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5:05
文档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正式开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班就读的迅速发展,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维护和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一、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效。从最初人们的不理解、不接受到现在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班就读的推广已经基本覆盖全国。随班就读的对象也由当初比较单一的轻度智障儿童扩展到听障、视障、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一些发达地区的随班就读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已经大大
推荐度:
导读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正式开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班就读的迅速发展,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维护和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一、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效。从最初人们的不理解、不接受到现在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班就读的推广已经基本覆盖全国。随班就读的对象也由当初比较单一的轻度智障儿童扩展到听障、视障、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一些发达地区的随班就读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已经大大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正式开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班就读的迅速发展,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维护和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一、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效。从最初人们的不理解、不接受到现在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班就读的推广已经基本覆盖全国。随班就读的对象也由当初比较单一的轻度智障儿童扩展到听障、视障、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一些发达地区的随班就读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已经大大提高并拓展,已经由当初的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向学前和职业教育阶段延伸。可见,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具有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很广、发展迅速等显明的特点。

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和困难。尤其随班就读的质量总体令人堪忧。许多调研结果表明:多数随班就读儿童并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教育,因而低质量的教育造成了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辍学率或转学率较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们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认可、不理解、不接受随班就读的理念或做法。随班就读工作没有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尤其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很落后。社会上很多人觉得在特殊儿童教育上投资是极大的浪费,认为特殊儿童没有可教育性。造成了随读生常处于无人问津、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等状态。事实证明,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宣传的力量对人们进行教育观念的普及。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随班就读工作的宣传力度。随班就读宣传作为一项基础性措施必须始终贯穿整个开展过程。宣传普及不仅是对随班就读教师,还应包括学校行政人员、社会组织、家长、师范院校学生与全体教师等对象,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

2.随班就读的师资力量仍然薄弱

    当前困扰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最迫切问题之一莫过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合格的随班就读教师队伍、提升现有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资先行。普通学校要接受特殊儿童,并给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

    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由于自身某方面的障碍,导致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与普通儿童有较大的差异,他们需要的是特殊教育。

     因此,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既要熟悉普通教育,又要理解掌握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掌握特殊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但是我国普通学校的教师在师范院校未学过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就造成了随班就读学生只能和普通学生接受同样的普通教育。使得随班就读学生大多处于不利的境地,也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那么,对普通学校的教师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水平,提高他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能力都是很必要的。 

    这种培训虽然在不少地区已经积极开展,但力度还是不大,还需要强化行为。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或者将特殊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为了保证随班就读的师资质量,普通师范院校也应积极开设相应的特殊教育课程,并努力做到培养与培训两方面工作的有效衔接。

3.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系统不够完善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会在社会交往、自我照顾、生存技能、学习方式、,生活适应、健康与安全等方面需要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种支持和帮助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支持保障系统来保证这些支持援助。这个支持保障系统应该包括家庭的教育和帮助,社区提供的设施和条件,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等等。但这些支持与援助更要与学校的教育训练有效配合,从而发挥它的整体功能。现阶段我国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各方面支持援助力度还不够,更缺少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这就使随班就读学生面临很多困难。学校应给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大力提倡师生、生生、师师间的合作以及学校和社区、家庭的合作,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大多没有学过特殊教育,他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应该得到巡回教师、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而现阶段我国巡回教师的制度并不健全,随班就读遇到的实际困难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4.普通学校班级的人数较多、班额过大

    研究表明,在随班就读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比如,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人数较多、班额过大,使得教师基本无暇顾及随读生。还因为随读学生和普通学生在思维、想象、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使随班就读班级呈现一种“学习状况差异较大”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一定要做到照顾差异。正常学生与随读生之间较大的差异以及班级的人数较多、班额过大的现状,往往会造成教师顾此失彼,或者造成教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随读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对随读生的照顾,使这类学生往往处于旁观者的状态。如何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为他们设计难度适宜的作业,考试时如何做,如何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能否生存。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如欧美的一些国家对随读班级的学生数是有一定的,如不超过30人,而当班上有随读生时,班级人数还要减少,小班化教学已呈发展之势,在随班就读班级更应提倡小班化教学。

5.缺少必要的、科学的、积极的督导和评估

对随班就读工作缺少必要的、科学的、积极的督导和评估也是造成随班就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随班就读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我国的特殊教育与世界特殊教育接轨势在必行,因此随班就读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强,随班就读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满足于数量的扩充逐渐向提高质量迈进

    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已经促使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可以说,特殊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特殊儿童“学的好”。我们不仅要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关键还要留得住,学得好。那就是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针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中质量不高的问题,教育部门不断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为规范随班就读工作行为,从而保证随班就读的质量,教育部从2002年12月中旬召开了“全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经验研讨会”,并颁布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办法,至今,我国有关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各种法规不断出台。另外,在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系统方面,我国相关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和组建,例如,特殊教育中心、资源教室的不断建立,巡回教师队伍逐步形成,这些都有利于促进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

2.随班就读对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科技、医疗、经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特殊儿童的出生率变化以及特殊教育康复力度的不断加大,普通班级中接受特殊教育的对象类型也在不断扩大。另外,我国已经逐步走入小康社会,也逐步具备让更多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条件。因此各类特殊儿童大量的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实。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特殊教育对象类型不断扩大并得到适合的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研究不断改革,给这些儿童接受特殊教育创造条件。

3.随班就读教育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的普通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科学合理,普通教育在幼儿教育、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特殊儿童的幼儿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在快速发展中。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有一定基础和学习能力的特殊学生到普通高校随班就读。这一切都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随班就读的支持系统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很多随班就读法规,人们教育理念也在逐渐转变,因此,特殊教育不再仅仅是老师与学校的事情,社会各个层面也都开始积极关注和支持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社区、家庭、环境、等等各个方面都开始逐渐的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保障支持,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支持系统已经在不断完善中。

5.随班就读趋向于均衡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各地都开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随班就读不断的投入,随班就读宣传力度的加强使得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开始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有了科学的看法并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不断提高,各地随班就读趋向于均衡发展。

6.随班就读教师的能力逐渐趋向于一专多能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障,特殊儿童的类型和程度在不断变化,国家“医教结合、综合康复”要求的实施,都对随班就读教师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随班就读教师一专多能是发展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

7.走向融合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融合是我国特殊教育的最终归宿。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改革中倡导的教育理念,构建的课程框架,设计的课程内容,提倡的教育方法等等,都给不同的儿童包括特殊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带来希望。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通过优化资源教师团队,并立足资源教室,进行针对性干预,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实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真正融合。

  

文档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正式开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班就读的迅速发展,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维护和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一、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效。从最初人们的不理解、不接受到现在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班就读的推广已经基本覆盖全国。随班就读的对象也由当初比较单一的轻度智障儿童扩展到听障、视障、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一些发达地区的随班就读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已经大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