加、删除和检索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静态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2)动态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3)数组常用算法
(4)记录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2)Lbound函数和Ubound函数
(3)常用算法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控件数组
(2)Array函数
四、例题
课本例7.1-例7.5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数组 0.6学时
2、数组的基本操作 0.6学时
3、控件数组 0.6学时
4、记录 0.5学时
5、记录数组 0.5学时
6、集合 0.2学时
7、习题 1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129习题7.1,7.2,7.5,7.10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点讲述排序算法。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6
章 节 第八章 过程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Sub子程序和Function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掌握传址和传值两种参数传递方式的区别及其用途、熟悉数组参数的使用方法
3、了解过程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执行过程
4、掌握常用算法常用算法和鼠标、键盘事件
5、了解拖放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Sub子程序和Function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传址和传值两种参数传递方式的区别及其用途
3、数组参数的使用方法
4、 常用算法:数值转换、加密和解密、顺序查找、二分查找
5、 鼠标、键盘事件
二、难点内容
1、 传址和传值两种参数传递方式的区别及其用途
2、 数组参数的使用方法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Sub子程序和Function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传址和传值两种参数传递方式的区别及其用途
(3)数组参数的使用方法
(4)常用算法常用算法和鼠标、键盘事件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过程的嵌套调用
(2)字符处理应用
(3)数组参数的使用方法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了解和递归调用的执行过程
(2)了解过程作用域的有关概念
(3)拖放
四、例题
课本例8.1-8.8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Sub过程 0.5学时
2、Function过程 0.5学时
3、参数传送 0.6学时
4、对象参数 0.6学时
5、递归 0.6学时
6、键盘事件过程 0.5学时
7、鼠标事件过程 0.5学时
8、拖放 0.2学时
9、习题讲解 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171 习题8.2,8.5,8.10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点讲解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的定义、调用及参数传递方式。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2
章 节 第九章 菜单、对话框与工具栏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通用对话框的调用
2、 掌握菜单编辑器应用
3、 熟悉菜单应用程序设计
4、 了解工具栏设计方法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通用对话框的使用
2、菜单的设计及其使用
二、难点内容
1、通用对话框的使用
2、菜单的设计
3、下拉菜单的设计
4、弹出菜单的设计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菜单的设计
(2)菜单的使用
2、要求熟悉的内容
(1)通用对话框的使用
(2)熟悉菜单应用程序设计
3、要求了解的内容
工具栏设计方法
四、例题
例9.1-9.6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下拉式菜单 0.6学时
2、弹出式菜单 0.5学时
3、对话框程序设计 0.6学时
4、工具栏 0.3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196 习题9.7,9.10,9.12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界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2
章 节 第十章 文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文件的概念
2、 掌握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
3、 掌握文件系统控件的属性和方法
4、 了解文件对象模型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一、重点内容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系统控件
二、难点内容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1)掌握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
(2)掌握文件系统控件的属性和方法
2、要求熟悉的内容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
3、要求了解的内容
(1)文件的概念
(2)文件对象模型
四、例题
课本例10.1-例10.9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文件概述 0.2学时
2、顺序文件 0.6学时
3、随机文件 0.5学时
4、文件控制系统 0.5学时
4、文件对象模型 0.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228 10.2,10.3,10.12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此章使学生掌握Visual Basic进行文件读写的使用方法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2
章 节 第十一章 多窗口程序与环境应用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认识Visual Basic多重传窗体系统
2、 理解Visual Basic多重窗体的建立方法、应用、有关多重窗体控制的语句和函数
3、 了解多文档界面、Visual Basic工程结构、系统对象
4、 掌握闲置循环、DoEvents语句、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 Visual Basic多重窗体的建立方法、应用、有关多重窗体控制的语句和函数
2、闲置循环、DoEvents语句、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二、难点内容
1、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2、多文档界面的建立,多文档界面的应用
3、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闲置循环、DoEvents语句、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2、要求熟悉的内容
Visual Basic多重窗体的建立方法、应用、有关多重窗体控制的语句和函数
3、要求了解的内容
文档界面、Visual Basic工程结构、系统对象
四、例题
例题11.1-11.2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建立多窗体应用程序 0.6学时
2、Visual Basic工程结构 0.2学时
3、闲置循环与DoEvents语句 0.5学时
4、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0.5 学时
5、系统对象 0.2学时
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80程序设计题 1,2,5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点讲解变量和过程的作用域。
总学时:40学时 本章学时:2
章 节 第十二章 图形程序设计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对象坐标系统
2、掌握常用的绘图方法及PaintPicture方法画圆
3、了解颜色及图形漫游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一、重点内容
1、常用的绘图方法
2、PaintPicture方法画圆
二、难点内容
点、直线、矩形、圆等图形的绘制方法。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内容
对象的坐标系统、点、直线、矩形、圆等图形的绘制
2、要求熟悉的内容
常用的绘图方法
3、要求了解的内容
颜色及图形漫游
四、例题
课本例12.1-12.10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对象坐标系统 0.6学时
2、常用绘图方法 0.6学时
3、颜色 0.2学时
4、用PaintPicture方法画圆 0.4学时
5、图形漫游 0.2学时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验
作 业 P271 12.1-12.5
主要
参考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教程 袁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唐大仕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王汉新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 修订版 ) 刘炳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刘瑞新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备注 启发、引导加案例演示,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