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通知 |
各公司、直管项目(指挥)部: |
一、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1.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水泥品种;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避免混凝土终凝时,早期混凝土因水化热导致温度过高;
2.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优先选用II级区中砂,骨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基础上选用较小砂率;
3.优化配合比,通过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的掺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4.选用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具有缓凝作用的高性能外加剂;
5.施工条件允许时,配合比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同时加强施工现场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防止浇注坍落度过大的混凝土;
6.夏季施工,应通过混凝土热工计算,在作业指导书中明确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
二、加强工艺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夏季施工应选择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段浇筑;
2.提前做好分层、分块浇筑方案,针对特殊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内外部预埋测温感应器。加强对浇筑及养护阶段的混凝土温度检测,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为今后制定降温措施提供依据;
3.气温较高时宜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气温低于5℃时应采用土工复合材料覆盖或包裹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4.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超过规定时,不得拆模;符合规定时,拆模后必须及时养护;可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等),降低水化热峰值;
5.加强构造物与周边环境的调查,防止结构物在混凝土终凝过程中,周边振动造成混凝土开裂。遇到上述情况时,审核图纸,混凝土结构是否设置构造钢筋(护面钢筋),加强与设计沟通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三、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1.认真进行设计文件审核,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并做好审核记录。对设计文件中存在的疑问,应按要求提报相关单位,并办理相关手续;
2.编制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资料,做好技术交底和记录,并加强施工过程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应补充技术交底;
3.对混凝土供应单位应进行资格审查,并明确相关的技术参数和要求、采用的标准、现场的实际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要求;
4.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供应单位原材料、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及时收集供应混凝土的质量保证资料;
5.及时做好施工日志、检验批等施工资料的填写、签字和报审;
6.配齐配强现场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加强对现场混凝土施工浇筑、拆模养护等质量的监控,及时进行标养、同条件试件的制作,及时提供试验报告;
7.加强对已完成混凝土制品的定期观察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制订观测方案,定人进行观测,做好观测记录,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找准原因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一二年九月十三日
抄送:集团公司工程处、设备物资处、安质处、技术中心,存档。 |